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5-02 17:17:42| 人氣1,77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NLP從屬等級Logical Levels之論證

推薦 1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一天兩個小和尚坐在樹下乘涼,看到對面的竹林隨風擺動。

第一個小和尚就說:“看那兒!竹林在搖動了!”

第二個小和尚就說:“不對!那是風在動!”

旁邊的一位老和尚恰巧經過,聽到他們兩人的對話,就對他們說:“竹林沒有動,風也沒動,是你們兩人的心念在動。”這個故事剛好很類似貝特森(Gregory Bateson)的第一層學習,第二層學習與第三層學習。

圖片取材自https://farm6.static.flickr.com/5744/21044535722_3782e5c94c_z.jpg


 

上過NLP的這些課程之後,發現Robert Dilts是我個人最喜歡的NLP大師。在中階的課程裡,就學到許多他所開發的助人技巧,讓我對他的印象特別深刻。尤其當課程上到從屬等級(Logical Levels)的思考模式時,特別驚訝這個模式不管是任何人來套用,都可以從這個模式中發現自己的問題卡在哪一層?並且由此判斷出解決的方案,而做出從哪幾層著手改變起的決定,就像一個非常完美的數學模型一般,可以解決各種數學與算式的問題。但是心裡總是有些許的疑惑,對於這個模式的完備性充滿了好奇,於是就由從屬等級的來源與根據探索起,希望能從中找到消除心中疑惑的解答。


NLP肇始於70年代,剛好也是電腦科技剛剛崛起的年代。很讓我驚訝的是,在那個年代他們就有許多論點,後來認知神經科學(cognitive neuroscience)也證實是正確的。譬如NLP助人技巧中所使用的時間線(TimeLine)觀念,近年來才由一些腦神經專家證明腦內的顳葉(temporal lobe)裡面的海馬迴(hippocampus),具有紀錄地點與時間的功能,因此在每天的自傳式記憶(autobiographical memory)紀錄時,能正確的將時間與位置做觀察及紀錄,這些每天記錄下來的時間資訊,就形成所謂的認知系統時間線(cognitive timeline), NLP助人技巧的時間線就是利用海馬迴所建立的那條認知系統時間線。以下這兩篇有關的研究報告都是這兩三年才發表的。

http://scienceoflearning.jhu.edu/research/the-cognitive-timeline-the-role-of-the-hippocampus-in-reducing-interference

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20160126-how-the-brain-maps-time



並不是NLP超前神經科學(neuroscience),而是兩者分屬在不同的領域裡,NLP是屬於行為科學(behavioral science)的體系,創始人透過觀察成功的心理醫生、企業家與各行各業的專家,歸納出他們成功的策略與行為模式,以有效系統化的方式,協助將這些模式迅速複製到個案的方法。話說從屬等級是來自他的恩師貝特森的學習層次(Levels of Learning)理論,他是一位人類學、社會科學家、語言學家與控制論專家。 貝特森認為學習層次是人類與動物的智力發展模式,也就是說所有的動物都有第0到第4層之不同層次等級的學習,因此當我們在思考與解決問題時,也會依照這幾種等級與層次來作為尋找解答的路徑。


貝特森的第0層學習:此階段的學習比較涉及到生物本能與生物所存在的物質世界(環境),具有的觀念雛形,」的狀態就會衍生出某種刺激,進而對此種刺激產生反應(行為)。此層級只分辨環境的不同而沒有涉及任何的改變行為,可以按照不同的環境所產生的不同反應(行為)來做分類,當下次再出現某種環境刺激時,會以"本能式"的反應來行動。


貝特森的第1層學習:此階段的假設前提是所有的學習,都是在同一個環境架構中發生,會有正確的反應與不正確的反應之差別,此層級會有一些改變的行為,這種改變是根據經驗所做出的修正,改變一組可供選擇的錯誤反應並且導正為一組正確的反應,有點類似摸索中學習的過程(trail and error)


貝特森的第2層學習:此階段的學習涉及改變第1層學習的程序,因為對環境不同的反應會依照個體本身的看法而賦予不同的好壞評價與意義(self-validatingnature), 進而依據評價的結果來改變針對環境之反應的選擇。而且對環境可應對的反應與所形成的結果會慢慢發展成所謂的模式,逐漸轉化為習慣而進入潛意識層。


貝特森的第3層學習:此階段的學習涉及改變第2層學習的程序,當個體本身想要跳脫第2層學習所得到的固定模式時,在理解那個模式形成的本質之後,打破了原先第2層學習的思維模式,於是整個系統層面也發生了改變,一般常人比較難理解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種頗具禪意的境界。如果想法與經由第2層學習所形成的模式有所牴觸或相違背時,通常只要透過個體改變原先對事件賦予的評價,就比較容易進入第3層的學習,在這一層級的改變或多或少會涉及個體的潛意識層。


貝特森的第4層學習:此階段的學習被定義在目前世上還未出現的一種學習,它革命性的改變了第3層的學習模式,在此層級個體與組織群體跳出了物質世界的框架,進入一個全新領域的新世界,面對新型態的環境必須創造出不同於以往第0-3層的學習模式,適時的做出全新反應並運用全新的技術與科技以適應這種前所未知與無法預期的可能性。

接著我們來看RobertDilts如何將貝特森的學習層次導入他的從屬等級,下圖取材自Robert Dilts的著作-A Brief History of Logical Levels

 

從圖上可知第0層的學習介於環境層與行為層之間,如果以白老鼠走五角形的迷宮為例,白老鼠肚子餓很本能就會去找尋食物吃,有食物的反應就是"",無食物的反應就是繼續"尋找食物"。迷宮的世界不是有路就是無路(路的盡頭),白老鼠身上有四隻腳,可以藉由""這個反應(行為)移動自己的身體,完成尋找食物的行為。因此遇到迷宮有路時就走,無路時就轉身換一條路繼續找。此階段沒有對與錯的現象,只有因應迷宮的環境,個體本能的對應出行為


1層的學習介於行為層與能力層,這個階段的前提假設是環境沒有改變,假設這個五角形的迷宮總共有五條路,每一條路都有盡頭也會有一個分岔,而每一個分岔就是下一條路的起點,只有第五條路沒有分岔,其盡頭就是出口。每一次食物都放在第三條路的盡頭, 幾次下來白老鼠學到了食物的位置。此層級的能力就是界定在能有多快找到食物吃:因此白老鼠就不再做錯誤的行為(走到第一條與第二條路的盡頭以後,再走第三條路)於同樣的場景與一組可供選擇的行為群組中(0層學習學到的),在要求精益求精的練習下,最後會選擇一進入迷宮就直接到第三條路的盡頭找食物,這樣白老鼠就完成第1層的學習了。這裡講求的技術】就是省略不必要的錯誤【行為,讓自己每一次都做正確的行為,這樣才能很快的吃到食物。


2層的學習介於能力層與信念/價值觀層,此階段白老鼠開始形成一個觀念就是,好的能力很快就能吃到食物;壞的能力會餓很久才吃到食物。有了這個好壞的價值觀】之後,白老鼠才能在同樣場景的不同行為中去蕪存菁,最後白老鼠會記住所有正確的一組行為(1層學習學到的)。此時食物開始擺放在不同路徑與不同位置上,如果將所有不同的點與走過的路徑連結在一起,白老鼠還能像我們一樣了解到他走的迷宮是五角形的,並且確認裡面總共有五條主要的路徑,當牠發現到這個"模式",牠已經完成了第2層的學習了。


3層的學習介於信念/價值觀層與自我認同層, 此階段白老鼠在嘗試所有的路徑之後,了解到這個迷宮的模式是五角形的(2層學習學到的),並把它當成一個規律去測試每一次的迷宮實驗,當迷宮換成了六角形之後,白老鼠就不能成功地找到食物了,如果此時的白老鼠像是許多處於第2層學習的人類一樣,拒絕放棄"迷宮的模式=五角形"的話,牠就會感到困惑,最後還可能因為"不正常的迷宮"而瘋掉。如果牠能意識到迷宮是人類設計出來的,只是一個遊戲而已,可以接受與先前完全不同的路徑選擇,迷宮不再只是唯一且固定的模式,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白老鼠就達到了第3層的學習。牠一樣會探索迷宮,然後用發現的地圖去尋找食物,一旦發現原先的地圖行不通,牠不會執著於原有的地圖而感到困惑,而是會去嘗試重新探索,找到另一種可能的新模式。有了這個層次的學習之後,白老鼠可能已經試過五角、六角....和九角形的迷宮,結果發現牠在七角形的迷宮裡最容易找到食物,因此牠會比較喜歡並且認同七角形的迷宮,而且在七角形迷宮的任務裡,覺得自己最有成就感與價值,久而久之就會相信】自己為七角形迷宮界的王子或公主了,而且不再單純以正確或錯誤來看待每一種行為與抉擇,當牠面對不同形狀的迷宮時,只是把它看成是一種自我的挑戰與學習,透過這些不同的學習來認識自己的屬性。


4層的學習介於自我認同層與靈性層, 當我們不斷的探究第3層的學習時,會慢慢發現某些的未知與限制,例如靈界與第五度空間。只有當我們跳脫所有目前已知的知識與理論框架之後,才會產生革命性變化之全新的學習模式,這些新的模式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是目前所未知的,當我們突破現有的觀念與認知,而且進入此系統外的更大的系統時,學習的模式才會有創新的變革,而這些前所未見的學習就是貝特森所謂的第4層學習。因為此階段是目前所未知的,因此在這裡就不多做說明,只解釋這些學習層次彼此的關係與所對應到層級之間的關聯。


當我為了瞭解從屬等級而收集許多相關資料的同時,發現不只是我一人對此產生好奇與疑惑。Robert Dilts1990年首次發表從屬等級的概念以來,此部分一直受到質疑與糾正,從屬等級的架構圖,從階層圖修改到金字塔圖,再由金字塔圖改為金字塔上方加上倒金字塔。每一次的修正都讓他的理論更加充實與完備。最近從屬等級的架構圖上方又有些微的修正,Robert Dilts依照自我與系統的兩個方向,分別劃分出控制、野心、自利、求生與靈性的連結、貢獻、服務(利他)、覺醒。

下圖取材自Robert Dilts2012Coach to Awakener(從教練到喚醒者)的教材

 

 

幾乎Robert Dilts的每本著作都會加入從屬等級的章節來幫助學員做改變,他為什麼特別喜歡使用從屬等級呢?人腦及所有的生物或社會系統,都是由各種層級組織起來的,任何體制下的系統都是附屬在某個大系統下的子系統,想要有系統的了解人腦或是快速的改變行為,必須先了解各個層級之間的相互關係。另外一個原因是與我們頭腦的構造和記憶的功能有關,因為學習就是經驗的累積,改變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學習的效應就是發生改變。

 

 

參考資料:

StepsTo An Ecology Of Mind by Gregory Bateson Jason Aronson Inc. 1987

LetterTo My Sister about Doll's 4R's by Lixin Luo The Journal of the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urriculum Studies 2004

Bateson'sLevels of Learning: a Framework For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byPaul Tosey Universities' Forum for HR Development Conference Paper ,University of Tilburg, May 2006

TheLogical Categories of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by Eberhard vonGoldammer & Joachim Paul Gregory Bateson Memorial issue ofKYBERNETES vol. 36, 2007

Aesthetics of Change(變的美學)by Bradford Keeney 譯者 丘羽先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 2007


 

台長: 本台台長
人氣(1,770) | 回應(0)| 推薦 (1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從屬等級 |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