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1-24 03:25:31| 人氣1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牡蠣科學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陣子有六個台灣科學家在英國的環境污染學術期刊上,發表台灣沿海牡蠣受污染的情況,研究報告指出,如果一個人一天吃139克牡蠣,連續吃30年就會致癌。新聞報導後引起民眾恐慌,一下子牡蠣滯銷,牡蠣農抗議、官員與民代紛紛保證牡蠣無毒、科學家澄清研究結果,但沒有人對污染問題發表意見。

這則新聞弄得每一方都不愉快,無論是官方、牡蠣農、科學家、媒體,大家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錯都在別人,最後不了了之,沒有人再深究台灣的環境污染問題。這是則有趣的新聞案例,牽涉著科學、社會與媒體的互動,以及彼此相互利用衍生出來的關係。

首先,令人好奇的是這則新聞是怎麼來?一般來說,台灣大部分對科學的報導,除了外電報導以外,多半都是科學界或學術機構主動發布告訴媒體,媒體很少有能力或有機會自行在國際期刊上發現台灣學者的文章。

不過,這次最早報導牡蠣有毒的是中時晚報的環保署記者,而且看起來這個記者是自行在該期刊中發現報告,或許他無意中在環保署取得該期刊。因此在最原始的報導中,記者只引述報告內容,沒有其他的消息來源做為佐證,但他其實並沒有刻意誇張,只是標題為「台灣牡蠣致癌風險是美國的500倍」。就實務上來看,我覺得這樣的報導,雖然不甚完美,但在現今記者一昧仰賴新聞對象給新聞的情況下,卻很值得鼓勵。

然而在媒體報導之後,引起大眾擔心牡蠣有毒。發表該報告的科學家才說,澄清這個研究結果是用「極大值」的假設來看,這次事件是媒體翻譯論文錯誤,他過去十多年只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文章,而不在國內提起,希望社會也能藉此得到機會教育,以後讓學術研究回歸學術。

這實在很弔詭,科學與社會原本就不該像楚河漢界一樣,劃分地清清楚楚,科學對社會負有一定的責任。如今這名科學家自承他的報導,是用於發表在國際期刊上,並不是給國人看的,以後非學術人士請勿閱讀。這種說法真的很差勁,如果研究者發表的文章不准外界看,只讓學術期刊登載,只為了個人學術升等,對社會有何助益。

實際上,國內媒體對於學術的報導,多半都是被動採訪,有很多學術界人士主動訴諸媒體,發表他的「研究成果」。在這種情況下,記者不可能不報導,但要求記者在有限時間內,做不同面向的交相查證其實很不容易,記者能有機會報導好的反證是可遇不可求,而且這也受記者的預設認知影響。

例如,前陣子大陸人士張穎來台表演「隔空抓藥」,被媒體識破,有人讚許媒體在這次新聞的表現,我覺得這也是基於記者本身的認知,不相信有這樣的特異功能,才會找機會、找反證來識破她的把戲。

但在牡蠣科學家事件裡面,我想記者一開始並沒有能力質疑報告的好壞,但媒體擴大報導後,為何沒有把議題的焦點轉到台灣的環境污染?

我想,這是因為媒體失去事件論述的主導發言權,當事件其他參與者的利益涉入後,包括牡蠣農以生產者角色維護他們的利益,及政府站在管理者角色展現規訓的權威,二者並相互結合,奪去發言的正當性,於是媒體與科學家都失去主導議題發展的機會,牡蠣如何被污染也不再被討論。

最近我常覺得當社會上出現某些問題時,很多人都怪罪於媒體。我並不是要替媒體辯護,只是在媒體工作一段時間後,更明白媒體的運作邏輯後。我認為很多事不能單怪記者,因為媒體的影響力不等同於記者個人的影響力,很多時候媒體呈現出來的報導,不是記者個人決定的。無論是政治、經濟或是社會其他力量,都試圖操縱或影響媒體的報導方向,媒體只是一個運作的場域,而不是記者獨自生產出來的作品。

因此,如果媒體出了問題,那不是記者個人的錯,而是所有的外界環境都該深思,究竟是那些因素造成的結果,不該一昧要媒體承擔所有錯誤的根源。如果人們多一點反省,少一點交相指責,或許我們會更瞭解許多事情的運作邏輯,才能真正發覺問題出在那裡。


Ps. 怕大家看了文章覺得太嚴肅,所放一張可愛小狗圖片輕鬆一下。小狗究竟長什麼模樣?透過不同的放大鏡看起來都有不同面貌,任何事件不也是如此?

台長: colisa
人氣(12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