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3-24 20:20:52| 人氣4,80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筆記班雅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班雅明的因與果

身為二十世紀最博學最細緻的學者作家文人之一,班雅明的敏感文人造詣和史觀卻無疑是來自歧曲的身世.一九一四年他的詩人好友自殺,一九二零年他剛步出社會即面臨經濟困頓(他是成績最佳的畢業生),一九二五年尋求大學教職不果,這其中還包括失意的戀情;一九三二年擬第一份遺囑,打算尋短,隨後幾年因為猶太人的身分展開流亡,著作幾本重量級評論研究書籍,經濟卻也屢現危機接著是集中營的日子,後雖獲釋放並得到美國簽證,卻在前往西班牙入境被拒,因而自殺.不管布萊西特說得是不是太誇張,「這是希特勒給德國文學帶來的第一個重大損失」,班雅明身世可以說是夠慘的了(我還沒提到的是被法蘭克福社會科學研究院退稿).但班雅明不被理解似乎也是先知式的正常──那些汲汲營營於理論結果,單一途徑教條的學者及讀者,老師及學生,無法穿過班雅明憂鬱繁複的密實文字,了解後世之所以懷念他的原因.班雅明的批評理論來自他的特質,就像一把憂鬱的鑰,無法體會這點的人將沒辦法去接近他筆下所論的巴黎,波特萊爾和德國的悲劇,因為這些讀者恐怕習慣了稀釋後的觀察,沒有接受本質的能力.

但其實班雅明的著作具有絕對的學術性,只是他的文字所具備的深廣度超越理論家所能介定的範圍,我們去看班雅明的著作時必須首先從他的風格著手,包含他的個性與文字,他的文字無疑具有史詩的宏偉觀點,但厚實前提之下,他的細微觀察能力所能包含的卻是充分而細緻的,但他的個性卻是極為神經質的,易碎的感傷的。首先我們理解班雅明的文字是這樣子如萬花筒般,之後我們再觀看他的學術論述,可以發現所用的觀察注目方式與其他史家不同的是,他的涉獵儘管多元方面卻呈現單一本質。我想解釋的是,這次的報告之所以用班雅明,並非因為他是歷史學者──他不是,但他的觀點卻充滿歷史眼光。在「說故事的人」中譯本中,譯者林志明在譯序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份:

「班雅明的思想並不以體系見長,反而具有自由斷簡的多面向作風。因此我們也不希望強硬的拼湊出一個詮釋出來的思想體系,只是請讀者仿效其自由作風,多面的思考各文章段落間可能具有的關聯。」

班雅明是理論家但作為一個讀者不必奢望偷懶直接求捷徑去掠取主義式的教條──除了思考,班雅明的作品需要的是讀者的思考,還有思考。班雅明帶給後世最大的影響是,過去的事物,文學與歷史,藝術與風雅,可以用這樣顯微式的方法去點著,去發光。透過各類學術史,包含神學,歷史思維與哲學模式,甚至光影的過往今昔,班雅明均可將這些事物訴說,點醒我們一些更周密更厚實的歷史思維。宏觀的首先必須之於人的本身,微觀的首先必要能夠有宏觀淺質的足夠,班雅明的完整由此而來。


所不能不提及的是,任何讀者都不該忽視班雅明對於史詩和寓言的重視;「他提出歷史是所有敘述文體的共同核心,但很快的他又放棄史學家的歷史,談起不做解釋的大事紀和打破人類中心觀點的自然史。」這是班雅明對自我作品「說故事的人」的敘述,同時昭示他對歷史,史詩形式和史詩傳統的個人時光命題.我們於「說故事的人」一書中所看見的論述都是博學並具有歷史關懷的.我們試舉與波特萊爾相關論述的部分時,比方說「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或者「波特萊爾巴黎景象扎記」或「波特萊爾的幾個主題」時,我們可以清晰看見班雅明對於時代的認識,不論是對過往舊波特萊爾巴黎的傾慕和當代性的觀點,都在極為實體歷史景物之上,發展出文人的命題──包含足以影響後世的寓言性質,自由殘簡,以及對於今昔的時代命題.這樣的歷史思緒破除了年表式的歷史說明,而進入一種更高層介的意象對比.包含指名現代人在資本主義下的生存處境,這當然也是他自身的感官經歷(在上篇報告中已略微描繪).「現代世界中的人的機械化反射,在波特萊爾作品中被轉化成賭徒的態度……現代美與現代經驗的代價便是如此:由衝擊經驗而來靈光毀壞.」(「幾個波特萊爾的主題」)十九世紀工業革命更為班雅明帶來一個關鍵主軸──機器與人,資本主義:

「客觀化的和資本主義式的工業程序,也對衝擊作為主要的感覺形式起了加強作用.衝擊的各時刻之間,具有不連續性,其原因正來自自動工作化的不連續性,而主宰手工藝的傳統經驗在此則遭到排除.人群中的閒逛者,他所感受到的衝擊,正是呼應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經驗;這便是對機器的工人的經驗.」(「幾個波特萊爾的主題」)

於是當歷史洪流前進城市的轉變,文人自況開始走入必然的當代性.這樣的當代性所建構的並非主義式的循承或爭論,而是經驗感受的寓言思維.透過不同的文字,文人和時代的非固帶形式狀態.

當我們談論到班雅明這樣的歷史多方角度思維如何影響到後世,首先還是要提到他的顯微鏡分析能力.二十世紀走入後半以來,結構主義的影響,一直連帶到解構與後現代思維,都看得出班雅明有先知形象的特質.我們拿幾個重要文本,比方說李維斯托的「憂鬱的熱帶」這樣多重,繁雜至極的結構主義文本來閱讀,可以觀察到一些現象──結構主義的多面向事物分析,生存經驗與實體的彰顯,其實在系譜上和班雅明有著緊密溝通性;我們在班雅明身上得到的感官啟示,寓言和史話的語言,到後來無論是李維斯托的「憂鬱的熱帶」或是羅蘭巴特爾的「戀人序語」或「鏡象自述」,以及結構主義者熱中探究的神話學,符號學,這些著點於歷史或當代角度的自我行者經驗,都從班雅明的文本中可以直擊昭示;班雅明的學術成就,尤其是在顯微光影的歷史(著有「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副標「攝影小史」,「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這樣意象細微的歷史氛圍分析,或是與波特萊爾交通的作品,以至於對於藝術作品的刻劃,都具有強烈的風格色彩與文本可能──班雅明除了對於歷史具有別有洞天的,非主義式扭曲批判的清晰思考,同時提供的語言上文本塑造上的可能性,兩者的出現都像一盞燈火,照著接續而來文人對於當代性的命題.包括艾柏托艾可,李維斯托或羅蘭巴特爾,對於歷史與當代文化的映照顯像,雖未必能說成是一脈相承,卻對於當代史學在結構主義的角度觀點有著深遠的潛發性──尤其對於文本價值與命題本質探究,班雅明厚實的論述方式開創了一個超越傳統史學的新紀元.

而在進一步談到解構/後現代思維一方面繁雜文本呈現,另一方面在顛覆前人對於歷史時空的既定判決的同時確保留著相當純粹的文人精髓和縝密思考模式,這和班雅明的另翼史觀思索亦有著非常感人的聯繫;當我們看到德悉達對於法蘭西司福山所提出歷史之終結的堅定批判立場,更看到了班雅明的宏偉身影,他著重於時空對位的故事性格,肯定歷史命題的努力,著實讓這些後半葉百花齊放的學術形貌得以伸展(雖然這也是班雅明終身未能得志的重點因素.)在文本上的可能,同時也可以探詢到後半葉文學作品上的「百科全書式書寫」──南美作家波赫士或是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文學中,所吸納的多元豐富題材,包含歷史和故事性質,文本呈現的多向性開放本質,正和班雅明的謎圖文字色彩有著映照.魔幻寫實文學當中的真實面向,歷史觀照與個人感官的相互驚異融合,其迷離卻真實的寓言觀點和班雅明的憂鬱,「思維圖像」(Denkbild,阿多諾評述班雅明『單行道』一書時所言.)相互感知,衣服當代文人行走的圖像光譜自信顯露.

可以這樣說嗎,班雅明在過往的史詩寓言,以及波特萊爾,普魯斯特或卡夫卡等人直接吸收的多重面向,神秘浪漫憂鬱的歷史與個人經驗分析在班雅明身上找到了轉接點,而他後頭接續著的卻也是更大更光的顯學──包含李維斯托,羅蘭巴特爾與德悉達的文人精神,這樣的系譜為我們的現代性找出了一條道路,在這條道路上更私密更非教條型態的學術研究(神話,流行體系,歷史文化),時代性的宏偉細緻,正在開闔與訴說;同時班雅明也繼承了文本的塑造可能,實體的巨大命題,以致後世可以在此尋得更寬廣卻依舊密實的根基.班雅明一直在行走,從十九世紀到他年代,一直到今日,無疑的讓我們看到了每個時代,每一種歷史角度中,文人開創性的典範.我們依舊活在每一個當代,看到著每一個城市與神話的興起衰亡,但是沒有人可以在其中扼殺關於文人的可能性.班雅明不是什麼主義性的指標天王,更可貴的是他隱身在顯微鏡後,依舊透過那雙憂鬱的眼睛,堅定的提供了另一種研究論述的史學思維.




台長: coldbean
人氣(4,80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