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浪漫樂派中,布拉姆斯是相當特殊的一位作曲家,除了音樂的形式與風格致力古典懷舊以外,他對自己作品問世的嚴格控管,也屬罕見。
我們知道,布拉姆斯在貝多芬的陰影之下,經歷過一段很長的醞釀期,才寫出自己的第一號交響曲,而且終其一生也才留下四首交響曲。事實上,在小提琴奏鳴曲的創作上,布拉姆斯同樣展現了如同交響曲般的謹慎。布拉姆斯一共只有留下三首小提琴奏鳴曲,而第一首推出時為1879年,當時他已經四十歲。
嚴格說起來,他的第一首小提琴奏鳴曲,應該算是第四首,只不過前三首都在他的嚴格品管下,沒有留下任何樂譜傳世。直到「G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78」問世之後,他才又陸續完成「A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100」、「d小調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108」,一共三首小提琴奏鳴曲。完美地展現小提琴的獨有的歌唱性特色,讓這項表現力最為豐富的絃樂器,搭配上樂器之王鋼琴,兩者進行親暱且豐富的重奏對話。
G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78
布拉姆斯第一首小提琴奏鳴曲的創作時間,大約在1877-1879年間,在這當中他先於1878年完成他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此曲於1879年首演,由作曲家自己彈鋼琴、姚阿幸演奏小提琴。曲子推出時,布拉姆斯都已經四十歲,可見他對小提琴奏鳴曲這類作品的謹慎程度,事實上這算是他的第四首小提琴奏鳴曲,但是之前在舒曼鼓勵下創作的前三首,都在布拉姆斯愛惜羽毛的觀念下,沒有機會與世人見面。
這首作品有個暱稱「雨之歌奏鳴曲」,主要原因是第三樂章主題與滴滴答答的節奏靈感,來自他的藝術歌曲「雨之歌」(Regenlied),因而得名,有著喚醒童年夢境的隱喻感。另外有一部份靈感,來自他另外一首藝術歌曲「回聲」(Nachklang)。而布拉姆斯的外科醫生好友畢爾洛托則認為,此曲有他1878年旅遊義大利的印象,帶著濃濃的南歐熱情,在布拉姆斯沉鬱的曲風中並不多見。
第一樂章,不太急的甚快板,G大調,六四拍、奏鳴曲式。從一開始小提琴輕鬆的下行主題開始,此曲就露出溫馨、粘膩的感覺,在被稱為「呼吸間隙」(Atempause)的節奏流動中,小提琴展現它婉約妥貼的面貌,低迴多於激昂、冷靜多餘躁進。鋼琴部分很穩定地在六四拍中的第一、四拍敲出和絃長音,對比小提琴具有晃動感的主題。直到發展部鋼琴才有機會演奏第一主題,或者是小提琴長音拉奏時,鋼琴才略有表現。鋼琴在第一樂章的任務,主要是烘托出溫暖的氣氛。
第二樂章,慢板,降E大調,二四拍,三段體。這是外柔內剛的一個樂章,儘管是民謠風的慢樂章,但是鋼琴卻以沉重的彈奏、小提琴以悲愁的情緒鋪陳著。儘管是ABABA三段體的簡單形式,加上柔順緩慢的外貌,但是音樂的內涵卻是極為頑強的,期間甚至轉調到陰暗憂鬱的b小調,還出現舒曼式的送葬氣氛,幾乎讓人透不過氣來。
第三樂章,極中庸的快板,b小調,四四拍,迴旋曲式。鋼琴伴奏的十六分音符如同雨滴般,連續地穿梭在小提琴變形自第一樂章的「呼吸間隙」節奏中。而這一個樂章最精妙之處,也就在貫穿全曲的「呼吸間隙」節奏,交織著綿密的雨滴節奏,在鋼琴與小提琴兩種樂器間流竄、互動、影響,所呈現不可言喻的精妙。不少評論員認為,這個樂章是全曲最感人的一段,更是布拉姆斯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的靈魂精髓所在!
A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100
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寫於1886年間,曲風簡潔親切,中心樂章(第二樂章)是慢板同時又是詼諧曲,堪稱布拉姆斯最富旋律感的作品。這首作品也有兩個較不為人知的別稱。其一為「名歌手」,因為曲子的前三個音符,與華格納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中維特所演唱的「獎賞之歌」相同。其二則是「托恩(Thun)奏鳴曲」,因為此曲完成於風光明媚的瑞士托恩湖畔。
在寫此曲的這段時間,布拉姆斯與女歌手史庇絲(Hermine Spies)有著密切交往,沈溺愛情的幸福感反映在創作中,同時期的作品還包括有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合唱曲「給秋天」、c小調鋼琴三重奏、以及兩三首歌曲。布拉姆斯的女友之一,伊麗莎白馮赫佐根柏格更露骨地形容此曲:「整首奏鳴曲就是一次愛撫。」清楚地點出此曲示愛的背後意義。
布拉姆斯自己則表示,他有數首歌曲與此曲有密切關係,像是「旋律」(Wie Melodien)、「呻吟更為低微」(Immer leiser wird mein Schlummer)、「快來」(Komm bald)等等。此曲的私人首演同樣由布拉姆斯擔任鋼琴演奏,不過小提琴主奏者不詳。公開首演,小提琴則由赫爾梅斯貝格(Joseph Hellmesberger)擔任。
第一樂章,甜美的快板,A大調,三四拍子,奏鳴曲式。不同於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以氣氛與節奏取勝,第二號的第一樂章強調的是動機發展、豐富和聲、以及精巧對位。「獎賞之歌」的短暫動機,透過布拉姆斯慣有的厚實對位,鋪陳出鋼琴與小提琴的對話。第二主題改編自「旋律」的開始,歌詞的意思是,「把愛情比作想像的旋律,以及飄過來的花香。」至於「快來」的旋律也一直盤旋在第一樂章中,該歌曲歌詞說,「為什麼一天天等待?滿園鮮花盛開等你來觀賞。」
第二樂章,F大調,二四拍子,ABA’B’A”B”曲式。其中的A段為徐緩寧靜的行板,有著春天般的悠閒快活。B段為活潑的甚快板,帶著諷刺妖魔型態的詼諧曲。A’段則是慢的行板,回到抒情的基調。B’段是比之前稍快的甚快板,以鋼琴生動旋律以及大提琴般奏開始,又以戲謔的氣氛快速向前。A”段為行板,優美承緒之前的A、A’樂段最後的B”段是甚快板,與A”段有所呼應形成尾奏的氣氛。第二樂章ABA’B’A”B”各段之間動機有鮮明的關聯,宛如三明治夾心般,緊密而又豐富多樣,是該樂章最大的特色。
第三樂章,優美的稍快板,A大調,二二拍子,迴旋曲式。布拉姆斯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之所以能被認為是他「旋律最美」的作品,主要就是歸功此一樂章。除了優美的旋律之外,此樂章還有如同印象派的朦朧美感,鋼琴與小提琴兩相以半音階柔情伴行,總結整首曲子的抒情性格。
d小調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108
布拉姆斯1886-1888年間都在維也納度過,期間他著手完成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1887年,他的音樂學者朋友保羅過世,同時間外科醫生好友畢爾洛托也生病入院,兩事件讓他的人生觀蒙上陰影,遂以小調寫成此曲。
雖然與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相同,在風光明媚的托恩一地完成,但不同於第二號的明亮婉約,此曲散發出著悲愁情緒、枯澀晦暗風格,頗具布拉姆斯晚期作品的特色。樂曲提獻給大指揮家畢羅,結構比起前兩號宏大許多,樂章也多了一個。1888年此曲於布達佩斯公開演出,同樣由作曲家彈鋼琴、胡拜演奏小提琴。
第一樂章,快板,d小調,四四拍,奏鳴曲式。儘管在樂譜的第一頁,作曲家標明著「輕聲」,但是鋼琴焦躁的情緒明顯地牽動小提琴的呼吸分句,比起第一、二號的首樂章,抑鬱心中的成分多了不少。隨即,兩個主題在兩種樂器、不同調性之間,完成發展部、再現部的奏鳴曲式結構。煩、躁、陰、晦的氛圍始終未嘗稍減,性格相當鮮明。
第二樂章,慢板,D大調,三八拍,三段體。是我個人相當喜歡的一個樂章,深情充滿張力的語法,相當適合小提琴表現。鋼琴也適時地在小提琴激昂高潮時,給予氣氛強化。其中兩個小節盤旋而昇的十六分音符,讓人會聯想起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
第三樂章,充滿感情的稍快板,升f小調,三四拍,三段體。克拉拉舒曼形容這個樂章是「美麗少女與情人的嬉戲」,然而起初看似輕快的心情,隨著音樂的發展,逐漸透露強顏歡笑的本質,在詼諧中益發憂愁。雖然是三段體形式,但是卻有著極為類似迴旋曲的風格,其中第三段小提琴有著三度、六度的雙音拉奏,給人深刻的印象。
第四樂章,興奮的急板,d小調,六八拍,迴旋奏鳴曲形式。在第三樂章散發出來的憂鬱,在這裡被勇敢的擊退,這個樂章也是整首曲子中最龐大、雄渾的一個樂章。無論在氣勢、或是表現上,都有別於他前兩首小提琴奏鳴曲,終樂章高潮感不足的慣例,在此來了一段直接過癮的結束,讓人聯想到貝多芬式的激昂結束,或是布拉姆斯自己的「法國號三重奏」、「f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5」。鋼琴的伴奏則有著交響化的猛烈衝擊!
版本比較&延伸聆聽
這回布拉姆斯三首小提琴奏鳴曲的版本比較,我並沒有打算比太多版本,只打算就克萊曼搭配阿方謝夫的DG版,以及鄭京和搭配法蘭寇的EMI稍加說明。事實上,這套曲目完整灌錄的小提琴家並不算多,雖然部分灌錄的不少,由於樂念深遂、內涵豐富,因此想要詮釋得好並不容易,新一輩的小提琴家勇於挑戰的也不多。
整體來說,克萊曼版無論在音樂理解力、演奏表現力上都優於鄭京和許多,儘管初聽會感覺克萊曼有些溫吞,但是細細品味之後會發覺,他深刻挖掘樂曲的內涵,而鄭京和則比較著重在表象的張力上。因此,像第一號、第二號這樣時而嬌羞、時而情緒轉折的樂曲上,克萊曼顯然遠遠勝過鄭京和。就算在第三號的慢板樂章,也依然如此,克萊曼的琴音有著較豐富的情緒質地,較能切中布拉姆斯的內心頻率。
不過,鄭京和也不是省油的燈,她在第三號的終樂章布拉姆斯直接激烈的營造高潮時,呈現遠比克萊曼更令人亢奮的情緒,令聽者久久不能自已。在錄音表現上,雖然鄭京和版是較新的錄音,但是整體空間感、音色音質都略乾於克萊曼版,最明顯的地方在兩位鋼琴伴奏的聲音上,阿方謝夫豐盈的琴音為克萊曼加了許多分數,但是法蘭寇在激昂處卻顯得有些躁進。
樂迷朋友如果有興趣延伸聆聽的話,在布拉姆斯相關此曲的作品,有「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當時他是先完成這首史上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才開始創作小提琴奏鳴曲。換句話說,謹慎的他,在確實理解小提琴這項樂器的特色之後,同時以「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打頭陣,才回歸到更講究內涵的小提琴奏鳴曲。
此外,布拉姆斯1873年完成的作品59/3藝術歌曲「雨之歌」(Regenlied),靈感直接備用於「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之上。該曲歌詞大意:「喚回我童年的夢境吧,雨啊,喚回我的老歌吧!」一種新的洗禮,對童年過往的追憶感。聆聽這首藝術歌曲,對於欣賞屬於「絕對音樂」的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絕對會有正面的幫助。至於布拉姆斯的「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創作時間與「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相同,樂迷朋友可以在兩首曲子中,嗅到相同的沉溺愛情的味道。
如果以從「小提琴奏鳴曲」,這樣相同曲類的方向來進行延伸聆聽,建議您除了莫札特的小提琴奏鳴曲之外,貝多芬第五號「春」、第九號「克羅采」更是不能錯過的經典!而法朗克的小提琴奏鳴曲,更是小提琴奏鳴曲在浪漫樂派的最高極致,古今小提琴大師無一不挑戰的名曲。
英國企鵝指南推薦版本
祖克曼/巴倫波因(DG)***
帕爾曼/巴倫波因(SONY)***
帕爾曼/阿胥肯納吉(EMI)***
杜梅/皮耶絲(DG)***
Krysia Osostowicz/Susan Tomes(Hyperion)***
葛羅米歐/Gyorgy Sebok,(Philips)**(*)
喬康達迪維托/費雪(Testament)(***)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