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錄音CD,巴哈「十二平均律」,安吉拉‧赫維特/鋼琴。Hyperion CDA 67303/4,上揚)
◎與顧爾德、杜蕾克不同的巴哈風格
說到巴哈的音樂之所以能夠歷久彌新這般迷人,在於他的樂譜元素十分簡潔,主要只記錄音符與節奏,對於音樂表情、速度力度的描述非常少,因此讓演奏者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演奏的「二度創作」。其中最知名的例子就是1829年孟德爾頌重新發掘巴哈的《馬太受難曲》,採用了巴哈時期不可能聽聞的龐大樂隊和合唱團,賦予該曲充滿浪漫的色彩,這樣「過度詮釋」巴哈作品的情況,到了二十世紀的中期達到頂峰,像是史托考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的巴哈幾乎成了指揮絕對個人化的表現。
巴哈音樂詮釋空間大,在管絃樂上如此,在鍵盤上情況亦然。安吉拉‧赫維特可以說是繼杜蕾克(Rosalyn Tureck)之後,當代詮釋巴哈作品最傑出的女鋼琴家;加上與鑽研巴哈聞名的鋼琴家顧爾德(Glenn Gould)同樣都是加拿大人,因此安吉拉‧赫維特很難不被樂迷拿來跟杜蕾克、顧爾德這兩位前輩相比,只不過安吉拉‧赫維特走的既不是顧爾德「強烈個人化的過度詮釋」路線,也不同於杜蕾克「堅守學院本色的拘謹風格」,更不是考究的古樂學究派。
安吉拉在開創屬於自己的風格之餘,也不避諱談論這兩位前輩。談到顧爾德,安吉拉‧赫維特表示兩人的演奏與喜好非常不同,顧爾德不愛紅色,她卻非常喜愛,顧爾德討厭白晝、討厭義大利歌劇,但是她卻相反很喜歡它們。
安吉拉‧赫維特並未走上顧爾德「詭異的」詮釋巴哈的道路,她只是回憶表示,「小時候我看顧爾德演奏印象深刻,只見他雙手在鼻子前飛快移動,完全聽不懂他嘴裡哼什麽。但他的演奏就是棒,我最早就有他的兩聲部、三聲部創意曲的LP,我和哥哥常聽他的唱片,他的彈奏有時速度快到無法想像,有時又慢到有點滑稽。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彈奏的清晰度,我特別喜歡他早期演的『郭德堡變奏曲』,裡頭呈現的大無畏精神,我很在乎。」
再談杜蕾克,安吉拉‧赫維特則認為這位女性前輩的結構非常完美,知性十足,但卻不夠活潑,她反而比較鍾愛德穆斯(Jorg Demus)演奏的巴哈,相對人性許多。
(●推薦錄音CD,夏布里耶「鋼琴作品」,安吉拉‧赫維特/鋼琴。Hyperion CDA 67515,上揚)
◎音樂中的舞蹈性與歌唱性
談起巴哈的鍵盤音樂,安吉拉‧赫維特的意見多元且深入,她不贊成一般人所認為的「巴哈音樂缺乏活力、充滿匠氣」的說法,她覺得巴哈的音樂到處皆帶有神奇的舞蹈節奏,更有著多層次的精神內涵,在她眾多的巴哈鍵盤錄音中,最值得推薦的CD有三套,分別是「郭德堡變奏曲」、「十二平均律」、以及「鍵盤協奏曲」。
安吉拉‧赫維特跟「郭德堡變奏曲」的淵源很深,長久以來一直演奏這首作品,風格也一直在變化,她認為,「這就是巴哈音樂的魅力,沒有標準的詮釋答案,演奏時作品會散發一種特殊力量。」相較於顧爾德與杜蕾克兩位前輩,安吉拉‧赫維特的詮釋明顯比較放鬆、舒適,她在薩拉邦德舞曲、吉格舞曲上頭的觸鍵非常優雅,各段變奏也充滿遊戲性與歌唱性,對位線條清晰卻不生硬。安吉拉‧赫維特用「最感人的音樂」來形容「郭德堡變奏曲」,顯見她與這首曲目的「濃情密意」。
至於「十二平均律」考驗鋼琴家的往往不是技術,而是思想。安吉拉‧赫維特自己表示,如果到一個荒島上,身邊沒有鋼琴,願意整天坐在那裏,默寫「十二平均律」的總譜。她也經常在飛機旅程途中,憑著手指的記憶不用琴的練習。安吉拉‧赫維特對這套曲目的用功與認知,完全符合傅聰所說的「一位鋼琴大師必須能用頭腦思考練琴」的要求。
至於她的「鍵盤協奏曲」同樣也入圍本屆「留聲機雜誌」最佳協奏曲類,安吉拉‧赫維特充分展現她師法自管風琴、大鍵琴的「演奏撇步」,造就自己獨特的巴哈鍵盤之聲。她跟父親學了很多管風琴起奏、斷句、指法、手指交替運用等手法,運用在鋼琴上還刻意減少踏板的使用,保有音質的通透性。加上大鍵琴上對於十個指頭能獨立均勻、精緻的彈奏的要求更甚於鋼琴,因此她就用彈奏大鍵琴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手指動能。
這麼多年演奏下來,她並不排斥被大家稱為「巴哈專家」,因為她覺得這樣總比被稱為其他的專家來得好。她覺得巴哈非常適合自己,「巴哈是基礎,他的音樂是其他音樂的源頭,我演奏巴哈之後感覺到技巧和理解都提高了。」
安吉拉‧赫維特的音樂也充滿了迷人的舞蹈性,無論是巴哈的作品,或是其他曲子,只要一聽過就可以明顯感受到這項特質。原因是她跳過大約20年的舞蹈,從3歲開始學習一直到13、14歲,每個晚上都去上芭蕾舞課,直到15、16歲才停止學習,但內心感覺到非常遺憾,因此隨時都想著舞蹈、有舞蹈的影子,也因此她特別喜愛內蘊舞蹈節奏的巴洛克音樂,
而她的音樂歌唱性,則是因為學習小提琴的斷句和呼吸鍛鍊而來,在她彈奏巴洛克音樂的裝飾音,或是自由速度表現上時,歌唱的個性就更加鮮明。安吉拉說,「我的風格,尤其是慢樂章,更多運用滑奏,更有歌唱性。」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自己是在演奏鋼琴,我想到的更多是人聲、小提琴、樂隊,鋼琴家的目的應該是模仿人聲,所以我一天練幾個小時,就等於是歌唱幾個小時。
(●推薦錄音CD,梅湘「前奏曲」等,安吉拉‧赫維特/鋼琴。Hyperion CDA 67054,上揚)
◎鍾愛法國音樂
安吉拉‧赫維特對於舞蹈的難忘情愫也移轉到法國音樂上,她在1978-1985年間就住在巴黎,那段時間學習了很多法國作曲家,像拉威爾、德步西、盧塞爾、佛瑞、杜卡、奧乃格、夏布里耶、甚至是當代作曲家梅湘的作品,其中她的梅湘詮釋還獲得「留聲機雜誌」的高度評價,認為在這個曲目上無人能及。
她對法國鍵盤音樂的演奏範圍極廣,可說從巴洛克囊誇括到現代,其中鑽研最深的是與巴哈同時期的法國作曲家庫普蘭。庫普蘭的鍵盤作品過去一向都是大鍵琴演奏家才感興趣,但安吉拉‧赫維特把「在鋼琴上演奏巴哈鍵盤作品」的想法,移植到庫普蘭身上,她首先花了一番苦心在圖書館裡,鑽研庫普蘭「如何演奏鍵盤樂器」的論文,了解到庫普蘭的鍵盤作品,演奏技巧比巴哈的要求還更高,而且裝飾音非常吃重,是呈現作品時代風格的關鍵DNA。在瀏覽過庫普蘭234部作品之後,安吉拉‧赫維特選出適合鋼琴演奏的才推出專輯,跟演奏錄音史上知名的蘭多芙斯卡(Wanda Landowka)的大鍵琴錄音版本,風味相當不同。
安吉拉‧赫維特對鋼琴的選用也嚴格地挑剔,因為演奏巴哈時她必須使用琴音表現具備著,高清晰度、反應快速、聲音共鳴可信度高。最重要的是色彩的變化,尤其是在弱音的時候。據說當年巴哈最愛古鋼琴,因為古鋼琴有明暗對比和色彩的變化,而安吉拉‧赫維特則一直試圖在鋼琴上製造這樣的音響效果。她所錄製所有Hyperion公司的錄音,都採用聲音良好的史坦威鋼琴灌錄,至於她平時在家則是使用Fazioli鋼琴。
如果,您現在才想要開始接觸安吉拉‧赫維特的琴藝,我個人當然毫不猶豫推薦您就從她演奏的巴哈開始吧!她彈奏的巴哈作品會給您一種強烈的錯覺,感覺鋼琴似乎消失了,跟過去的鍵盤演奏家,刻意突顯巴哈鍵盤語法的對位性、數位化線條、戲劇對抗性的做法相當不同。
在安吉拉‧赫維特手上,巴哈的音樂呈現全然的類比化、線條化,像是人在唱歌、又像是行雲般流暢、也像是朝霧般輕盈、或是像溪水般通透、更像是小鳥在跳躍。反正,在她的彈奏之下,巴哈脫下嚴肅的廟堂形象,走進了大自然裡頭,化身成了沒有壓力的蟲鳴鳥叫。
(圖說,法國當代作曲家梅湘於安吉拉‧赫維特演出自己曲目後,向她致意。Photo By Hyperion)
◎BOX2,安吉拉‧赫維特在Hyperion的錄音清單(上揚代理)
●Bach: Arrangements (CDA67309)
●Bach: Fantasia, Aria and other works (CDA67499)
●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CDA67305)
●Bach: Italian Concerto & French Overture (CDA67306)
●Bach: Keyboard Concertos (CDA67607/8),
●Bach: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 I (CDA67301/2)
●Bach: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 II (CDA67303/4)
●Bach: The English Suites (CDA67451/2)
●Bach: The French Suites (CDA67121/2)
●Bach: The Inventions (CDA66746)
●Bach: The Keyboard Concertos - 1 (CDA67307)
●Bach: The Keyboard Concertos - 2 (CDA67308)
●Bach: The Six Partitas (CDA67191/2)
●Bach: The Toccatas (CDA67310)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CDA67518)
●Chabrier: Dix pi鋃es pittoresques (CDA67515)
●Chopin: The Complete Nocturnes and Impromptus (CDA67371/2)
●Couperin: Keyboard Music - 1 (CDA67440)
●Couperin: Keyboard Music - 2 (CDA67480)
●Couperin: Keyboard Music - 3 (CDA67520)
●Messiaen: Piano Music (CDA67054)
●Rameau: Keyboard Suites (CDA67597)
●Ravel: Complete Solo Piano Music (CDA67341/2)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