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30 11:13:29| 人氣5,04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DVD報到】曼紐因「世紀的小提琴」,當自己演奏生涯的說書人

儘管曼紐因(Yehudi Menuhin,1916-1999)在英國被尊稱為Lord,但是他在台灣的市場行情卻是十分「冷的」,一般樂迷很難用簡短的字句,精準地描述出這位「天才小提琴家」的演奏風格。因為曼紐因的演出風格,跟台灣偏好小提琴大師的燦爛展技性格截然不同,「謙虛、高雅、人道主義者」是他一貫走來的形象。

稱曼紐因為「天才小提琴家」是因為1921年當他五歲時,就在舊金山跟隨易沙意的高徒帕辛格(Louis Persinger)學琴,七歲就公開上台演出!1927年他再到巴黎師事恩奈斯可(Georges Enesco),感染了恩奈斯可吉普賽式的自由熱力。1928年他展開第一個錄音工作,1929年恩奈斯可建議他前往瑞士巴塞爾,接受布許(Adolf Busch)一年的德國式嚴謹紮實的訓練。另外,也有人稱曼紐因為「全能的音樂家」,因為在那個古典與爵士「井水不犯河水」的年代,他就已經跟葛瑞佩里、艾靈頓公爵等人玩起「跨界音樂」。

不過,1935年僅僅十八歲的曼紐因就陷入不知為何演奏的迷惑,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他都停止演奏,直到戰後定居瑞士,在福特萬格勒協助下才重返樂壇,那個時期留有貝多芬、孟德爾頌、布拉姆斯、巴爾托克等人的「小提琴協奏曲」。但福特萬格勒去世後,曼紐因的演奏生涯又再度沉寂。直到他定居美國,放下對「偉大小提琴家形象」的追求之後,整個人才又輕鬆快樂起來,改專注於指揮與室內樂的發展。

本片「世紀的小提琴」(The Violin of the Century)由知名製片蒙森吉恩(Bruno Monsaingeon)出手,他曾製作過「鍊金師顧爾德」、「謎樣的李希特」、「大眾的藝術家歐伊斯特拉夫」等知名的演奏家傳記式影片。因此這次挑上曼紐因,自然有其規劃與賣點!

影片的主軸由一段1994年的曼紐因專訪(彩色影片)貫穿,我們可以看到在熱帶海邊的Villa裡,曼紐因穿著輕鬆休閒的衣服,一邊看小型Moniter一邊回憶說著演奏生涯的點滴故事。

這些穿插搭配的早年珍貴黑白影片,每一段都可說是精挑細選,從聽見78轉歷史錄音的舒伯特「聖母頌」開始,一共被分成七大段:前言(Prologue)、尋根(Roots)、神童階段(The Child Prodigy)、飛黃騰達的事業(An Incomparable Career)、妹妹(Hephzibah)、大師際會(Encounters)、出界的小提琴(A Wandering Violin)、音樂家的耳朵(The Ear that Feels the Sound)、跋(Epilogue)。最後再加贈三軌:布洛克《阿伯達》(Abodah)、拉威爾《兩首希伯來之歌—第一首卡第希》(Kaddish)、以及巴爾托克《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第二樂章》。

你可以聽到有關他名字「Jew」的故事,由於雙親是猶太人,為了彰顯血統的驕傲,刻意取了此名,他自稱這個名字是個「特別的護照」。也有1932年十五歲的他第二次訪問英國,HMV錄音經理把他跟七十五歲的艾爾加送做堆,兩人合錄艾爾加「小提琴協奏曲」而成為錄音經典的過程。

也可以看見曼紐因「各式各樣」的鋼琴搭檔,包括戴墨鏡彈著「圓舞曲」的卡拉揚,以及一絲不茍、風格迥異地彈奏著貝多芬「G大調奏鳴曲」的肯普夫(Wilhelm Kempff)跟顧爾德(Glenn Gould),甚至是跟李希特(Svyatoslav Richter)合奏克萊斯勒「愛之死」。

畫面比例4:3、音軌則是PCM Mono母帶重製為Dolby Digital,影音效果尚屬中等,不過最令人扼腕的是,英文字幕不夠完整!精準地來說只有片中人說法文時,才出現英文字幕,此項不足在中文側標的「字幕」一項可窺出端倪。另外則是中文字幕的闕如,如此完整精緻的影片製作概念,卻沒有加入中文字幕,大大減低華人樂迷對曼紐因音樂深入理解的機會,至少對我來說在全長129分28秒裡,就有多個不明就理之處。比起一些也代理古典音樂DVD的本土唱片商來說,科藝百代絕對還有加強的空間。


DVD圖說:曼紐因「世紀的小提琴」,製片為蒙森吉恩。(EMI Classics DVD IDVD-0508 ,科藝百代)

台長: 歐頭

路人
我在好幾年前(五年以上)買過裡面有附中文翻譯的片子,也是科藝百代,編號IDVD-0006,724349236394
2007-06-17 08:57:2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