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2-01 10:15:56| 人氣9,98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Decca化名演為永恆(上)96kHz/24-bit「傳奇再現」(Legends)

如果你最近剛進「古典之門」,開始蒐集一些名盤CD,那可真是選對了「入行」的時間!

此話怎講?因為我們都知道,各大唱片公司都有藏量豐富的片藏(back catalog),所以重發唱片(Reissue)無疑是古典發行中相當重要的一環,是單一版權可重複獲利,且銷售涵蓋不同世代樂迷青睞的金雞母。

不過,重發也是「有時有陣」,並非年年有大部頭可選。以CD來說,八十年代初期發新片、新錄音都來不及,所以並沒有太多重發系列可選。直到RCA Living Stereo、Mercury Living Presence等LP轉製CD發行大獲成功後,重發唱片遂成為收藏架上常客,各家都有「獨門致勝」的系列!譬如DG的招牌「大花版」系列、「世紀典藏」系列;Philips的「Duo」系列、「Solo」系列;Decca的「Legend系列」、「Eclipse」系列;EMI的「forte」、「Reference」系列;Sony的「郵報版」等等。

不過最近兩、三年,古典重發顯得低迷,直到不久前Sony-BMG合併後連續推出兩個強打重發系列:「大師經典名作」(Masterworks Expanded Edition)、「經典傳奇名盤2CD」(Classic Recordings),Decca也將「Legend」系列進行96kHz/24-bit超級數位轉換「加強」版。

Decca的錄音美學與風格

在發燒友的世界中,Decca 是個傳奇的唱片公司,他們的錄音充滿了宛如「天方夜譚」般的迷人故事。當我開始聽音樂時,雖然也接觸到卡帶、LP年代,但說實話,那還是年少輕狂瘋搖滾的當口,還不懂Decca的偉大。

等到真正開始古典唱片收藏時,早已是CD時代,也錯過了Decca的黃金歲月。但儘管進入CD時代,Decca的經典LP仍在全球發燒友圈(包括台灣),有著極珍貴的收藏價值。

我也藉由某次替「圈內大老」處理幾千張的LP收藏的機緣,接觸不少TAS名盤,當然也結交一些LP發燒友,學了一些皮毛門道,當然也就慢慢了解Decca LP的價值與魔力。

例如,我跟著看LP內圈的刻字編號認版別,學會看大Decca、小Decca的標籤,以及尋找ffss的logo,開始迷戀Kenneth Wilkinson、James Lock、Gordon Parry等人出手的錄音。總之,隨著發燒圈內約定成俗細節,我長了一些看懂二手LP行情價格的知識。舉例來說,當年任一張蕭提指揮華格納「指環」的英國大Decca版LP,大概可賣800-1500元(單張價格),所以一整套「指環」的價值絕對上萬,而且還奇貨可居!

但若你不蒐藏LP,並不代表你可以不認識Decca的「傳奇再現」(Legends)系列!因為它幾乎等同於「完美的演出、精采的錄音」的意義。

套句Decca的錄音總工程師James Lock所言:「每張好的錄音,都必須考量演奏者技術、音樂風格、錄音地點,必須多方面的配合才算是極致工藝的表現。Decca從開始立體聲錄音之後,就十分講究聲音品質的平衡,尤其喜愛聲學條件極優的音樂廳。儘管錄音時仍需一些關鍵的調校,但我們相信好廳具備了Decca Sound所需的基礎特質。」

歷歷在目的音場令人感動

發燒友們都知道Decca的錄音,音色格外剔透、分離度佳、音場表現鮮明清晰,尤其是在歌劇、交響曲的大編制錄音中,更能感受到Decca錄音的過人之處。

事實上,從五十年代開始,Decca就十分講究錄音時人聲與樂器在空間中的位置,戮力追求所謂的「看不見但可感受到的」音場,甚至更細膩地講究到,錄必須具備現場感受到、令人愉悅的空氣感(Air)。因此不斷在音色與空間感、亮度與廣度等方面,進行最佳化的要求。尤其講究錄音地點,無論是在音樂廳、教堂、獨奏房間、戲院等地,錄音時都必須找出最佳效果。

Decca的錄音工程師發現,在音樂廳、戲院等大空間,進行立體聲錄音時的限制。一來若透過多聲道混音,不容易呈現自然的臨場感、定位感;但若以雙麥克風的單點錄音,似乎又無法掌握、捕捉大編制的細節。

因此他們發展出,專為灌錄管絃樂與歌劇的獨特的麥克風設定「麥克風樹」(Decca tree),讓錄音呈現更具現代感的分離度。整個「麥克風樹」架設麥克風的原則是,在中間擺放三支麥克風,再加上左、右兩邊外接增強定位感的麥克風,如有必要再增加特定的點放麥克風。如此的安排,彷彿在多麥克風、近距離錄音的多聲道混音,以及少麥克風、遠距離的單點錄音,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妥協」。

James Lock也曾表示:「Decca tree不僅是Decca的錄音政策,也呈現的令人驕傲的極佳錄音效果,尤其是在平衡感上,所以我們不透過多軌錄音技術調整最後聲音的平衡,給予演奏者對錄音品質的高度信心。我們保留了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演出,同時見證也延續了古典音樂錄音的傳統。」

Legends象徵黃金年代

這個「傳奇再現」系列,無疑是Decca旗下最令人感動的重發系列。它搜羅了橫跨Decca黃金歲月的經典,從1950年代早期立體聲開始,甚至包含少數1980年代數位錄音,音樂類型從大編制的歌劇到精緻典雅的室內樂皆有。

演出藝人的卡司更是精采,指揮包括:蕭提、卡拉揚、伯恩斯坦、安塞美、阿根達、杜特華、老克萊巴、貝姆、克爾提斯、庫貝利克等大師;鋼琴家則有:巴克豪斯、阿胥肯納吉、柯爾榮、魯普、布列頓等等;聲樂演唱有:麗晶‧克里絲萍(Regine Crespin)、露德薇希、貝瑞、國王學院合唱團等組合;弦樂演奏家則有:羅斯托波維契、帕爾曼、鄭京和等。

由於「傳奇再現」系列都不是首度CD重發,這回重新發行的重點是96kHz/24-bit規格的母帶重製(remastering)!因此每張唱片內頁都註明有錄音的細節,還包括特別撰寫的內頁說明,強調藝人灌錄這張錄音時身、心、靈情況,或者是該張錄音對Decca的特殊意義,還包括有從未公開的照片,以及歷史感十足的錄音彩排時片段。

由於整體設計走傳統風格,所以起初我尚未看到「96kHz 24-bit Super Digital Transfer」字樣時,還以為是Decca把賣不完的庫存又拿出來!後來仔細一瞧才知道,原來這回Decca在包裝上十分用心,讓一張CD呈現出三種風貌!

哪三種風貌呢?除了而整個系列封面重新設計,感覺相當典雅一致,呈現精緻的重發CD風貌之外。CD裸片上的印刷是傳統盤式帶模樣,強調Decca珍貴的母帶資源,十分有趣。解說封底則Show出當年「火紅」的LP封面,更令人發思古幽情,勾起不少LP發燒友的緬懷之情。

總之,Decca Legend提供了相當獨特的觀點,讓新一代的發燒友能夠搭乘時光機器,回溯到當年Decca輝煌的黃金時代。

發燒級的母帶重製

Decca唱片公司最貴的財產,除了那幾位「金耳朵級」錄音工程師之外,大概就屬每個錄音的類比母帶了。這些母帶平時都存放在一間嚴格控制溫度、溼度的房間裡,就像是鎖在保險箱的金條一樣,不是任何人可以隨便接觸的。

不過這趟,為了延續這些經典演出的新生命,Decca將這些母帶重新帶回到錄音室,並透過當今最高規格的錄音技術,以及最進步的母帶重製技術與器材,進行重新修補、編輯,透過令樂迷高度信賴的製程,重新賦予它們時尚裝扮。

這系列Decca Legends大多數都是類比母帶,錄音是以96kHz/24bit立體聲的高度取樣率,進行母帶重製,呈現令人滿意的高傳真度。新製成的母帶,噪音型態是CD標準的44.1kHz/16bit立體聲,工程師認為如果有必要的話,還會進行CEDAR DH2的噪音降低過程。

至於,這個系列也有部分當年就已是數位錄音,便使用Decca數位器材(由Decca錄音工程師設計並建造)48kHz/18-bit立體聲的格式(Decca數位錄音的標準,比一般CD標準高),錄在特別特製的開放式捲軸(open-reel)錄影機上,這些母帶也被轉為96kHz/24bit立體聲,並將噪音型態變成CD標準。(待續)

台長: 歐頭

美國黑金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07 00:57:5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