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工作一之﹕早點下班,太夜危險
六點半不夠,打咭出門,很久沒這樣早下班了,可以放下工作抖抖,祇因放得下的是明天才做也可以的,而不像上半月要處理的那些對賬入賬等有deadline死得人的事情,能夠這樣的日子最近真的不多,最過份的那天是OT至零時十分,今天把OT record文上司簽批,他一看到00:00就怪我好做得太夜,一個女孩半夜走在街上,好不危險,又說頂多只能到十點,不要讓自己太累,聽到自己上司會這樣,真是暖在心頭。
趕在月底把四個其它賬戶的賬清了,那麼下月到做的AR AP就只剩九個要做,工夫可減少一點,而明天回去,除了對文件入數外,又因月初的關係,又得完成幾份報表-一月收益、壞賬跟進…交付各級主管上司﹐大概新年前這兩天都有排忙。
快過年了,總算可以閒它三天兩天,逗逗利是,回來以後又得先攪內部事情﹕假期過去的一個星期,扣數工作排得密密麻麻,有可能還有接近二百封信安排寄出,而廣州那邊又得找天過去完成上週未完的事項……算算看,還有多天時間寫好急於要做完的事呢﹖
關於工作二之﹕分岔口
如果說工作是為了生活的話,那是應該向錢看的,那裡能掙得錢多一點,我們就該往那裡鑽;而掙得多一點的意思是﹕收入-付出=實際能剩下的(這才是「掙到的錢」。
以這個去推斷一個人該往何處走,大概應該很容易做決定,那就等於你會看見某些人說的人望高處(高的是指金錢),所以許多人都會因為另一家公司出的錢更多就蟬過別枝,而公司欲把人留下的話就只有加薪應付。
不過,話分兩頭,許許多多人力資源的理論其實認為,要有效把企業想要的人吸引著,企業除了利用銀彈政策之外,更重要的是懂得製造一個有利員工發揮才能的土壤(企業文化),培養人才,令他能夠在良好和適合他的土壤裡茁壯成長,他自然會產生一份歸屬感和成就感,到時候,即使錢未必比外邊的多(當然不可以低於市場),員工在考慮去留時也會以留下為優先考慮的因素。
但是,另一種人會這麼說﹕人的生活並不是只有工作,工作只是人生的部份而非全部,要懂得平衡,錢不用多,足夠便可,工作未必一定要有甚麼發揮和成就,你可以從另一些角度去考慮,例如家庭,哪個工作可以令你瓣瓣兼顧,不得失家人,不得失自己,就選哪個便可。
問題是,人通常都較貪心,貪心也是人性,想雙嬴又不可,我想有個很好的發展空間,工作環境,但也不想沒了家庭,終日為著哪天是那天,水遠山長而不停的吵鬧,那站在十字路口的人,何去何從﹗﹖
關於工作之三﹕對上司之期望
這個話題似乎定得有點奇怪,按常理,社會只會認為長輩才有對晚輩存在期望、要求的權利,一般人也只知道做細的不可以對當大的有所僭越,這都是傳統遺留下來幾千百年來的標準;因此我們可以經常聽到長輩對晚輩說﹕「你實在令我太失望了﹗」又或者老闆痛斥下屬﹕「你到底知不知道我要的是甚麼﹖」
「你以為公司會buy你這個點子嗎﹖」更甚的可能是「你根本達不到我們的要求…」
不懂嗎﹖翻開招聘欄,甚麼Jobs Duties, Requirements比比皆是,你不會不懂吧。即使未做過工作的任何人,看到這些句子,心裡首先產生的念頭也必然是﹕我得唔得呢,我懂做嗎﹖我符合人家的要求嗎﹖
得少人會想,那家公司/甚至未來老闆是否我理想的那個type﹖你又能否達到我對他的期望這個問題。
我認為,一個有魅力的上司,必需懂得因應不同員工的特性來分配合適工作,並且不會吝嗇去讓員工知道他對其工作是褒是眨,恰當地表示關心,在各種矛盾衝突發生時能夠以管理協調員的姿態解決問題,不得失各方力量,又讓事情得到緩衝……這樣的一個管理人,如果你能幸運遇上,而又有緣把自己這粒種子跌落在一個和自己想法想近的企業(土壤)裡,你其實應該有機會長成一棵粗壯的樹木,前途有可能是康莊的,雖然,錢途未必一定光明。
而一間開明的企業,更應該懂得把原有的人力提升-想盡辦法讓他們學懂他們足以應付更高層面工作的技巧和經驗,讓他看到自己有晉升機會,而不會是永遠現在的老模樣,再突然一天招來一個比自己更高位的同事來合作,讓原有的人意冷心灰,失望地離去。
即使這個公司不算開明,你也知道許多部門仍存在上述用人方式而把舊人「逼」走,不過假如你任職的那個部門主管卻能有這想法,身體力行之餘還會教導下屬也應以這態度來行事,此時此刻,你捨得離開這麼良好的土壤嗎﹖
工作,要明知公司會對員工有所要求,有所期望是必然的事,不過,身為員工的你,實在也應同時存有對公司有所要求,有所期望的正確態度。假如它一再令你失望,你不想離去,也得離去,因為它的養份根本不適合把你養活,那就是現行流行的土壤論學說。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