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02 21:54:37| 人氣1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不養狗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來,我是說本來。我不討厭狗,但是討厭「養狗」這件事。

這可以分兩個面向來講,感性面和理性面。

感性面的理由很簡單:養狗麻煩、很麻煩,非常麻煩。
因為覺得麻煩是一種情緒反應,而不是以理性客觀探討其存在必要性,
所以歸結為感性面。
難聽點說:我就是一個大懶人。

至於理性面的理由呢?
就我以理性再三沉思的結論,一般人養狗根本是基於一種”偏執”。

所以有一次我和胖子在學校餐廳用午飯,
一隻不知名的狗走了進來,向我們搖尾要東西吃。而我沒有給。
因為牠全身潔淨,還帶著項圈。
很明顯是被某人私養在這個大學校園裡,
過著嬌生慣養日子、整天搖尾巴就想有東西吃的諂媚生物。
搖尾乞憐,用以形容人會是很負面的詞,
我就是不懂,為什麼拿來形容狗,就變成”很可愛”。

大部份的狗有手有腳 (作者案:反正加起來四隻,不用計較誰是手誰是腳),
但對這個社會沒有什麼貢獻,只是不斷在奢求資源,彷彿只有長一條尾巴。

為了收割稻米,耕田是很辛苦的事;
為了賺錢養家,工作是很辛苦的事:
但換一罐西莎或保路,只消搖搖尾巴,就能混口高級狗食。

如果偏執的定義是和一般人想法都不同的話,那也許算是我偏執。
但有人照顧的狗還跑來跟窮學生要午飯,
這種得寸進尺的行為,我實在想不到理由幫牠解釋。

我從不贊同養狗,但既然有人要養,責任就自負。
不應該放狗來荼毒窮學生的便當。

胖子還拿骨頭給他吃,並怪我一點仁慈心都沒有。
殊不知骨頭對狗危害甚大。
(不知道的養狗人趕快去看奇摩知識+,然後面壁懺悔。沒常識養什麼狗!)

話說回來,一位麥當勞的陌生老人印證了我的想法。
那時我和小草學妹又是在用午餐,不小心聊到”養狗”。
地點從學校餐廳換到麥當勞,但用餐過程很遺憾的還是受到打擾。(煩不煩阿?)
老人述說著他台獨的抱負。我只想吃薯條,雖然眼神不敢須臾離。
加上不時地點頭,算是大學生對老人的一點微薄禮貌。

整個內容恕我不敢茍同也不想描述,除了他對養狗的看法。

他語重心長的說:
「現在的小孩子,願意親一隻狗、擁抱一隻狗,花心力時間去養、去照顧一隻狗。」
「但,對自己的父母又如何?他們何時會去擁抱?奉養父母不如養狗阿....」

子曰:「至於犬馬,亦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現在不用”別”了,落差是一眼就看的明明白白。
以後說不定要改成:「至於父母,亦能有養,不給寶路,何以別乎?」

這也許只是一個老人的無聊牢騷。但我試想,
有父母看見兒女跟狗比跟自己親密,那會多不是滋味?

當然,這不足證養狗是偏執的活動,它們可以只是個案。
雖然也是我偏執地反對養狗之好藉口之一。

我表妹說想要買狗,一隻一兩萬塊跑不掉。(案:單位應該改成一”尊”比較恰當。)
她說:「雖然很想買手機,但是狗狗很可愛。」
於是,「可、愛」兩個字,一個字一萬。還不算買回來之後照顧的錢、時間和心血。

這難道不說明養狗是一種完全非理性的偏執活動?
我甚至懷疑,人類曾經群體被狗族抓去催眠,以致於大家對牠們特別母愛氾濫,
而形成人類文化的極大盲點之一。
(不過因為還沒有”狗流感”這種東西,所以人類還沒因此滅亡。)
(作者註:可能是因為大家都吃雞肉豬肉牛肉,而少有吃狗肉者。所以狗族很乖地不生奇怪的恐怖病。)

但流浪狗還是很多。
因為很多人只是看牠「可愛」的份上,就選擇了收購一個生命。
卻沒有考慮自己是否有承擔一個完整生命責任的能力。

說到這邊,我們雖然還不能結論出”養狗”絕對是偏執。
但至少可以知道,很多人對”養狗”這件事的價值觀根本有問題。

照顧不好自己,照顧不好父母家人妻小,卻養狗的人大有人在。
從狗的飬養,就呈現出整個社會的扭曲。

也許有問題的不是”養狗”這件事。而是太多有問題的人在養狗。
致使我的理性錯覺「養狗」是不值得提倡的。
若是如此,我們在回到起點來談:「人為什麼養狗?意義何在?」
為了背負起一個不屬於自己的外來生命,這問題難道一點都不重要嗎?

我沒有答案,因為我不養狗。

而胖子認為我不是在講”養狗”,而是在諷刺社會養了太多敗類和廢物。
對於他的異想天開,雖然現在社會的確是如此,但我才懶得去發文諷刺。

小草則說:「不養狗養什麼,很多人是的確連狗還不如阿!」
她的意思是社會上敗類多於好人,愛人不如愛狗。
不過這我沒統計過,所以不敢苟同。

但其實,人們在養什麼呢?
人心就像培養皿,
養著心中的貪念、欲望、憤怒、偏執;悲傷、嫉妒、算計、狂傲。
社會在養病,培養出種種奇怪的流行病、絕症、文明病、精神病。
更養出種種病態的社會現象,還有一群病態的政客和愚民。

那其實不養狗,我們時時刻刻向內向外
還是養著許多沒什麼正面貢獻的鬼東西,

有時候,我是說有時候,

不如養狗。

台長: 易非雲
人氣(13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半家之言 |
此分類下一篇:假設的對錯
此分類上一篇:《毒鑰》觀後草記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