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7-09 08:58:32| 人氣1,31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音樂PLUS──先有感覺吧!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 黃舒駿

關於詞曲創作,不妨想像一個標靶,「感覺」就像紅心,作品則是一圈圈的分數線,可大可小。若是長篇大論,則要小心,離紅心太遠,別人容易射到「脫靶」,不知你要說什麼?若是精簡到手機簡訊鈴聲這種規格,就要注意,有沒有「一針見血」?否則面積太小,永遠也沒人射得到!

那,你為什麼不先問,為什麼要創作呢?

每當跟大家聊創作,這個問題總是排名第一。不管是故意考我智商的好小子,還是初入創作叢林的理想青年,問完之後,急切的眼神,都會讓我動容,有時還真讓人動氣!又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鳥問題,但又不是那麼餿到沒新意!

我剛開始時,還不能立刻一言以蔽之地精準回答,總是啦里啦雜地說了一堆。也不知滿足了他沒?經過多年來的沈澱思考,我有了比較結實的回答。我的答案是:這問題的確不能一言以蔽之!

讓我啦里啦,但不雜地細細解釋,一舉解決大家的心事。

答案一:應該先有曲。

人類是先有語言?還是先有文字?合理推測,應該先有語言,或說,先會咿咿呀呀吧!就像動物會發出只有同類能懂的一些叫聲或發音,我們聽起來都一樣,甚至覺得很吵,但他們可能是「要命」的求救,或「要你」的求愛!只是我們不解風情,是吧!

所以,當還沒語言,就先有叫聲,叫久了,就會發展出幾個共同的叫聲,叫膩了,就會叫出比較豐富的叫聲,無聊了,就會開始有比較有「天分」的「叫者」(還稱不上歌者喔!),叫出比較好聽的「音色」以及「排列過的音」!於是,音樂或歌曲,就這麼誕生!同意吧!
所以,這樣看來,是先有曲。

但是,問題來了,我自己常常想,古典音樂的曲名,比如說:韋瓦第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我真的聽得出「四季」嗎?雖然古典音樂界人士言之鑿鑿,妙筆生花地幫它解釋跟描繪,並一副「你聽不出來是你自己沒素養!」但我真的聽不出來時,真是羞愧到趴在地上也無法自抑!沒詞,有時還真是問題!

答案二:應該先有詞。

沒有詞的曲,充其量,只是旋律(Melody),要說到歌的話(Song)則非有歌詞不行!(別告訴我王菲和范曉萱都唱過無詞或無意義詞的歌!那是……ㄟ……我不懂的事!)

所以,想像一下,若不是有感而發,何必歌唱?又何必創作?所謂「有感」,應該就是有話要說,而直說卻說不出口的,才來唱!比如說,你想跟心儀的對象直說:我愛你!好則立刻在一起!壞則對方立刻逃到地球另一邊消失無影!這風險實在太大了!若有一首歌叫:我愛你!即使唱者有心,聽者無意,就當作大家一起唱KTV,唱完各自回家休息,也不傷和氣!這就是唱歌之必要與需求:溫柔優美而間接迂迴的表達原本該用說的就好的一切,同意吧!
所以,這樣看來,是先有詞。

好了!說完了考古,考據,我們回到現實。

現實一:流行音樂界,唱片公司,是怎麼「生產」歌曲的?

實際的作業如下:通常,唱片公司,會進行「收歌」的工作,來源不拘,優劣不明!反正在亂軍之中,收到一卡車的歌之後,通常,99%先「以貌取人」一般地「以曲取歌」,也就是說,先選定想要的曲。若是這曲,剛剛好有個好詞,或說,符合需要的詞,那就很省事的直接用了,但這機率很少!絕大部份,都是先決定曲,再給專業作詞者,有時只發一人,比如說林夕,比如說方文山。搞到對為止。有時發給若干個,看誰寫得好!寫中者,拿錢!不中者,抱歉!下次再連絡,一塊錢也沒有!

現實二:創作者自己呢?比如說,那你勒?黃舒駿!

我就姑且大膽代表為數極少的「詞曲兼備」的創作者發言。說為數極少,好像不符合直覺……不會啊!創作型藝人很多啊!請注意,我說的是,詞曲兼備喔!這個標準下,伍思凱不是,張宇不是,哈林不是,陶喆不是,王力宏也不是,周杰倫絕大部份也不是喔!你可以仔細數一數,歷史上,你記得名字的,十根手指,頂多再五根腳趾,就會數完!

我,是先有題目。

在我心中,腦子裡,充滿了旋律與文句,不時在沈默的片刻飛來飛去!但何時會化成一首歌,就看我想到什麼「主題」,然後開始在腦中搜尋,怎麼樣的旋律?怎麼樣的詞句?用怎麼樣的音樂性(編曲)來表現,最符合這個主題!?

如果它叫「快樂」,那就自然會用大調旋律,快板節奏,正面的文字,欣喜的聲音去完成。若是它叫「悲傷」,那八成要用小調,慢板,晦暗的詞句,低調哽咽的唱法去編織。

所以詞先曲先都不定,也不具意義,所有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心中的那個「主題」而貼心服務,而奮力邁進。

心中有一朵花,畫家畫它,作家寫它,攝影家拍它,雕刻家塑它……你呢?就把它寫成一首歌,歌頌它!這就是一切的根源!所以,化繁為簡的結論。那就是:有感而發!就對了!有感是最重要。事實上,是我認為,唯一重要的。

至於作品要搞多大?多複雜?才能對應感覺?你可以把它想成一個標靶,「感覺」就像紅心,作品就像一圈圈的分數線,可大可小,只要能包覆感覺,若是長篇大論,則要小心,離紅心太遠,別人容易射到「脫靶」,不知你要說什麼?若是精簡到簡訊鈴聲這種規格,就要注意,有沒有「一針見血」?否則面積太小,永遠也沒人射得到!

先有詞?還是先有曲?
先有感覺吧!不是嗎?


[來源:中時電子報(樂活版)http://news.chinatimes.com/

台長: Gina
人氣(1,315) | 回應(1)|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音樂 |
此分類下一篇:感受,【阿密特】
此分類上一篇:一首歌,兩顆殞落的星

藏月
上次在店家的報紙上看到這篇,十分喜歡,
回到家之後就再也找不到了orz

是呵,回歸到最初的原點,創作終究是要抒發感覺的。
不然再怎麼華美的編曲或詞藻,也無法動人。
2009-08-20 23:20:17
版主回應
創作抒發感覺,聽者承受感覺,
兩者的擁有的〝感覺〞或許不相同,
卻都是情緒的出口。

小說是別人的故事,
歌詞卻能轉化為聽者自己的故事,
這也許就是我愛聽歌甚於看小說的主因吧!
2009-08-21 08:48:5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