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5-09 09:18:38| 人氣11,58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載】越戰帶動搖滾樂 反戰終結越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別以為抗議歌曲都很吵 事實上優美到不行


英國詩宗奧登在《悼葉慈》一詩中沉痛的說:「Poetry makes nothing happen」(詩無法改變世界)。但是,如果詩加上搖滾樂呢?

不要懷疑,搖滾樂是可以改變世界的。上述奧登那首詩完成於1939年;當時他尚未見識到搖滾樂的魅力,更未料到六十年代一些披髮行吟、狂歌當哭的搖滾詩人,是如何的改變一代心靈、分裂一個國家、以及終結一個戰爭。

越戰與搖滾樂密不可分。搖滾樂能夠言之有物,超越風花雪月、無病呻吟,它的爆發時機,正是越南遍地烽煙,美國處處反戰的六十年代。標榜「愛與和平」的伍茲塔克音樂節,發生在1969年,絶非巧合。

別以為反戰、抗議歌曲都很吵,事實上不然。六十年代抗議歌曲的一大主力,是歌聲優美到不行的瓊拜雅和「彼得、保羅與瑪莉」(簡稱P.P.M.)。當然,他們背後的「影武者」,其實是鮑勃狄倫。

狄倫詞曲雖然精采,但他那鼻音特濃,五音不全的歌聲,當初很難贏得大眾的傾聽。然而換了給別人唱,那真是如聽天籟。當初唱紅狄倫一生經典《Blowin’ in the wind》(在風中飄揚)的是P.P.M.。

黑人民權領袖金恩博士1963年發表《I have a dream》(我有一個夢)的著名演說時,在會場上演唱的,也是P.P.M.。這個三重唱以他們優美的合聲大力放送民權、反戰等思想,無疑是一種「柔性政變」,代表金曲如《Blowin’ in the wind》、《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花而何處去)等,莫不是反戰的戰歌,時代的見證。還記得電影【阿甘正傳】嗎?女主角羅冰萊特在「民歌西餐廳」裡光著身子自彈自唱《Blowin’ in the wind》,雖然搞笑,但也意味著這是一首「時代之歌」。

民搖滾屬於知性的一派,反戰內容俯拾即是。想想看,唐麥克林的《American pie》,賽門與葛芬柯的《Scarborough fair》,唐諾文的《Universal solider》,哪一首歌沒有反戰的訊息?

另一股反戰聲音,來自大西洋彼岸的英國;一馬當先者,是約翰藍儂。「披頭四」解散後,藍儂第一首衝上排行榜的單曲,是1969年的《Give peace a chance》(給和平一個機會),這首只有一句歌詞,反覆吟誦的抗議歌曲,在當年美國反戰示威裡,是必唱的聖歌(直到如今,它還被台灣某政黨拿來做電視文宣)。越戰結束後的同一年(1975),藍儂譜出了烏托邦主義的絶世經典《Imagine》(想像),裡面的想像,幾近神話。

藍儂的反戰精神,不單只反映在歌曲,更是身體力行。當年他和小野洋子裸體上陣,發表〝Make love,don’t make war〞的行動藝術,當然,多數人都拿他們當笑話看。

值得注意的是,當年幾乎所有反戰歌曲,都沒有標明是「反越戰」。直接接觸這個歷史傷口的最有名歌手,應是「工人皇帝」史普林斯汀,可惜他生得太晚,成名的那一年,剛好越戰結束,他描繪越戰最慷慨激昂的一首輓歌《Born in the U.S.A.》(生在美國),大夥兒聽到時,已是越戰結束十年後的事了。

《Born in the U.S.A.》有段歌詞說:「他們把一支槍塞給我/派我到國外/把黃種人(越共)痛宰/我有個兄弟在溪山打越共/如今他已經掛了/阿共還在。」每當他的歌聲響起時,總有些鬼魂會被喚醒,在黑暗中漫舞...........。
(文/朱錦華)


﹝資料來源:2005.05.01民生報A3版「越戰結束30週年」系列專文﹞


﹝圖說:越戰電影【現代啟示錄】海報】

台長: Gina
人氣(11,58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音樂 |
此分類下一篇:【轉載】演唱四十年才出第一張個人專輯
此分類上一篇:第十六屆金曲獎大預言(流行音樂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