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8.1
【閱讀筆記】朱少麟─《地底三萬呎》
朱少麟新書即將發行的前一刻,我在她專屬的Blog裡讀到這部長篇小說的連載內容,由於這部作品還沒連載完畢,新書也還沒正式發表,我想大概不適合馬上寫下什麼感想。何況多年來網路上已經充斥太多關於這位網路作家的好壞評論,也輪不到我多添一筆。不過倒是可以說說我的閱讀經驗。
看完第一篇...不,應該說看了第一小段的引文之後,我無法停留地一路繼續下去,直到把後續五個篇章的內容都吞下肚為止。雖然還沒看完,但可以猜想這部小說一定是精采易懂的,我實在不喜歡附庸風雅的賣弄和時下流行的柔軟文字,至少這部作品讀來沒有這類的阻礙。這本新書書名是《地底三萬呎》。
『時間,不詳;地點,不詳。
他們讓我廿四小時保持高度緊張,日夜不停強光照射,我的面前是一份紙筆,等待我的自白,但是人能將自己交代到什麼層次呢?除了我認罪三個字,我決定不再多言。』─ 朱少麟《地底三萬呎》
我像時間靜止似的坐在地上,把notebook螢幕裡的文字一個一個印在腦袋裡,就這樣看完了第一篇,然後第一篇的最後一段話又引著我迫不及待回到目錄,接著點選下一篇的內容。
『由於這世上沒有人比我更了解痛苦,我希望能保有自薦死刑方式的權利,基本上我提議以壓路機將我輾斃,由腳輾起,我將像你一樣忍耐,然後我將再一次遇見你,就在遠離一切的高空,不再有旁人,不回到從前,不期待明天,只剩永恆的我倆,難道你還能再閃避?我心憂傷。我將再也不會讓你離去,因為在那樣的高度,世間一切牽絆都只是塵埃,那兒幾乎與天堂接壤‧‧‧
然而,該死的你應當知道,邊境最是荒涼。』─ 朱少麟《地底三萬呎》
看到這裡,我開始為幾年前自己忽略朋友的推薦好書清單而懊悔不已。
我會寫上一整篇文章來印證我的不該,很快。
把朱少麟和另一位我非常喜歡的作家成英姝拿來比較的話,她們文筆下表達的諷刺意境是很相似的,但遣詞用字上顯然朱少麟比成英姝客氣得多。我喜歡成英姝的冷調犀利,也喜歡朱少麟稍微拐了彎的一針見血。同樣描述悲傷,成英姝筆下的悲傷一向是冷漠得殘酷又蠻不在乎的,一場悲劇往往因為引不起任何人關切而更顯得可笑悲哀;而朱少麟的悲傷則是稍帶慈悲與解釋性的描述,儘管其中注滿的還是赤裸裸的殘酷現實對比,但讀來多了點感傷和幽默。
下面幾段節錄的文字可以提供一點線索,其中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一段是關於「帽人」的自我介紹,有興趣的人可以在網站上讀讀這部小說,或是等待八月十五日的新書發行。
-----------------------------------------------------------
以下節錄自【地底三萬呎─ 朱少麟 著】:
『河城的人喜歡取綽號,越低級越好,反正管你是偉大還是失敗,總有一天誰都會發現,人生不過是一齣角色扮演,疲勞一輩子全為了別人的掌聲鼓勵,問題是票房通常很糟糕,而且承認吧,你多半還只是個低薪的跑龍套。』
『大家會叫我「帽人」不是沒道理的,不管是微風、狂風、龍捲風、冰風暴、晴時多雲偶陣雨,不管是任何狀況都休想叫我摘下帽子,至於脫帽行禮,這更不可能發生,因為這世上媽的沒有人值得尊敬。』
『我的真面目是一個空白,隨便你怎麼猜,越狂野越好,反正大家胡扯起自己的來歷時,個個都是抽象派。』
『辛先生要不是偷偷自備了一座焚化爐,就是存心與我作對,他的垃圾太純潔,換句話說,太做作,堅不吐實,我掏遍了最瑣碎的細屑,所得只有:辛先生和大家用一樣的伙食,有點失眠的困擾,身體狀況不錯,喝大量的咖啡,沒有煙酒習慣,討厭軟質的蔬菜,就算是一張紙巾,也要疊得整整齊齊才拋棄,其餘的線索,包括辦公內容,一概不留痕跡。
除了感謝上天,我還能說什麼?連一張便條貼也要用碎紙機處理過的人,實在是我夢寐以求的對手。』
『我想起不久前回收的一批舊雜誌,其中某一本,對了,封面是兩個蠢女人做瑜珈的那一本,七十八頁,答案就在那裡,那是一幅3D圖片,看似千百個混亂的色點,其中隱藏著一隻纖毫畢露的蝴蝶,我看得眼珠差點脫眶而出,忽然領悟出人生真諦,重點是放鬆視力,不要太相信擺明在眼前的線索,表面只會誤導你,就像嘉微小姐認不出誰是辛先生一樣。』
-----------------------------------------------------------
※ 朱少麟的專屬Blog:九歌.在傷心咖啡店中‧遇見朱少麟
http://blog.yam.com/chiuko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