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10 15:11:14| 人氣70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孩子說謊怎麼辦? 文章分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由於最近正好在跟家長討論及處理小小孩說謊的情況, 看到這樣的文章, 與大家分享. 畢竟, 先了解孩子的發展,才能理解孩子的行為進一步改善.


親子天下雜誌 2008
http://parenting.cw.com.tw/web/docDetail.do?docId=1612

孩子說謊怎麼辦?
幼兒開始說謊,是故意還是無心?家長該如何正面管教,而非讓孩子更害怕說實話?波士頓大學幼兒教育博士李坤珊提出「同理、進入問題核心、傳達愛」的三階段處理方法。

作者:吳佩儒  出處:親子天下

大多數父母會發現,孩子開始出現說謊大約是在三歲左右。通常孩子說謊的原因可以簡單分成兩大類:一種是想像與真實不分,也就是編造故事,常見於五歲半以下的孩子;另一種則是趨利避害,希望自己沒有做過某些行為以逃避懲罰,或是想要達成某些目的。

虛實不分的非事實性言語
虛實不分是學齡前孩子出現說謊行為的常見原因。三到五歲孩子正處於想像力發展的階段,尤其四歲半會到達顛峰,在難以區分想像與真實世界的情況下,孩子常會編造故事,說出與事實不符的內容,背後也往往透露出孩子的期望。例如,明明沒去過迪士尼樂園,卻跟同學說自己昨天去了迪士尼樂園;或是告訴同學,上學途中看到一頭好大的獅子,自己還被獅子吞到肚子裡。這些編造的故事都與想像力發展有關。 三到五歲的孩子想像力豐富,當他們說出與事實不符的內容,並不是刻意說謊,而是認為想像世界是存在的。如果父母以大人的眼光來看,將與事實不符的言語都視為說謊,就會覺得五歲半以下的孩子經常在說謊。

參與想像但不鼓勵說謊
五歲半以下的孩子出現說謊行為,絕大多數是因為虛實不分,父母應該謹慎面對,不可以當成錯誤行為處理。通常孩子說出這種想像式言語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內心的期待,例如想去迪士尼樂園、想看到很大的獅子。 以我班上四歲多的孩子為例,當孩子告訴我:「昨天媽媽帶我去迪士尼樂園玩」但我清楚知道沒有這件事,我不會說:「哇!好棒喔!」因為若大人過度反應,會鼓勵他這種行為。我的處理方式是告訴他:「你很想去迪士尼樂園玩對不對?所以你想像了去迪士尼樂園玩,那麼玩了些什麼……」我會先用很清楚的直述句,讓孩子知道他很希望去樂園玩,所以想像了自己去樂園玩,接著才問他玩些什麼,不動聲色的開始參與他的想像世界。 運用想像力將不存在的事物變成真實想像,是幼兒發展的重要特性,父母一方面不能鼓勵孩子說謊,一方面也要導引他了解想像是有可能的,大人喜歡他的想像力、願意參與。上述處理方式的優點,在於孩子不會認為大人是在戳破他、指責他,甚至讓他感受到想像是有可能的,並不算說謊。而大人在參與他的想像世界時,也達到鼓勵他發揮想像、幫助想像力發展的效果。等孩子五歲多之後,可以漸漸區分出真實和虛幻,也就不會出現這種非事實的言語。 相反的,如果大人劈頭就說:「你騙人,那是假的。」立刻給孩子貼標籤,在分不清真實與想像的階段,會讓他以為自己的想像是錯的,反而扼殺了想像力發展。

透過謊言達到趨利避害的目的
孩子說謊的另一種最常見原因,是基於趨利避害的心理。例如,當孩子打破玻璃杯,他看得出來大人會生氣,因為害怕被懲罰,就說是妹妹或小狗打破的。或是為了買太空超人的玩具,即使媽媽不答應,卻私下告訴爸爸已獲得媽媽的同意。 父母若發現,孩子說謊大多是因趨利避害而不敢說實話,大人必須先自我檢討:為什麼孩子會一天到晚說謊?是不是孩子成長的環境不能讓他產生安全感?是不是大人沒有提供鼓勵孩子說實話的環境?因為一個在安全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其實是敢於指正大人的;但如果孩子發現每次說實話,只會挨罵挨打,他為了保護自己,自然會編織許多謊言以求得生存。因此,提供孩子一個有安全感的環境,即便還是可能說謊,但機率會比較低。

使用直述句切入說謊事件
面對孩子因為趨利避害而說謊,我建議父母應保持理性的處理態度,藉此讓孩子學習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並養成誠實的習慣。例如,若很清楚是孩子打翻了牛奶,他卻推說是別人做的,我會平心靜氣的對他說:「我知道你把牛奶打翻了,現在該怎麼辦?」立刻進入事情的中心點,接著告訴孩子:「我教你怎麼清理灑在地上的牛奶。」讓孩子知道要對自己做的行為負責,同時學習如何處理。 過程中,我會用直述句切入事件本身,避免使用「你有沒有打翻牛奶」這類的問句,因為當大人這麼問,孩子就知道大人在生氣,一定不會說實話。但是也不能對孩子說:「牛奶打翻了沒關係,媽媽幫你處理」,這會讓孩子誤以為什麼事情都有大人幫忙收尾,不懂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另外,若孩子主動承認自己的行為,父母一定要立刻稱讚:「你說牛奶是你打翻的,媽媽很高興,因為你對我說實話,你很棒。」透過這種正向引導的方式,讓孩子知道誠實是好的、會被讚許的行為。

三大處理原則:同理、進入問題核心、傳達愛
從兒童發展理論來看,五歲半以下的孩子還無法完整區辨想像和真實,不清楚自己是在說謊,也不了解這是錯誤的行為。六歲以上的孩子如果說謊,則大多已經知道自己在說謊,同時明白這是錯誤行為。 處理六歲以上孩子說謊,父母可以掌握「同理孩子→切入事件問題核心→傳達愛」這三個基本步驟,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並懂得改以正確的方式面對類似問題。 我記得兒子國小二年級時曾對我說謊。原因是白天他和同學在學校玩電動玩具,老師發現後,要他們寫下今天在學校發生的事,帶回家讓家長簽名。兒子擔心我們生氣,回家後拿一張小紙條來找我,說要看我怎麼簽名,我一時沒想太多,就在紙上簽了名。隔天老師跟我提起這件事,我一臉茫然,隨後才了解事情的始末,而老師這時也才發現那是假簽名。 這件事讓我非常生氣,但我還是靜下心來處理。我告訴兒子:「昨天你拿了媽媽的假簽名,我知道你是怕被罵才這麼做。但你做錯了兩件事:第一是在不對的時間和場合玩電動玩具;第二是偽造文書,那是說謊欺騙的行為。你知道自己做錯了嗎?」接著我提出一個月不准玩電動玩具的處罰方式,並再一次明白的告訴他做錯了什麼。最後我跟他說:「爸爸媽媽都非常愛你,但這件事你做錯了,不過只要你肯改過、負責任,我們還是很愛你,你是一個很棒的小孩。」 面對這個說謊事件,我第一步先同理孩子怕被罵而說謊的想法;第二步是清楚讓他知道,說謊是不對的,必須要負責任、接受懲罰;第三步則是再次表達爸媽的愛,讓他了解爸媽的愛沒有條件,和事件是分開的,雖然他處理這件事情的行為錯了,不過可以改正,改正之後永遠都是好孩子。

開啟親子討論及對談的大門
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若想要減少孩子說謊的機會,父母應該主動打開與孩子討論的大門。當孩子知道只要透過正向討論的方式,就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或是消除擔心害怕,自然不會倚賴說謊。 保持親子之間的良好對談應該從小開始,但即使孩子已經多次因為趨利避害而說謊,建立對談關係也永遠不嫌晚。父母要有耐心,讓孩子重新信任這種溝通模式,說謊行為就可以獲得改善。 有些大孩子說謊是為了獲得他人認同,增加自信。面對這種形式的說謊行為,父母要先懂得反省,為什麼孩子無法建立自信,必須靠說謊讓他覺得自己比別人好,或自己和別人一樣。同時,父母也要找機會與孩子溝通,讓他認識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培養一定的自信。 最後也別忘記,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裡。大人做錯事被孩子知道時,一定要誠實以對。尤其六歲以上孩子已經了解什麼是說謊,大人應該勇於承認錯誤行為,當大人很誠實的面對錯誤,孩子也比較容易誠實面對自己的錯誤行為。如果希望孩子做個誠實的人,大人必須以身作則,用自身的正確行為來指引孩子。


台長: cindy
人氣(70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育兒好文分享 |
此分類下一篇:教孩子管理情緒~~好文分享
此分類上一篇:分享-36種方法教出資優小孩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