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時時會接收到來自外在、內在的問題及刺激,而應變能力的重要性,則在於促進他不斷思考、學習新的解決辦法等。家長如欲培養孩子好的應變能力,應先多觀察,再配合他的身心發展來進行,同時要避免不當的親子互動模式,影響啟蒙的效果。
應變能力面面觀
臺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臨床心理師范盛棻表示,在嬰幼兒時期,當孩子感受到外在或內在的問題或刺激,而沒有辦法解決的時候,孩子會運用什麼方式來處理這些產生的問題,即稱為應變能力或因應能力。
一般來說,孩子可能會以情緒、認知、行為上的表現,來處理這些內在或外在產生的問題,所以這也提醒了我們,應變能力和生理發展、認知發展、語言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例如0~6個月的寶寶,他因應各種生理需求如肚子餓、尿布濕了、身體不舒服,或是感覺外在環境不是很安全的時候,如被環境中的聲音嚇到,會用哭泣的方式來吸引大人的注意,藉此達到需求的滿足。
待他略大一些,配合其肌肉發展,具備一定爬行能力或有其他的動作能力時,部分孩子可能會發展出利用身體某部位,如吸手指頭,或摸摸自己身邊心愛的小毯子,來尋求安全感,或作為某一些需求的表示。
而隨著孩子年紀增長,認知、語言能力不斷提升,他們才會陸陸續續延伸更複雜、其他種類的因應方式。如從原本只等著父母來幫忙他,發展至使用語言直接尋求妳的協助。有些孩子還會試著釐清事情的源由,即用認知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問題,之後再進展到嘗試以不同方法來解決。而也有部分孩子可能採取逃避、閃躲的因應方式。
★親子錦囊~
不管孩子的因應方式為何,其實都受限於其生理、語言、認知發展,家長若能自嬰兒期開始,配合孩子的發展,一步一步給予引導,相信對於他在面對事情的態度,及思考、處理方式,都有很大的加分作用。
家中寶貝屬於哪一型?!
「我的孩子就是反應快/慢半拍?」,因應能力約可粗分為主動型、被動型兩大類。家長平日在與孩子相處的經驗裡,可能就會發現有的孩子主動性較強,面對他無法掌握的情況,他會去尋求別人的協助,或大一點的孩子,自己會嘗試幾個方式解決,而此亦和問題解決能力有關;另有部分孩子則不斷重複思考,想要找出答案來。至於比較被動的孩子,因應方式可能有:逃避、退縮、假裝沒有問題發生,或像電腦當機一樣,卡在那不知如何是好,感覺相當的無助。
范盛棻表示,孩子的應變能力,大概可以分成上述幾類。當然針對不同反應類型的孩子,家長的引導方式也要跟著調整。不過建議家長在觀察孩子的同時,別忘了考量孩子本身的氣質,像有些孩子屬於比較溫吞、慢熟型的,所以他在尋求協助前,可能會先預作觀察,或出現無助、當機般的反應,但這不代表他缺乏因應的能力,只是他需要多一點時間及準備。建議家長保持耐心,且增加觀察的時間,以便能多瞭解孩子的應變模式,再慢慢引導他做出某一些行為或教導他。
父母的回應,決定孩子的成長!
財團法人振興復健醫學中心物理治療師黃湘茹表示,父母可以說是孩子學習新事物的第一個老師,親子互動的品質及模式,甚至可能影響他一輩子。而在孩子應變能力的啟蒙上,有幾點是現代父母要特別注意的:
★增強彼此之間的互動
把玩具丟給孩子自己玩,可不算是良好的親子互動喔!不管遊戲或其他活動,若能由父母帶領孩子一同進行,一來孩子的配合度較高,另一方面,家長可於親子活動中,觀察孩子面對問題時如何處理,像是容易放棄或堅持等,以便能根據孩子不同的反應,給予適合的引導及協助。家長千萬不要小看親子互動的重要性,這時家長所做的,將會影響孩子面對問題的處理態度及方式。例如原本遇到事情容易放棄的孩子,若能有家長持續地鼓勵,便可逐漸培養他嘗試的動機。
★不要事事代勞
親子遊戲、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都是增進孩子應變能力的重要活動,過程中孩子若遭遇困難,家長不要太急著介入或協助,應先讓孩子嘗試用自己的辦法來處理,因為他越能夠去思考,日後面對不同的狀況就越能妥善因應。現代家長常因愛子心切,或急於求成,習慣事事幫孩子代勞,久而久之,很可能導致孩子習慣看大人的臉色來決定自己的因應方式,而不去思考、變得退縮,甚至影響其創造力等等,將來只要遇到稍微抽象、複雜的事物便無計可施。
★鼓勵孩子多思考、表達
家長平時在與孩子相處、遊戲當中,可以盡量多跟孩子對話,而不要老是使用「對、不對」,或「我們來玩球好了」等命令式的話語來與孩子互動。即在安全、孩子能力可及的範圍內,多給予他自己決定的機會,藉以促進他思考及表達能力,而非完全由家長主導。
待孩子大一些時,且有一定表達能力了,家長的提問可以是比較開放性的,如「你要玩什麼玩具」,鼓勵孩子表達他的想法,如果孩子不知如何決定,家長再提醒他即可。一般來講,隨著年紀增長,各方面能力也逐漸在提升,家長應慢慢放手,增加讓孩子主導的部分,這對應變能力的培養大有助益。
各階段啟蒙重點&活動推薦
如同大多數的啟蒙一樣,應變能力培養也要配合孩子的發展,按部就班地進行。以下特別列出適用於不同階段孩子的活動,及比較適宜的引導方式,希望能給予家長一個努力的方向:
★3個月大起
范盛棻表示,3個月大左右的孩子,雖然動作能力還不算很好,但他已經可以慢慢觀察周遭環境的變化及刺激,或辨識一些簡單的狀況。這時家長除了提供良好的生活照顧外,便是多瞭解孩子的情緒與行為。舉例說明,當寶寶在笑的時候,家長可以幫他貼一個情緒標籤,像是「寶寶好開心喔!因為你看到媽咪對不對?」等,讓孩子知道他的感覺是被父母瞭解、關心且有所回應的。這不僅是為了在親子關係中多增加一點互動,也可奠定之後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會先尋求主要照顧者的協助。
活動推薦
在小小孩階段,可以多引導孩子進行能提供探索經驗的遊戲,如最初可能由父母示範幾個表情、聲音,讓孩子來模仿。若孩子手部動作發展ok,還可抓著他的手做出拍手的動作,或請他跟著你一起拍拍手。之後還可以帶領孩子搭配音樂做一些肌肉活動。
上述種種簡單的小遊戲,主要為培養孩子的探索心、好奇心,幫助他藉由探索去認識不同事物,同時從中學習到他能有哪些因應方式,即便這時孩子各方面能力都還沒有很成熟,但因為孩子本就要從嘗試及錯誤中學習,沒有前期的累積,他如何從中瞭解自己的能力,進而嘗試不同的事物,甚至做更複雜的運用呢?
★8個月後
待孩子具備一定的行動能力如爬行、行走等,家長可以在他探索環境的時候,邀請孩子一起遊戲,遊戲內容則可結合現階段發展,及由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做延伸,然後適時給予一些簡單話語的回應。
孩子的動作能力提高了,活動範圍擴大了,相對發生危險的機會也比以往多。這時家長要注意的是,若想教導孩子什麼可以做/不能做,應該直接告訴他,每次以單一指令為基本,並且要逐漸奠定當有一些狀況發生了,他該怎麼處理比較好,像是孩子要去拿一些危險物品時,父母應使用「你要做什麼」、「你可以拿什麼」,取代平時常用的「你不要拿什麼」等。
而另一個方法為告訴他這個行為的結果,再直接轉移他的注意力。例如他靠近火時,你可以跟他說這會燙燙後就把他帶離。讓他將火和燙、受傷的概念連結, 知道不該靠近危險外,還可以學到避開它之後能去做其他事情。反之如果家長只是一味喝叱孩子不要過去,那他只知道不能過去,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自然孩子學到的因應方式就會比較少。
黃湘茹表示,在這個階段至1歲半以前,無論是日常活動或遊戲,針對孩子能力所及的部分,家長可多鼓勵孩子主動去做。像是他已經能夠爬得很好了,只要安全無虞,可以讓他自己去找玩具,而不要每次都直接拿給他。
活動推薦
范盛棻表示,1歲左右,家長可以跟孩子玩「躲貓貓」,遊戲方式為先由家長數123......後躲起來,過一會兒再出現,可重複數次。該遊戲的用意,是讓孩子知道原本消失的人待會會再出現,他可以去做預測,而且做預測的這個感覺可以保留。
★1~3歲
范盛棻表示,1~3歲時,大動作、精細動作發展又有了相當的進展,這時家長應特別著重孩子學習新的行為上,並多給予鼓勵。比如孩子拿不到櫃上的玩具,妳可以請他拿椅子來,再站上去就拿得到了。其實這也等於是在教孩子另外一種因應方式,而孩子如果可以做出這個行為,家長請不要吝惜你的讚美喔!
約2歲左右,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可以先同理他的情緒,接著提供兩個選擇,告訴孩子這兩個方法可以怎麼進行,又有何結果等,讓他在選擇當中知道,因應這個問題至少有兩個解決方式,然後慢慢地學習運用。而2~3歲的孩子多半都在你提供的解決方式裡,學習做決策及處理問題。
黃湘茹表示,除了遊戲外,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同樣是增進孩子應變能力的關鍵之一。待孩子2歲後,他能自己完成的部分越來越多了,家長可別再事事幫孩子代勞了。生活自理之所以如此重要,除了可建立他獨立自主的好習慣外,孩子在過程當中,會遇到許多挑戰,自然地孩子要去想辦法克服,進而提高應變力。
應變能力和年紀、經驗多寡互有關連。而生活自理中的任一項,都需要很多步驟才能完成。家長在引導的過程,可以一邊教、一邊命名各個動作,配合孩子的能力,增加他能參與的部分,這對孩子的記憶、應變能力、思考都有很大的幫助。反之,若他只做了幾個步驟就停滯不前,或家人直接幫他做好,便可能剝奪他去思考下一個步驟,以後面對同樣或新的事物永遠無力招架,這便是因為沒有經過練習,導致思考反應變慢。
活動推薦
使用具因果關係的玩具:黃湘茹表示,1歲半以前,可以提供具簡單因果關係的玩具,如按了之後會發出聲音或玩偶跳起來的設計等。家長可先示範幾次,甚至玩的時候請他注意這些變化,接著觀察孩子會不會跟著模仿。之後待他能遵循簡單的指令,可與他一同進行具簡單因果關係的遊戲,如把球丟到籃子裡,拿出容易開啟的罐子裡的小東西。
扮演遊戲及其他:范盛棻表示,孩子18個月左右喜歡玩扮演遊戲,扮演遊戲和其他遊戲像是玩積木、玩球、玩水、玩沙、塗鴉等,都沒有一定的遊戲規則,孩子可以在這些遊戲裡面,將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學到的東西應用在這上面。而在孩子表現出來的同時,家長如果想要在這時候教他一些因應方式,就可以加入遊戲裡頭,用另外一個角色或其他方式來傳達你的想法,即用孩子的遊戲來教導孩子。而隨著年齡、認知、語言發展,孩子進行扮演遊戲時,會玩得越來越像真實的狀況。
★3~4歲
范盛棻表示,差不多至3歲後期或4歲的時候,孩子會發展出一些自主性的能力,很多事情他都會希望他自己做決定。當他要自己做決定處理事情的時候,家長可以跟他討論他想到的這些決定有何行為後果,以不帶批評的態度,回饋給孩子知道,他可以選擇一個他自己想出來又比較適當的行為去處理問題。
這時期跟2、3歲時的不同,就是在解決問題時,父母給予的指揮變少了,而孩子自己的選擇性、因應能力、變通性會增強。父母應順應孩子的發展,藉由討論拓展孩子的思考,瞭解解決辦法的可行性等。
活動推薦
扮演遊戲:之前的扮演遊戲可以一直持續到3、4歲甚至更大。家長可以發現孩子的對話會越來越精緻,因應方式也越來越多及不同。該階段建議利用這類沒有輸贏的遊戲方式,來增進孩子的因應能力,由於遊戲進行時一定會有一些問題或有一個假想的情況,家長同樣可先觀察孩子在遊戲裡的行為、如何處理等,然後由這個部分做切入,協助孩子學習更好的因應方式,當然了,適度的讚美還是不可少的喔!
收玩具:2歲的孩子應該可以幫忙收玩具了,過程中常會發生箱子塞不下的情況,有的孩子會想辦法解決,有些孩子卻很粗枝大葉。收玩具這個乍看再平常不過的活動,不僅能夠增進孩子的應變能力,也可以培養他們注意細節,瞭解注意細節才能讓事情進行得更順利。而家長應先觀察,及讓孩子試試自己的方法,如果他放不下或硬塞,接著再告訴他一個明確的建議,最重要的是帶領他一起完成。
出自下面網頁
http://www.jindi.org/bbs/redirect.ph...oto=nextnewset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