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好幾次倫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倫敦實在是購物者最衷情的Paradise。就連我這個身上沒幾毛錢的人,也可以在倫敦買得嚇嚇叫,而且還是買在台灣屬於小有名氣的知名品牌。
(這是好久以前寫的,因為這樣的名店之旅,當年還發生很多有趣的案外案,就看我有沒有時間坐下來寫。可是如果有時間,我應該會先修片,出新的明信片,已經兩三年沒出了,我只想修舊照片,不想用新的…)
首先是Laura Ashley,我不是買衣服,而是逛她的家飾用品部門。有一年到愛丁堡,住了一家粉有氣質的B&B,整棟房子的裝潢全部採用藍白色系,就是標準的希臘風格,Landlady長的又漂亮,牆壁上掛著她的一身黑色勁裝,彷若舞者的大幅黑白沙龍照,更顯示出主人別具一格的藝術眼光,他們的三張餐桌上就鋪著一系列深藍色緹花的餐桌布,在明亮的採光下,拘謹的英國風化成沉澱的浪漫。我問Landlady在哪兒買的桌布?她說是在Laura Ashley剪的布,請人裁製。
一回到倫敦,我就先去Liberty附近的那家Laura Ashley買布,居然他們的特價零碼布就有那塊藍色桌布,我就一口氣買了可以裁製兩張的布料,折合台幣三千塊左右,我又買了一塊藍花系列的,在台灣曾經看過的花樣。回到台灣,因為只要車邊就好了,於是自己大胆的車下去,朋友來我家,居然沒人發現是我自己車的,當然免不了一番狂喜。不過先洗了那塊藍碎花布,居然會縮水,之後我就一律乾洗,反而保持的很好,一直就像新的一樣。
後來每次去倫敦都會去找零碼布,不過再也沒找到中意的。有一次我就跟她們的一個小主管抱怨,還告訴他我曾在報紙上推薦過她們的傢飾品(可惜報社居然欠我稿費),他馬上給我總公司的電話、傳真,要我也去投稿,說他們還會送我東西。很熱心,又有誠意,只是我那有時間去經營這些事啊?
再來就是Laura Ashley隔壁的Liberty,可以買到Crabtree and Evelyn的產品,我就扛過不少整套的皂盤、漱口杯。以前地下一樓的衛浴用品也有很多別的地方買不到的好貨。樓上還有東南亞、印尼的古董傢俱,當然東西比當地市面上所見精緻,很多極品,不過價錢也很高貴,若以純欣賞的眼光來看,倒是值得前往造訪,就當作博物館之旅吧!Liberty本身的懷舊裝潢與Harrods大不相同,也很具特色。
Regent Street街上還有行家必訪的Wedgwood,我在那邊耗掉大多數的家產,(詳情請看我的杯盤),我的那些狐群狗黨荷包也不能倖免,不過我們儘量不購買同一組的產品,所以我們買的集合起來,都足以開店了。
說到Wedgwood,有一個地方不能不提,那就是Peter Jones。如果你不在乎一定要買最新的產品,Peter Jones可以有另一種選擇,不過他不能刷卡。Peter Jones比較特殊的是,有不少顏色亮麗的小男孩領帶,把很死板的領帶,注入了童趣的喜感,讓小男孩無法抗拒它的誘惑,乖乖的聽命於老爸老媽的擺佈。
倫敦除了Peter Jones有Wedgwood的過季商品之外,還有很多地方可以買到,只要有賣磁器的商店,通常會夾帶Wedgwood的產品,就連到近郊溫莎古堡,購物街上就可以買到一大堆式樣繁多的Wedgwood打折品,一般說來,如果是瑕疵品、次級品,他們一定會標示清楚。
另外幾個英國產的磁器,比較知名的有青藍花瓷Spode,Royal Doulton。Spode以前台灣有進口,單價並不高,質地當然沒有Wedgwood細緻。Royal Doulton的花色一直都是走傳統路線,倫敦拍賣季節,都是整套幾十件式的廉售,價錢便宜到好像是地攤貨,因為這樣我更沒興趣買,所以除了買過幾個純白鬱金香小酒杯以外,我真的從來沒想過買來用,或收藏什麼的。
提到百貨公司,Harrods還是其中最值得一去的地方,不管你是以朝聖的心態,或是欣賞百貨博物館的角度來看,她永遠是最亮麗的、最耀眼的一顆明珠。事實上我並沒有在那裡揮霍多少錢財,但是她還是我的最愛。可以說我在那裡學了不少知識,尤其是超市部門,是我對食材了解的入門。我比較會花錢的部門是Accessories,碰到一些絲巾打折時,確實可以撿到好貨。
我每次還必買Fudge,不過我覺得如果有機會到愛丁堡,蘇格蘭威士忌口味還是最棒的,在倫敦這裡是我唯一的選擇。至於茶品,雖然總類繁多,不過倫敦還有很多好喝的茶,我只買了一次就變心了。
除了欣賞精品以外,Harrods的咖啡座(有好幾個),倒是很值得坐下來喝一杯,消費不貴,又可欣賞貴婦的穿著打扮,值回票價。最重要的是幾年前最後一次造訪時,義大利籍的waiter相當健談,簡直不讓我們走,所以留下的回憶就比較美啦!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