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後,我忙著帶孩子看醫生。很少為了一個毛病,這麼積極的看醫生。話說回幾個月前~
忘記從何時開始,阿文似乎常常「咳一聲好像在清喉嚨」,等到我與老公發現不太對時,這動作幾乎已經變成她的習慣了,冬天以後,比較常感冒,可能因為呼吸道不舒服更加明顯。
【小兒科\耳鼻喉科】
去年12月份去看小兒耳鼻喉科時,剛好帶點小感冒,醫生說有點鼻涕倒流,所以看不出來是因為感冒?還是神經方面的問題,他跟我提到「妥瑞氏症」,輕微的就會一直重複習慣性小動作,類似她這種咳一下的行為,嚴重的常常跌倒、不能專注......等等,阿文的部分,必須等到感冒全好,才能判定是長期的鼻涕倒流、還是上述。
醫生問我:「有沒有上學?是不是從上學後才開始?」我想想的確是,「妥瑞氏症」有一個很大的觸發原因是:壓力,剛好阿文又是比較ㄍ一ㄥ的那種個性,這個問題讓我倒抽一口氣.......這樣已經半年了,剛好就是她上學之後才慢慢浮現。現在她四歲半。
之前我與爸爸都有請她盡量克制,不過,這樣一點用都沒有,她成習慣已是不自覺的持續性行為。經過醫生這麼一提,我心頭一緊,決定等天氣好一點之後,帶她去做進一步的檢查。好釐清到底是什麼原因?
【兒童心智科】
之後因為一直沒有進展,有點著急,我上網問了媽媽朋友們的意見,有些網友見過類似的個案、有的甚至自家也有孩子發生這樣的情形,聽過大家的建議,認為阿文極有可能只是 tic,翻譯成「不自主的抽動」,但其實很多類型,包括眨眼、肌肉抽動、發出異聲.....等等。
心裡比較有底以後,元旦假期來的第二天,我就帶著阿文去長庚的兒童心智科報到了。
這次幫阿文看的,是一位專攻兒童癲癇的心智科醫生,雖然妥瑞兒的分項並非其專長,不過另一位我掛不到,想先來聽聽同事的意見。
剛好她在醫生面前咳了幾下,醫生跟我說,這個不是咳嗽。應該八九不離十(是 tic).......接下來差不多之前網友們都講過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女兒tic症狀看來是屬於很輕微的。
我心裡最懷疑的,還是屬於上學造成壓力的部分。於是最後我問了:「我覺得她上學後給自己的壓力滿大的。想問說如果不去上學,這個症狀會消失嗎?是永久的?還是只是延遲發作?將來總會回學校的。」
醫生說:「有5%~10%的tic,一生只發作一次。過了就沒了,這很難講。如果妳認為可以休息,就給她一次機會。」
提到這個,前一陣子,我特地帶老二去大安森林公園玩,那天她跟我說:那是她生出來以後最快樂的一天!(詳情見:「發發牢騷」)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huni_lin/3/1281761933/20061218150114
看診這天,她請假待在家,早上玩公園,下午看完醫生回家的路上,她又說了:「馬麻,今天跟去大安森林公園那天一樣,是我最快樂的一天!」不知為何,我聽到這句話覺得心好酸。牽著她的手,突然間那一刻,似乎就停格在我腦海裡了,那個溫度、那個味道、那個地點、她的神情,我似乎能感到自己永遠都會記得這一幕~~
然後,她一直不肯去看中醫治咳嗽(怕藥苦),我問她,如果以「不上學」來交換,願不願看中醫吃中藥?平日固執徹底的二姐,她竟然說願意?!!
回家後我打了電話給老公,說想讓這孩子停課。能做多少就算多少吧!我希望排除這些因素,也許能有好轉的餘地說不定。第二天早上,打電話給阿文的幼稚園園長,談了很久,也請她轉告老師,希望老師不要太擔心,畢竟我不希望老師把這個問題歸咎在自己身上。
【中醫內科】
阿文在家休息兩天以後,我們去看了中醫,遇上一位媽媽醫生,很有同理心的幫我們三個小姐論斷了一番,什麼體質冷、過敏、哪兒虛的......講了很多。對於阿文的咳,我也有告訴她說之前已經看過「鼻涕倒流」、「tic」等不同診斷。
她覺得阿文嘴唇很容易脫皮、手臂皮膚又有很多暗沉的斑(據說是老人斑)、常流鼻血,就跟我說,她缺水,很有可能是因為這樣,所以呼吸道乾燥,讓她不得不咳。叫我給她喝很多的水~~說這樣循環才會好,吃東西才有胃口,營養均衡才能抗壓。
此刻很需要具體建議的我,真的覺得怎麼聽怎麼有道理。後來也有網友告訴我說,這應該是所謂「消渴症」。
我從沒想到,孩子攝取水分的量,也需要大人來逼,總以為他們口渴就自動會去喝。阿文挑食,營養本來就很不均衡,倒是真的。從前雖然擔心,但是拗不過她,常常不當一回事就算了,現在有了強烈的動機,這「喝水」、「不挑食」都得列為改進手段之一。
【綜合診斷】
這個週末還沒到,但是我們計畫去桃園找醫生堂哥玩,堂哥已經排預約席給了阿文.......呵呵.......堂哥說,雖然自己是外科醫生,但是幫忙看看也無妨,做個綜合性診斷吧!
補記:
沒想到,週末忙忙碌碌的玩樂,綜合診斷也草草了事,呵呵.....我想也許這趟求醫記,差不多能看的都看完了,限於時間場地,堂哥跟我談了一下後續處理。
經過了兩週左右的休息,阿文咳咳的頻率越來越低了,突顯出壓力的因素,對老二真的影響很大。既然如此,要擔心的不是調養身體,反而是情緒輔導。
堂哥堂嫂認為與其過度保護,不如讓孩子面對、學習自處,上學也可以繼續。也許我比較放不開點,我想再給阿文一點時間,半年到一年吧?!
我也知道,孩子不可能一輩子留在我身邊,再一年多,她也要上小學、該讀書。這段時間裡面,能盡量教她認識情緒、表達情緒、處理情緒,對未來才有助益。
有兩個人,跟我說過同樣一件事,意思是,這三個孩子有我們父母在身邊的時候,表現的特別自然、特別棒。我想那是一種安全感,有爸媽在的時候,能夠盡情的展露自己的喜怒哀樂、也能自律自愛求表現。也許等她們大一點,不需要我們在場,也能夠這麼做的時候,就是父母成功的時候~~
這段時間,謝謝大家的關心!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