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29 19:10:58| 人氣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社交網路服務遺漏了什麼 武陵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洪波╱北京特稿

可能很多人已經開始使用某些社交網路服務,如Orkut、Wallop、LinkedIn、UUZone等等,在度過了最初的新奇和狂熱之後,有個問題就浮現出來:為什麼我要用這些服務?


不排除很多人把社交網路服務當作發展自己社會關係的一種工具,但對更多的人來說,他現有的社會關係已經足夠龐雜,他需要一種工具來幫助他維護現有的關係,而不是進一步無節制地增大這個關係網絡。根據“鄧巴數位”理論,普通人所能維護的社會關係,通常以150人為限(不知道MSN Messenger的聯繫人數限制是否就是依據鄧巴數位),過多的關係必然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維護。當然,如果你是一名政客或銷售人員,這種時間成本是值得付出的。但多數人並不需要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維護自己的社會關係上,這是一個簡單的投入產出的問題。


但我們審視現有的社交網路服務,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如Christopher Allen所說,它僅僅是一個具有放大功能的系統。一個隻具有放大功能的系統,最終將讓你不堪重負。我們所需要的是一個既具有放大功能,也具有衰減功能的系統。當然站在服務商的立場,他們總是希望不斷地擴大他們的用戶群,所以我會不停地收到來自不同的人的邀請,讓我加入Hi5、Plaxo或LinkedIn。


Allen給出了3個解決方案:花費更多的時間、改變標準或確定重要性。不過這些解決方案自身仍然存在問題,因為社會關係本身是一種複雜關係,簡單的技術手段沒有辦法完美地解決所有問題,但他提出的思路還是很有價值的。


在我們的所有關係中,有一些是階段性的,有一些比另一些更重要,但社交網路服務常常無法體現這些因素。實際上,我們的關係是跟我們的日常行為密切關聯的,這些行為包括會面、通話、收發郵件等等。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社交網路服務應該跟某種具體的應用結合起來的原因,只有結合了具體的應用,你才可以發現一個人跟另一個人之間的關係。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Gmail最有可能發展成一個有價值的社交網路服務的原因,Gmail至少可以記錄你跟哪些聯繫人的聯繫比較密切。


MSN Messenger的笨拙之處在於,它原本可以讓用戶根據聯繫頻度,來組織他的聯繫人,但它卻只是把人數限制在150,人為地設置了一個障礙。Windows XP的開始功能表中一個重要改進,是列出了最常使用的程式清單,微軟卻沒有把這個思路貫徹到MSN Messenger當中去。QQ好一點,增加了“最近聯繫人”這個列表,但這個列表也跟聯繫頻度無關。

台長: 爆甘 台客
人氣(5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