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改團體「快樂學習教改連線」最近發起了「饒了孩子吧」的街頭活動,對越改越糟的教育制度提出抗議!
作為全職媽媽的我,其實是有很大的感觸。
老大是第一屆的九年一貫小學生,本以為這下子輕鬆了,既是全職媽媽就有幸成為”閒閒美帶子”(可以閒閒地裝扮的美美的帶著孩子上學),怎知道反成了家教班中心、資料庫管理員和私家轎車司機……..
老大自小有主見,對才藝班狂熱且好學,不時宣布她的最新嗜好,作媽媽的自然不敢不好好栽培,於是成了有求必應的散財童子,乖乖去找老師、排時間、排路線(女兒對趕場學才藝評為”好刺激!”),因為不放心,加上想省交通費,只好成了私家轎車司機,天天接送她上下學和學才藝。
她什麼都有興趣,只是屈指一算,眾多才藝中,只有英文和學校有點關係,其他的:打擊樂、科學實驗班、國術、畫畫、作文、數學推理班、游泳、書法都是體制外的嗜好,只要和學校有關的課輔班,她一律不學,小妮子還大言不慚地宣稱:「才藝班上的比學校有趣,我最好只學才藝,別去上學!」做媽的無能,辯不過女兒(大概私下也偷偷認可她的評價…),只好拿「這是義務教育,非上學不可」來中止辯論!
最近,她又迷上陶藝,吵著要去學,好吧!琴棋書畫是沒這項,反正也不是養在深院的大家閨秀,她用學才藝來反「教改」,要做爹娘的因此「勞改」(努力賺錢養才藝班)也沒話可說!
培養她的興趣之外,做媽的到底是「聯考制度下的產物」,總覺得不上課輔班也行,好歹自己國立大學畢業,又算出過國、長過見識,教個小學生,至少沒問題吧!
歷經建構式數學、希奇古怪的課外作業(作水力風車、查節日由來、植物動物特性、生活學習單、體溫表、視力體操、童話童畫的閱讀報告….)說實話,我成了網路資料庫,只要老師出題,我就有本事查到資料,只是,為了讓小學二年級、大字不識幾個的女兒看得懂,那可是連比帶畫兼安撫、威嚇(她聽得不耐煩了)一樣也少不了。常常覺得自己白活了三十多年,居然被小學功課打敗了,我這一師一學生的家教班,早晚非關門大吉不可。
作媽媽的其實野心不大,只希望小孩平安和快樂,讓這個懶媽媽可以躺著看書過日子,怎麼想得到,教改本意很好,卻執行地過了頭。拿數學來說,我不反對建構式數學,小朋友在運算過程中,是應該知道「為什麼」,可是教小朋友原理的同時,也不要「非用建構式推算」不可,小朋友是心算高手,或是有另類算法都應該可以被接納才對,用考試的制式答案來要求小朋友去思考、去推理,這不是很矛盾?
給小朋友多變化的功課,我也贊成。但是,請先想一想,這份功課是他們可以獨立完成的嗎?父母當然要關心子女的功課,可是請先教他們查資料的方法(大人都不見得會),先讓他們可以「做」中「學」,別再讓父母讀小學而子女讀才藝班了!
別羨慕我有一個好學才藝的女兒,要調整「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還要對抗周圍「課輔班推崇者」的壓力,不時還得應付一下「考試不代表什麼」的掙扎,最怕的是,數年後,女兒不知道會不會問我:「教改是改了什麼?」
饒了孩子也饒了媽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