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義工後,發現不少「寂寞」的媽媽是需要有人傾聽心聲的。基本上她們只是需要說,需要一個閉嘴的聽眾。
話題多半是以自家小孩為起點,舉凡功課、個性、行為或是才藝,都是一場演講的開場白,接下來多半是報怨起老公,勞騷一籮筐兼怨氣衝天,這時候最好只聽不說,否則被流彈波及也怪不得別人。剛參與這種盛會時,我還是入門者,會極度專心的問問題、給意見,幾次「熬戰」下來,說的人通體舒暢、心滿意足的離去,我這聽的人反而腰酸背痛、疲憊不堪的癱在椅子上!原因無它:說的人已達到「說」的目的,而我這「入戲太深」的聽眾,反倒是有一腦袋瓜子的問號和心情負累。
人和人之間的交流,理論上是有來有往、雙向的交流,放在實際生活中應證,卻往往是理論裡隱藏的一個例外。語言在人際間的互動中,其實有些弔詭的現象存在,舉例來說,說話者有可能受限於自己的用詞遣句,無法準確地傳達自己真正的意思,而聽話的人受限於當時的心情、環境,可能也只是選擇性的節取說話者的某一句話,或是某一段觀點來做定論。兩方面各取所需,唯一確定的是:說話者達到「說出來」的目的,而聽話者只是聽到「他想聽的話」!語言是「溝通」的其中一項工具,也是最常使用的一項工具,不幸的是,也是被用的最不得當的一個工具。
學過外語的人可能會有類似的經驗,當我們在運用「非母語」的語言時,反而奇蹟似的找到「心領神會」的知己。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經驗,是和一個主修漢語、副修英語的德國人討論「語言和溝通」的關係。過程中我用中文為主、德文為輔,中間還冒出來一、兩句英文(一時忘了德語如何說?),他用德文為主、中文為輔,不時還以德國方言舉例。事後想想,能有一種「不受限於某一種語言」的溝通經驗真是難得可貴,我們可以用最貼切當時的感覺去使用某一種語言,而不用去管如何找一個特定語言中的適當字句,來表達自己特別的意思;因為多了其他語言的選擇可能性,我們也將「溝通」的明確性推到一個極廣的角度,那可真是一種愉快的體驗!
我在想,朋友之間應該是找到了一種交流的頻率,所以可以快速、簡潔的溝通,萬一可以心領神會,那就更是「無聲勝有聲」了。在這點上,我可是推薦閱讀,可以只看不作答,省了懶人多少力氣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