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有點悶但也沒有大太陽,天空一片灰懞懞的,只想出去走走。上了捷運我們就到八里走走吧!
出了淡水捷運站順著河岸一直走到碼頭去塔船,現在悠遊卡也可以塔船哦!
這邊已經是對岸八里了,此時正是漲潮時,可看得見水潮很滿~
要往十三行還得經過這片挖子尾自然保護區,跨步走吧!
此處是全球緯度最高的紅樹林,挖仔尾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於民國72年設立為自然保留區,主要保護對象為水筆仔林及生活其間的動物。「挖仔尾」的名字特別,是因為淡水河到這裡,出現一個彎曲地形,用台語唸一下就知道。
挖仔尾位於淡水河出海口南岸,地形彎曲轉折,所以閩南語稱做「挖仔」。這裡是淡水河系第二處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不但可以看到水筆仔樹林,還有相伴而來的招潮蟹、彈塗魚等其他潮間帶生物,豐富多變的自然生態,常常讓來訪的孩子們驚喜不已。
走在步道上可自在的觀賞溼地的生態,完全不受車子來往的干擾,紅樹林裡不時的傳出鳥鳴聲,在步道的另一邊是腳踏車道,隨時都有自由車隊呼嘯而過~
不知道已經走了多久了,快到了嗎?這步道怎沒完沒了呀?轉個彎腳踏車隊的會合處,那是就是鯨背山丘嗎?好像是騎腳車的人都知道那個地標~
看到了大水缸一般的建築,那就是污水處理廠了,而十三行就在污水處理廠的隔壁,終於到了從八里碼頭到十三行我們輕鬆走,大概花了一個多小時~
十三行遺址,是台灣北部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該遺址位於台北縣八里鄉淡水河海口交界處的南岸,挖掘出陶器、鐵器、墓葬等各類豐富的史前遺物。該遺址的主人生存於距今約1800至500年前,在文化上屬於台灣史前時期的鐵器時代,是目前台灣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很有可能是台灣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祖先。該遺址被中華民國內政部訂為國家二級古蹟,目前保留遺址面積約一公頃,並在遺址旁設立十三行博物館,是台灣第一座縣立考古博物館。
這天參觀十三行博物館是免費的,建築的外觀整體很像是一艘船~
心裡一直那悶這博物館為什麼要這麼大呀!入內參觀才知道按當時挖掘的過程,出土的深度所代表的年代都有不同的意義~
從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鐵渣、礦石、煤等的研究,顯示該遺址主人己知煉鐵。此外,在十三行遺址也發掘出煉鐵作坊,證實煉鐵是在聚落內進行的。底圖的沙子是來自不同海邊的沙,而這裡的海沙是含鐵質較多的海沙~
那船隻和蘭嶼原住民的很像,同時也將獵補的飛魚製魚乾,現場有展示魚乾,可以聞聞看不可試吃哦!
十三行文化人」的食衣住行
十三行人以農業為主要生業,種植稻米等農作物。除了種稻外,漁獵也相當發達,他們到淡水河邊採取貝類、捕捉魚類、海中哺乳類,並到鄰近的山區狩獵鹿、山豬、羌、山羊等野生動物,充分利用了河海口及山林的豐富資源。吃完貝肉後,他們多會將貝殼丟棄在同一個地方,形成考古學家所稱的「貝塚」。
出土的有很多當時的陶製品,還有當時人的埋葬方式~
走過時空走廊感受了史前人類的生活方式,再回到現在~
走出博物館在外面的公園也有許多活動,這位老師正在為小朋友講解,十三行的歷史及台灣在國際地位的重要性~
這位大哥正熱心的為小朋友做各種造型的汽球~看小朋友開心的
高亢的唱腔吸引了不少觀眾的住足欣賞,表演者陶醉的表情,這是墾拓北管的表演~
別小看只是玩沙子,小朋友專注的表情也讓人很感動呢!也許就是未來的考古學家~
這隻愛爭寵的黃金獵犬超口愛的,他的主人是先養小兔子的,所以牠的招牌動作就是像小兔子般趴著玩前腳,如果你想跟小兔子玩,牠一定擋在前面裝可愛,表示和我玩啦!我最口愛了!
檳榔西施??麥懷疑丟西哇啦!
回程我們走另一條路,離鯨背山丘更遠了,山丘上有一大群的騎士會合,這天好像也有騎上龜馬山的活動~
走過挖仔尾自然保護區發現正在落潮,潮水退的好遠哦!
裸露的水筆仔樹根
小女孩好厲害經過教練幾次的教導,成功的完成空中翻滾 ~
下來後還在旁邊喊口令教馬麻 !!一、二、三跳、跳可是馬麻就是不得要領,翻轉不過去~
過了這個地標八里碼頭就快到了,可是因為退潮的關係,還要走遠一點才能搭到船~回淡水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