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和朋有約好,有一天一定要來走一趟漁路古道~
體驗一下古早人如何辛苦的翻山越嶺,從金包里挑著漁貨來到大台北販售
我們選擇先甘後苦,因為是從挈天岡往下走,一路都是下坡走起算是輕鬆自如,可是車停在挈天岡還是必須爬回來開車~所以苦在後頭~
怎麼就選在這個大霧天,一片霧茫茫
而且一走入登山口,就有陣陣強風,好像東北季風找到了入口,迫不及待的往這裡灌~果然這裡就叫風櫃~
走完百二坎,不曉得是不是真的有一百二十個階梯
這裡算是從金包里要進台北的城門呢~
金包大路,從金山往士林翻山越嶺的最高點,附近有一突出巨岩稱為嶺頭喦(一ㄢ/岩的古字)是古代商邑旅人來往的中途休息站。
以大石公界一頭是陽明山,而另一頭就是金包里了
自清代乾隆年間,由竹子山山麓茶園移駐的士地公,是他們心靈的最佳慰藉,他已伴著我們的袓先及這塊土地歷盡二百餘年的滄桑,也將護衛著我們的子孫到永遠。
那棵樹是台灣特有的樹種「楠樹」~
美麗的山景總是不寂寞的,山友總是絡繹不絕或者三三、兩兩或者成群結隊。走了黃軍,又來了紫軍,不過似乎都是有備而來。此時身旁的雲霧氣已經漸漸化成水滴,走起來真是溼情畫意~路上與一位八十多歲的阿伯不期而遇,臨走時還不忘叮寧路上小心,謝謝你阿伯,你也要小心走~
水源路上一路就聽見水聲卻不見水的蹤影,原來都藏在菅茫草底下,隆隆的流著,一會兒出現,一會兒又藏進草裡去了。
這是水源處,古時候的人都會在這裡歇歇腳,喝一口甘甜美味的泉水,再上路,聽說古人喝水是有技巧的,他們會先把水弄濁了,待水再變清之後再喝~
這是因為趕路時,心急氣喘,如果一下子就灌進冷泉水,很容易嗆傷。這也是古人的保養之道~
風景實在太美了,和朋有直呼,唉就是少帶了一個便當,在這歇歇腳,吃個便當,是多麼幸福的事!
我像個都市俗,面對這天然美景,拍個不停。一位山友幽默的說,我又沒有超速怎麼被拍照呀!帥哥你的腳步還是快了點,小心慢走吧!
到了許顏橋,哇真正美!想不到陽明山裡藏著這等的美景~
橋是由一塊塊大板石塊所造,看起來古樸沉隱,站在那裡也已經有百來年了吧!
想想古人沒有現代化的機械,可是建造的橋卻是堅固的讓人那樣放心~
留連了好久,該往回走了~
回時路才是訓練腳力的開始呢?
和朋友約好了,選個好天氣,再來走一回!記得要帶便當哦!哈~哈~
而且不要開車來,就塔小15公車,到達挈天岡休息站,如此才能走完全程,全程有6.6公里,大約要六個小時吧!以我們腳程不快的滷肉腳來說~
這次只到許顏橋,只是全程的三分之一而已~
回到車上,全身溼路路,好在朋友上隨時有乾淨的衣服可以換,換好乾淨的衣服,好舒服。
還笑朋友是不是隨時準備離備離家出走呀!
朋有的名言卻是:「放在那裡,又不用米餵它,不吵不鬧要用隨時都有~」有道理也!
馬槽橋,在濛朧的霧中,更顯孤獨之美~
到了金包里,當然要享受一下金包里的黃金湯~
其黃金湯是因為這裡的溫泉含有豐富的鐵質,而鐵質氧化所以水質是清澈的黃色,聽說對筋骨很好,可治全身酸痛~有空不妨來試試,有鄉公所辦的免費大眾池,如不喜歡,附近有很多私人的泡湯都很不錯~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