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8-06 18:31:55| 人氣10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民正新聞記者:蔡永源台南報導】大腸直腸癌因為排名國人癌症死因第三名,再加上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大力宣導糞便潛血篩檢,讓很多人都不陌生。成大醫院直腸外科陳柏全醫師也因此常被問:到底要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

陳柏全醫師說,醫師不是神,要說真能「完全避免」癌症發生,那倒是言重了。但是,他從醫療專業上來看,根據醫學研究的證據提出一些建議,除了最基本的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避免致癌物外,倒是可以用積極的態度,以預防、避免錯失能夠早期診斷及治療大腸直腸癌的機會。

 

以目前的醫學研究來看,50歲以上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比率確實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他常見確定的危險因子,包括有低纖飲食、抽菸、肥胖、家族基因遺傳、長期自體發炎性腸炎病史等。陳柏全醫師表示,從醫師的角度來看,如年紀、家族基因遺傳和自體發炎性腸炎病史等因子,是無法改變的;但如低纖飲食、抽菸、少運動等因子,則是可以選擇避免、有機會改變的,這也就是可以用積極的態度來「預防」大腸直腸癌的因子。

 

陳柏全醫師指出,當然不可能只靠避開這些危險因子就能完全「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目前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大力宣導的糞便潛血篩檢,就是希望民眾能以勇於接受「早期篩檢、早期治療」的積極態度,讓大腸直腸癌能夠在第1-2期時就被診斷出來,及時接受治療,讓國人大腸直腸癌的死亡率能大幅降低。

 

依據世界上的醫學研究結果,證實「早期篩檢、早期治療」的邏輯,陳柏全醫師也和成大醫院職業及環境醫學部王榮德教授合作藉由台灣自己的醫療資料庫,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明確說明以台灣目前的醫療水準,如果病人的大腸癌是在第一期被診斷及治療,之後的存活年和同年齡同性別的一般台灣民眾是沒有差異的。

 

如在第二期被診斷及治療,之後的存活年和同年齡同性別的一般台灣民眾相比,則平均會減少1.28年;但如果拖到第三或四期才被診斷及治療,則平均減少的存活年分別拉大到5.93年及16.42年。

 

因此,陳柏全醫師指出,如果可以靠大範圍的積極篩檢找出第一和二期的大腸直腸癌,再積極地給予治療,「賺到的」存活年是相當可觀的。他表示,希望有更多民眾能因此對大腸直腸癌更加認識,也更有積極的動力參
與「早期篩檢、早期治療」的計畫,降低大腸直腸癌對自己健康與生命的威脅。

台長: 蔡永源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