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2-01 16:34:48| 人氣1,4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三世因果要認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三世因果要認知

看任何事情不能只看到表面現象,更應該要明白過去又是怎麼樣?』

  任何事件都是許多業因成熟之後凝聚在一起的複雜集合體。通常,或許因為時間太久,在承受果報的時候,我們會忘記自己曾做了些什麼,無法將因與果聯繫在一起,因此斷定事情是偶然發生的;而當我們看到好人遭殃、惡人得福,就更容易對因果規律產生懷疑。這都是由於不明白因果貫通三世的道理。

  我們的行為常常會延後呈現它的果報,甚至會延續到後世,因此,果報的顯現分為現報(現生受報)、生報(來生受報),後報(第三生乃至連續千百萬年生生死死的受報)。古德說: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為什麼惡人會獲福報呢?這是因為他過去生中培植了深厚的善根,現生又因緣成熟,所以享受福報,如果他今生不作惡事,福報就會更大。至於他今生所種惡因,也絕不會自行消滅,將來因緣會遇時,必定要遭受應得的惡報。反之,善人遭受惡報,是由於他過去所造的罪業深重,現生正逢因緣成熟,所以先受惡報,如果他今生不行善,惡報將會更重。

  我們的生活狀況,皆是過去因的果報呈現;我們現前身、口、意時時造作的業因,必然會牽引未來應受的果報,絕不會有絲毫的差錯。佛說:現在的你,是過去的你所造的;未來的你,是現在的你所造的。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我們要想探索前世的因行,那麼,觀察當下的狀況就可明瞭;而要想預見未來的前景,只要觀察當下的行為就可知道。

  由此可知,人生的苦樂、國家的貧富、世運的盛衰,都是由業力所招感,如佛所說:自作自受,共作共受

  除了業因果報的理論之外,還有什麼能夠如此圓滿地解釋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差異呢?由於相同的共業,我們出生在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國家、同一座城市;而由於個業的差異,即使是生活在相同的環境裡,我們還是有不同的性格、傾向、天賦和命運。

  現代社會不太接受三世因果的道理,如果有人談來生果報,便說是妨礙社會進步的胡言。人們只看到眼前利益,認為人生只有這一世,今生的惡行會隨著生命的結束而一筆勾銷,因此瘋狂的追逐名利權勢,貪得無厭傷天害理,泯滅人性完全不考慮行為後果傷害眾生。

  更嚴重的是,這種可怕的影響力絕不局限於個人層面,它影響著整個地球,產生了極具毀滅性的未來。近代以來,緊跟在科技發展、財富劇增後面的是道德退化、環境污染。正如一位環保人士所說:我們正在鏟除、毒害、摧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系統。我們正在透支我們的子孫無法償付的支票,我們的所作所為好像我們就是地球上的最後一代人了一樣

  若有覺悟業因果報都可轉

  我們常說的命運,實際上就是業因果報。

  我們的身體本身是由果報所生,所以叫報身相貌的美醜、壽命的長短、前途的好壞等等屬於正報;物質生活的優劣、親屬的尊卑等生活環境屬於依報,這些都是我們過去所種業因的果報顯現,並不是外來的,全是自作自受。

  因果規律活潑貫穿於一切事理,絕不是庸俗的宿命論。現在是過去的果,同時又是未來的因,業因既然隨時變遷,果報自然也是隨時轉變。我們可以憑後天的努力或借助諸佛菩薩的大悲願力來彌補先天的缺憾。依佛法修行,可轉變乃至消滅已造業的惡報:

  (1)掌握因果法則,利用因果的果須眾緣的定律,從過去的因,到現在的果,中間尚須具備許多外緣,若外緣不具備,果報便不能顯現。如果遠離惡緣,和集善緣,或另造強大的善因,則能阻礙惡果的出生,以此轉移業報。

  (2)依佛的智慧觀察,究竟而言,業既然憑借眾緣而生,本無自性,雖有而空,如同夢幻,當體無常,當體即空,空必能轉。沒有常一不變的造業者、受報者及業因、業果,這是業真實不受的本性。

  (3)業由心造,可由心轉。業力雖大,但不及心力之大,心具有創造一切、消融一切的神奇能力。佛法提供了大量對治業障的方法:禮佛、供佛、懺悔、觀空、瞭解經典等等,對所犯過錯深自誠心懺悔,以實際行動證明勇於認錯並深自痛改前非,彌補過錯,即能轉移消業,不受果報

  (4)歷經修行的諸佛菩薩,成就了消滅眾生業報的巨大能力,眾生可依一念的淨信,發心虔誠真懺悔,有債還債,有過改過,以諸佛菩薩的加持為強大增上緣,轉移、消除已作的惡業果報。《觀經》說:至心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簡而言之,已造之業可以轉變,業力可以擺脫,這是佛法因果定律的真諦所在。知命、安命是消極的,掌握自己的未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才是積極的、有益的,我們完全可以決定自己的行為方式和動機只在我們一念之間而已。

一位大富長者娶了四個太太的啟發

  大太太年老色衰,長者對她感情冷淡;最讓長者歡心的是年輕嬌美的四太太,長者對她體貼入微,兩人總是形影不離。

  無奈的是,巨大的財富並不能讓長者逃脫死神和病魔的手掌,他終於一病不起。

  臨命終時,長者將四個太太叫到身邊,問道:我已經不行了,黃泉路上會很寂寞。你們誰願意與我結伴而行?”

  四太太回答:我還年輕,美好的人生正等著我去享受呢。

  三太太回答:我也還年輕,我可以改嫁。

  二太太回答:我只能略盡情誼,送你到墳地,因為家中有很多事情要處理,未成年的兒女還需要教育,我必須照顧他們。

  大太太回答:雖然你平日薄情寡義,我仍願與你攜手同行。遂與長者相擁而逝。

  世尊用這個比喻向我們開示:每個人的一生都擁有四個太太

  四太太:青春。我們拼了命也要留住青春,可它卻像小鳥一樣溜掉,永不回頭。

  三太太:財物。身外的一切財物終會改嫁他人,若要緊抓不放,必定徒勞無功。

  二太太:親友。當有一天我們跟這個世界說再見時,親友也只能送我們到墳場,掉兩滴傷感的眼淚,說幾句安息的話,然後又要投身社會,為生活而忙碌。

  大太太:業力。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一切的善惡種子將如實地投入來生甚至千百世這我們不能不審慎明白啊。

https://chrischao421953.pixnet.net/blog/post/468922073-%E4%B8%89%E4%B8%96%E5%9B%A0%E6%9E%9C%E8%A6%81%E8%AA%8D%E7%9F%A5


台長: 金鳥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