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湘龍 | 政事觀察站 – 2016年7月25日 上午11:35
(這哪裡是“死阿陸”的問題?)
架吵三回,沒有是非。兩岸民粹的敵對開始了。仇恨犯罪的土壤已經很肥沃了,大家小心。
過去,彼此關係好、氣氛佳,凡事好說。大陸方面多少會讓著台灣一點。情、理、法都開窗。現在,互信沒有了,過去“裝沒看到”的“反中”、“仇中”、“辱中”言論,都會被拿出來放大檢視。
帶有仇恨情緒的言論將成“新常態”。
幸災樂禍,相互激怒,讓無事化小, 小事化大,風吹草動都可能讓民粹暴走,兩岸政府都要開始注意“情緒管控”。尤其在台灣,這種“火烤支那豬”的低俗言論,不必兩岸,光是台灣內部都可能產生巨大撕裂效果。
這是“仇恨犯罪”。民粹只要往前走三步,就會遇到“仇恨犯罪”。這種罪惡感會在群體裡被自我除罪,甚至流露出口無遮攔的爽勁兒。在公共言論的市場裡打群架。
我試著定義仇恨犯罪。在一個移民社會裡,對仇恨犯罪一定要非常有警覺。在美國,關於仇恨犯罪的討論和執法就比歐洲來得早而且完整。歐盟27國一直到21世紀才開始比較有系統朝著法律化方向嚴肅面對逐漸升高的仇恨犯罪。這和網路時代的到來,人性中的闇黑能量敢於渲洩有關。
什麼是仇恨犯罪?簡單講就是仇恨為基礎的犯罪。它和一般的仇殺、情殺不同。
一、它是群體性的,通常,犯罪的主體和客體都是群體。 一個群體對另一個群體的集體霸凌。
二、這種犯罪最特別的是帶有歧視性。對集體品質的過度肯定或否定。不管是族群、國家、語言、宗教、性別、性向、年齡、身心殘障...,甚至是單純的政黨認同。
三、這種犯罪否認被歧視族群具有和自己平等存在的消極資格。產生羞辱、驅趕、限制、凌虐、仇殺...等等違反自由、平等、人權甚至法律,並自我合理化、正當化其犯罪行為。
四、最重要的是,這種犯罪在引動如納粹一般大規模仇殺之前,會經歷一段言論醞釀期,踩踏言論自由的模糊地帶,讓法律在介入時綁手綁腳。放任惡靈在言論的溫床上滋生。
五、仇恨犯罪的極致發展就是恐怖主義。它可來自壓迫者。也可能來自被壓迫者的反擊。到了這個階段,就已經難以論斷是非。架吵三回,已無是非。
不光是火燒車事件。從肯亞詐騙案、雄三誤射事件以來,大陸的仇台言論開始大量出現。過往,就算是食安危機,或涉及政治爭議的事件,都不見這種集體能量釋放。這種氣氛出現在民進黨再度執政的時刻尤其顯得敏感和脆弱。和陳水扁時代不同的是,即使陳水扁本人就經常運用仇恨言論挑動社會和兩岸神經,但當時網路化沒有這麼普及,大陸官方主控的調子幾乎都是統獨主軸的政治爭辯。
台灣自詡文明。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只要有任何國外媒體涉台報導有一點溢美之辭,總是被台媒極度放大。這是缺乏自信,缺乏存在感的反映。但其實,台灣一直存在移民社會嚴重的歧視、霸凌問題,從最早對原住民的虐騙,閩客之間的仇殺,到現在對中華血緣的自我異化、疏離,以帶著優越感的腔調仇視大陸的一切。逢中必反,逢陸必貶,仇恨言論幾不設防,甚至成為政黨成長最重要的動能。
連裝都懶得裝。
台灣四百年歷史,唯獨在日本殖民統治之後,留下了一種自願被文化清洗的優越感。這種因為被殖民過,被文化混血,反而自覺優越的情緒,在某些族群和政黨相當明顯。這種優越感脫離血緣、語言、文化,是一種“文化勢利眼”自我催眠的結果。在人性中不少見,但在二戰之後的後殖民時代,台灣特別明顯。
坦白講,不仇中,不反陸,台灣有些政客連話都不會講了,有些媒體連報紙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要調整這個立場不只意味著自我否定,也是對既得利益的自我閹割。這是不可能的。
就因為帶有仇恨、歧視能量的粗言鄙語不是只在網路,這種調子是依附在意識型態之下,從政黨、政客、媒體環境裡培養出來的。因此,任何的示警,都會被簡化為政治標籤,失去作用。
大選之後,這個社會脫軌的仇恨言行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更顯性。請蔡英文政府務必記得前行政院長張善政提醒:民進黨不要讓人感覺好像是來報仇的。
這絕對不是個人感受。
過去,做為一本萬利的內鬥籌碼,讓國民黨受困“外來政權”、“統派政黨”,難以進行政策競爭。但現在,國民黨已經崩潰,既不能,也不想再強出頭去為這種看似少數的極端言行擦脂抹粉,緩衝器沒有了,類似“仇恨情緒”的受體直接轉載到了大陸民眾。不要裝了,兩岸的社會土壤都不利於理性滋長,“死阿陸”vs“台巴子”的仇恨能量累積已經非常明顯,未來,兩岸被民粹綁架,“因細怨而生大難”的可能性越來越高。
李登輝的媚日,陳水扁的仇中,都是“真情流露”而且政治豐收。蔡總統的發言,到目前為止都算克制,兩岸領導人都應該珍惜這種克制。不要讓政治對抗走上情緒衝突這條路。
這條路,是死路。會死人的死路。
國際社會非常不平靜。戰亂、恐攻、槍擊...幾乎天天發生。生產面和分配面不理想,讓負能量不斷累積。中國快速崛起,中美矛盾使國際政治走入新的“修昔底德陷阱”,台灣在這個陷阱邊緣要非常小心。
“520”之後兩個月了。台灣幾乎沒有一件好事發生。我從來沒有為這塊土地如此擔憂過。
唐湘龍
部落客
資深新聞工作者,政論節目名嘴,現任電台節目主持人,文章固定每周二刊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