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2-26 22:50:32| 人氣6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媒體評論-媒體的解惑功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4年12月26日 04:09 中國時報

胡幼偉
 

在柯文哲組建台北市府小內閣的過程中,文化局長到底適不適合由倪重華出任,成為焦點話題。此事其實涉及文化局業務的路線之爭,媒體本來可以在次事件中,好好討論一下台北市政府究竟應以哪方面的文化工作為重,以解市民之惑,但遺憾的是,媒體只偏重報導文化局長遴選委員與柯辦的衝突言詞,而完全沒有發揮媒體的解惑功能。

文化二字,涵蓋面極廣。執行文化局的任務,要有人文素養的底蘊,也需要有現代化的行銷觀念與技術。但當前的台北市,到底應該以保存及發揚地方傳統文化特色為重,還是要以資助大眾流行文化為主,是值得深入討論的好議題。先把這個問題釐清後,才能判斷什麼人適不適合擔任文化局長。

要討論這個議題,媒體需要先仔細回顧一下過去8年,乃至16年間,台北市在馬市長及郝市長任內,究竟完成了哪些文化工作,看看過去在行政資源的分配上,台北市是比較偏向哪方面的文化業務。從這一步了解起,才能知道台北市的文化工作,應該在哪些方面補漏增強。

其次,則是要經由實地採訪,了解台北市有哪些和文化局業務有關的文化問題,需要趕緊解決。此外,又有哪些與文化有關的市民需求,需要盡快滿足。這些事,不同的文史工作者和藝文團體難免會有從本位出發的意見,市府也難免順了姑情,就逆了嫂意。唯有媒體能綜觀全局,盱衡輕重,透過整體的分析比較,再整合多元意見後,為首都的文化建設,提出較持平的建議,以解眾人對文化工作路線之爭,以及文化局長是否所選非人的疑惑。

然而,理想歸理想,現實上我們看到的卻是媒體可以有所為卻不為的怠惰與消極。面對文化局長之爭,編採部門只以報導衝突之表象為滿足,把遴選委員和柯文哲互槓的內容報導一遍,就算交待完整個故事了,結果是閱聽人看完相關新聞,也還是不知道,讓流行音樂教父倪重華來做文化局長,到底是不是個好的選擇。

其實,除了文化局的路線之爭,像是台北市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到底該不該拆,媒體除了緊盯柯文哲要答案外,也壓根沒想要經由深入的採訪和縝密的判斷,為市民解惑。於是,當前的台灣媒體,已不再具有在各種重要問題上為民眾解惑的社會功能,而只淪為問題、爭議與衝突的呈現者而已。這種媒體的自我矮化,其實是新聞媒體在台灣社會地位每下愈況的根本原因之一,思之令人惋惜。(作者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

台長: 水白
人氣(63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論談評論 |
此分類下一篇:假冒新民意的冒牌貨
此分類上一篇:熱門話題-看他們怎麼掩蓋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