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1-15 20:10:01| 人氣1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醫者四良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生脫離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有生必有死,而在生與死之間,必定有衰老、病痛的時刻,這時候就少不了醫。醫師要能「知病最苦」──知道人生最苦是病、感同身受患者身體的痛,這樣就能開啟愛心,視病如親。

佛陀在《雜阿含經》中,特別針對醫師教育,提出醫者應該具備四種良能:「善知病、善知病源、善知病對治、善能應病予藥,身心安穩。」

身為醫師,第一要「善知病」。

善,就是很徹底、很用心,去分析患者得的是什麼病。醫師若不能用心對待病人,徹底了解他得了什麼病,如何為他解除痛苦?所以好的醫師一定要用心對待病人,詳查他的病。

第二要「善知病源」。

知道是什麼病,接下來就要去探討病的起因、研究病源從何而來。

人體之所以會有病,常常是受到各種感染。如氣候變化,容易感染感冒病毒;飲食不當,導致病從口入……近年常有禽流感、口蹄疫、狂牛病等流行,都和飲食有關。

也有放縱欲念而致病,例如抽菸、喝酒、吃檳榔、吸毒。在醫院,喝酒闖禍的例子實在太多了,問他:你知道喝酒會肇事嗎?他說:知道啊!再問:那你以後還敢再喝嗎?他說:不敢了。但是,往往等病治好了、傷也養好了,出院回家,許多人還是忍不住喝酒的欲念。

不只喝酒,吃檳榔、抽菸,甚至吸毒……也都是心靈迷惑、放縱欲望所致。

由於人的欲望愈來愈大,現代社會疾病的型態也愈來愈多,醫師必須不斷進修、深造,才能找出致病的原因。

醫師的第三個良能,是要「善知病對治」。

研究出病源,還要進一步找到治療的方法、準確用藥。

醫師是看身體的病,佛陀是看心靈的病。佛陀應機逗教,見眾生多貪欲,就開出「布施」的法門,教育他如何「捨」;對於色欲重的人,引導其「觀身不淨」;容易發脾氣的人,佛陀教導他培養慈悲心、柔軟心……

慈濟人有「十戒」,希望藉由環境的善導、善知識的陪伴,以及團體「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的力量,幫助一個人控制自我的欲望,戒除不良的習氣。

佛陀了知眾生的病來自於「無明」,欲望而致的病如喝酒、吃檳榔、抽菸、吸毒等,如果心靈的迷惑不解,單靠藥物是很難戒除、治癒的。所以醫師對待這類患者,不只要治療他的身,更要治療他的心。

第四要「善能應病予藥,身心安穩」。

知道是什麼病、找到病因,而且細心對症下藥後,還要徹底拔除病根,使之不再復發,身心才能真正安穩。

佛陀的教法雖然很好,但是凡夫心起起落落,發心容易,要保持恆長的心很困難;凡夫很容易起心動念,退失道心,讓「無明」的病復發。

醫師治病也是如此,治好了他的病、戒除了酒癮、藥癮,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他又控制不住種種欲望,召來病源……

所以醫師不只要治病,也要效法佛陀,療治眾生的心靈。能夠具備「四種良能」,才能身心俱治,這就是醫者的菩薩行!

我期待所有慈濟「人醫」,都能具備這醫者四德,讓患者身心得到輕安自在。

台長: 水白
人氣(19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證嚴上人開示 |
此分類下一篇:用心於現在
此分類上一篇:把握人生使用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