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8-30 23:29:34| 人氣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真愛無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真愛無限

――達賴喇嘛著



如果「愛」,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不會有這麼多迷惑的眾生
因為「愛」,是每個人內心深處最溫柔的渴望,所以珍貴脆弱
然而「愛」,要超越小小的自我並愛上敵人,需要智慧與方法



為何要修心?

• 追求太多的表面慾望,過度的貪婪、瞋怒、愚癡(無明),但這些並不能帶來內在的滿足。

• 唯有徹底察覺貪瞋癡所帶來的
缺點,並了解愛與慈悲才能帶
給心靈真正的平靜。



人性本澄淨

• 心的本性是光明自覺的,因此許多的情緒問題不是心的本質。負面的情緒是一時的、表面的,
所以可以移除。

– 不管水有多髒,水的本質是不會被
髒東西污染。同理,即使心中有煩
惱,心的本質也不會被塵污染。

• 徹底了解為什麼我們會貪瞋癡?

– 真正原因是欲望受挫,缺乏正確的態
度面對問題,覺得自己是受害人而對
方是敵人。



問題在心中

• 外在的環境不是讓我們陷入痛苦的原因,是雜亂的心導致痛苦。

• 如何改變?培養觀察自己的能力。

– 把自己當成觀察者,觀察自己的行為
與思想,就能體會什麼是「平常心」,
無關乎喜歡或不喜歡,想要或不想要。

– 但,千萬不要墮入情境。心自然會流露
本然的純淨。



怎麼修心?

• 試著在清晨起床時,躺在床上,觀照心性,訓練心性保持平靜的狀態,有助於思緒清楚。

• 禪修步驟:

– 不要想過去和未來發生的事

– 讓心自然運作,不要思考

– 觀照心性的光明澄淨

– 保持這個狀態一段時間



第一階段:落實平等心

• 所謂落實平等心,
也就是儘量對所有的
人產生正面的態度。

• 可以從對少數人開始
,漸漸擴展到愈來愈多的人。

「沒有平等心的觀念,即使是偏頗的愛和慈悲,也無法發揮。」



第二階段:發自內心,對他人感恩

• 透過回想親朋好友對我們的好,尤其是在童年階段時,因為那時我們特別依賴別人的照顧。回憶過去生命中接受過的恩惠,並對別人的佈施感恩,即使別人並不是有心施恩與你。

「如果你的人生太平順,你會變得懦弱。困境會幫你開發內心的力量,讓你有勇氣面對困境。」

誰讓我們擁有這一點?

不可能是朋友,絕對是敵人。



第三階段:助他人快樂

• 回饋別人的好,發揮無畏的精神,不管困難,也要助人得到快樂,並最終可以證悟。

「一種發自心悝的互惠感,將漸漸變成你對別人的第一印象。」



第四階段:認識受苦,學習愛別人

• 放棄你、我、他的思維,捨棄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

• 「一支箭射過來時,沒有時間問是誰射的或射的是什麼箭。」而是用同理心看待所有的人。

「那些都是人,他們正在受苦。他們和我們一樣有得到喜樂的權利。」



洞察生命的本質

• 當我們沒有了解生命的本質時,容易帶來煩惱、或無明的情緒?

– 事事無常→活在當下

– 緣起緣滅→不要執著

– 好運不是永久的
→惜福與知足

「只有把世事的本質看成時時刻刻在壞滅,才不會在它變化的時候措手不及,即使面對死亡也不驚恐。」

• 我們隨時都可能死亡,生命就會消散,不論我們多有成就、多有錢,都不能使生命延長。在死亡的時候,我們必須放棄所有東西,就這方面,有錢人的死和野獸的死並沒有差別。



→在有幸成為人的同時,就應該為別人的福祉盡一份心,讓今生過得有意義。

鐵的事實:「所有的事物都會消失,你也會消失。」



第五階段:以愛為本,發展慈悲心

• 不論貧富、老少、強弱,都以良善、慈悲的心對待,希望他們早日得到快樂。

• 如何發揮慈悲心?

– 與眾生建立親近感與痛苦的同理心。

– 學習如何控制憤怒。
(思考:憤怒的價值在那裡?安忍和慈悲的價值又是什麼?)

好好運用常識吧!憤怒有用嗎?

憤怒不會對彼此有任何幫助。

最後,

憤怒不會傷害別人,只會傷害你自己。



第六階段:全心投入,度己度人

當你的內心深處自然浮現愛心,希望跟所有眾生一起享有真正而永恆的喜樂,這就是大愛。

如感覺慈悲自然流露,想為眾生除盡諸苦,就像母親一般,想為愛子解除病痛,

那你的慈悲達到圓滿,稱為大慈大悲。



第七階段:追求利他的證悟

• 最終目標:幫助形形色色的眾生。

• 首先我們要了解他們的本性和性向,並對愛的修行有充足的知識。

• 教導眾生,為什麼要修習愛的修行,以及從現在開始,要捨棄什麼樣的行為。

當身、語、意三方面的行為,愈來愈導向他人的利益,

就會發展出深遠的愛心和投入感。



重新定位你和他人的關係,

可以賦予生命新的意義。





台長: 波勤玉瑪
人氣(7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文章分享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