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生日前夕,有個久未聯絡的朋友傳簡訊來祝福,
本來夫妻倆都是我的朋友,但自從他們的婚姻出問題,最後離婚時,
像是他就從我們這個朋友圈子離開了。
這兩年才又漸漸在一些節日會收到他的簡訊,今年的我感受到心中會想見見他,
想要瞭解並關心最近的他過得好不好,近況如何?
也真的就透過簡訊表達了我的想法,雖然後來沒有回覆,
但也安然的接受著這樣的發生,相信若是有緣自會有時機成熟時。
記得當年我們常常三個人鬼混在一起,也玩得很開心,
在他們情感發展的過程中,我也曾暗地裡幫忙,為他們的約會做遮掩。
只是沒料到最後他們的婚姻會無法繼續下去,離婚那天也是我陪著一起去的。
最後三個人還一起吃了一頓飯,同樣原本熟悉的三個人,
那一刻的相聚,卻有著如此不同的氣氛與心情。
那些年,在他們感情逐漸變化的過程中,我有較多機會接觸到女方,
看著難受與痛苦的她,心中也有著許多的心疼與不捨,
因著對朋友的情感與不捨,漸漸開始對於他的行為與態度,
有著批判與不諒解,或許這也是何以他會漸漸的這群朋友圈中消失吧~
因為我們都善於站在看起來弱勢或受傷的一方。
或許是經過這些年的學習,漸漸學會了用更寬廣的視野來看待事情,
回頭來看這件事,雖然當年最後看到的是男生有外遇,女生很受苦,
但或許他也可能曾在婚姻中,對關係有著無助或不知如何前進的苦。
或因為他自己的狀態,不知到要如何面對婚姻中的變化等等。
兩個人在一起,每個人都有著各自的狀態,每個人都攜帶著各自的光亮與陰影,
會吸引在一起,一定是有著很特別的碰撞,於是兩個人會在一起透過彼此學習,
這門功課其實並不怎麼容易,因為在愛與情的編織下,牽引出來的甜蜜與痛苦,
要透過這樣深深的糾葛中去面對自己的陰影並學習,真的是一種考驗。
這跟原生家庭的家人很像,有著深深的情牽繫著,卻也有著深深的糾葛。
伴侶就像是家人一樣,也常是我們修行中的最佳伙伴。呵呵~
一段感情從相遇,相愛到分開,相信那過程中必然發生了許多的事情,
所有的事情都只有當事人才能清楚,當然也可能其中還存在著許多的誤解,
然而在這樣的過程中,兩個人對關係的變化都存有著屬於各自的責任,
是很難將所有的責任都只歸咎於其中一方的。
我們都不是當事人,永遠無法得知那所有的真實狀態,
只能盡量從當事人的描述中試著去瞭解箇中蹊蹺。
即使是當事人的說法也是從他自己的主觀詮釋去表達,也不意謂著是客觀事實,
就如同地圖並不等於疆域般。所以也可能中間有許多的誤解存在。
想起自己過去曾經有過的對他的批判,心裡還真的有些抱歉,
那時的我還學不會用更大的視野去看,只侷限在很人格化的視野看,
心中的愛還不夠滋長,所以用著二元對立的角度在看這件事,
像是對與錯,好與壞,良善與惡劣,用這樣的二元對立在看待著他的行為,
還沒有學會慈悲,也還沒有學會用靈性更超越的觀點來看,
於是對他有著許多的批判,對我的姊妹有著很多的心疼與不捨,
或許這樣的我在當年給出了許多的陪伴,但或許不一定可以真正支持到她。
呵呵~不過我想當年的我也真的盡力了。生命總是在經驗中學習咩~^^
身為有情有義的人,難免會因為情義,面對到這樣的狀態,
常會不小心落入了自己的論斷與批評中,或許這也是人之常情,
因為我們尚有分別心,於是看到親近的人在受苦,就會越容易失去客觀而選邊站。
就像那些有情有義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也因為那對朋友的情義,
常常不小心做了一些無法彌補的事情。可是去看他的本質,
那是一份對朋友的真情,只是年輕尚未學會能用成熟的方式去表達這樣的情義。
記得最近剛好有個朋友問起我,他可以如何支持他的朋友。
他的朋友有了嚴重的憂鬱,漸漸將自己封閉起來,
他聊起了她的變化,以及在婚姻中面臨到的狀態。
當朋友說完她的故事,說著她的先生是如何的好,如何的照顧她時。
或許我不一定瞭解全貌,但從朋友有限的描述中,回饋了我的部分看見。
我說我想她應該會很孤單,會覺得像是沒有人可以瞭解她的心情,
因為她周遭的朋友都說她先生是如何的體貼,如何的負責,如何的照顧著她,
於是她在婚姻中的苦無人能懂,反倒像是她成了加害者,造成家人的麻煩。
我聽到的卻是,她想在關係中與先生更親密,想說說話聊聊天,
但或許曾經有的經驗是,先生在聊天中被批評,於是就不再說了,
她像是再也進不到他的世界,於是她也漸漸將自己封閉起來。
從現象來看,這兩個人或許都有著各自需要面對的學習,
或許先生在互動中被批評或引發的不舒服,或許他要學習的是如何為自己表達,
如果他就因此決定從此後不再分享,那也就影響著兩個人後續的互動關係,
漸漸這也造成了兩人溝通分享上的疏離,太太或許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或許也不懂得如何表達她的難受,或可能也不懂得如何調整自己的表達方式,
於是可能兩個人都被困在這樣的受苦中。兩個人都覺得沒有被對方懂。
關係就一點一點的朝向沒有太多的互動與溝通。
於是太太也就開始封閉自己。漸漸引發憂鬱,或許可能因此而得到了先生的照顧與關懷,
但症狀並沒有明顯的改善,朋友們看在眼裡,甚至還會怪她想太多,要求太多,
也都跟她說她先生人很好,於是她最後連朋友都不想談也不想見。
後來朋友憶起這一路陪伴他們的婚姻路的過程中,好像還挺貼切的,
也意識到自己確實也在過程中,漸漸好像也會比較偏袒先生那邊。
當然我說的不一定是真實,畢竟只是在有限的非當事者的描述中試著去瞭解,
也試著提供另一種視角,如一段關係的變化,是兩個人的責任之觀點。
從這些事件中,也提醒著自己,要以更寬廣的心去看待事情的發生,
特別面對在情感中遭逢狀況的身邊親近的親友們,更是要保持覺知,
因為越沒有情感關連的,越能夠站在客觀的位置給出支持,
反倒是越親近的人,有時候會不小心被自己的情給蒙蔽了,
然而這樣也就難以給出愛與慈悲的支持。
記得這些年在療癒及靈性工作上的學習,常常會有老師強調著慈悲與同情,
同情會讓我們覺得對方可憐,需要幫忙,於是拿走了對方要學習的課題,
這樣也相對的將對方變小,把自己變大了,像是自己比對方厲害,比對方有力量,
於是可以讓對方不受苦。
慈悲是不將對方要學習的課題拿走,如果他會因此而受苦,也就是讓他去經驗,
而你可以在這過程中給出你能給的愛與支持,支持他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課題。
支持他從中去學習那屬於他要學會的,他的生命也將會因此而成長。
對於這兩者的不同,我也逐年在經驗體會學習中,特別是關於慈悲,
要不同情像是可以容易些,但如何在愛與慈悲中拿捏那剛剛好的給出,
這還真的是需要許多的學習與智慧呢~
願愛在我的心中滋養,願我的心能放下是非對錯,二元對立的評判與論斷,
願我的心能夠在愛與慈悲中去給出真正的支持。
願我們都在生命經驗中學會並瞭解真正的愛與慈悲。
Om Namah Shivaya~^^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