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可以招引朋友,挫敗可以考驗朋友」。
朋友是怎麼形成的?是因為某些相同的因素或是身在同一個環境,所以使我們變成朋友?那是不是當這些因素不在了以後,我們就不再是朋友了?
相信很多人會否定這樣的答案。朋友在交往的過程中,因為雙方的契合程度,就產生了不一定的情誼,稱之為友情。但是友情只是個統稱,就像我們稱元素,但是它可能是鈉、碳、砷或是其他的鬼元素,都叫元素,但本質上卻有很大不同。
所以「友情」也該被分類,甚至設等級,雖然我很不喜歡這樣的想法,但是事情好像就是這個樣子。一切看你要怎麼定義「朋友」,然後要怎麼分類他們。
並不是他們本身的好壞,而是他們與你心中期望的最完美標準,和最低標竿,介在哪一個地方。
「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的兩種類型,如果非選其一不可,我願選後者而放棄前者。正因為我喜歡並且需要這樣的朋友,所以我也盡量讓自己成為這樣的人。但是我卻發現自己不斷的在被破壞本身觀念的平衡,並且處於一個難以平復的心情。
也許就像心理測驗所說的,在某些刺激之後,我就只能留下自我,失去所有擁抱與扶持他人的力量。反正不管如何,終究應該孤單,也因此,沒有人能夠完整的滿足我的需要。
我看清楚了。
需要暫時離開這個自以為溫情的世界裡面了吧?至始至終,都是一個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