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巴巴拉教堂是中歐地區的一座著名的哥德式教堂
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因為塔拉小鎮的財富完全仰賴銀礦
所以此座教堂是要獻給礦工的守護者—聖巴巴拉
聖巴巴拉是礦工的主保聖人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0/cherylshiau/1/128454138037/)
教堂建於1388年
工程因銀礦產量下降及戰爭而中斷
期間還經歷了胡斯戰爭停工了六十年
一直到1905年才完成
原來的設計是要建造一座更大的教堂
大概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兩倍大
教堂外觀精緻宏偉
最著名的就是飛扶壁、拱頂以及三座特殊的角錐型尖塔
據說是全世界擁有最多哥德式飛扶壁的教堂
我們到的這天教堂沒有開放參觀
與教堂垂直的巴爾波爾斯卡道
大道左邊建築物是耶穌會信徒學院
右邊較低的圍牆上排列著十二座雕像
沿著這條大道往前走
就到達我們下一個目的地--銀幣博物館
博物館前身是銀幣鑄製廠
為防止鑄造工人將銀幣往窗外投
左邊下面那排沒有窗戶的一個個小房間
就是鑄幣工人工作的地方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0/cherylshiau/1/128454161289/)
進入博物館內參觀需要付費
有專人為我們介紹
這個人一邊為我們介紹也一邊在開門關門
因為每進入一個小房間前要先開門
當所有團員都進入到該房間後
再把後面那個房門給鎖上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0/cherylshiau/1/128454162149/)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0/cherylshiau/1/128454162941/)
館內有許多以前銀幣的展示跟說明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0/cherylshiau/1/128454164367/)
今天這位解說人員還要負責製作錫幣讓大家帶回家當紀念品
以前的銀幣就是這樣一個個手工打出來的哦
為什麼我有三個咧?!
大概是因為我太可愛了
同行出團後才認識的阿伯給我的
很明顯的
最左邊的那枚是打的最好的
博物館裏有個會議室
當時是首長開會的地方
平常這些桌椅用紅繩子圍起來
但今天看在領隊的面子上
特別允許我們坐在椅子上拍照留念
鑄幣工人有時也需要心靈上的慰藉
所以 在這個鑄造廠裏也有個小教堂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0/cherylshiau/1/128454157289/)
雖小但還有管風琴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0/cherylshiau/1/128454158327/)
宗教色彩濃厚的彩繪玻璃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0/cherylshiau/1/128454159950/)
及美麗的拱頂
走過教堂及參觀過鑄造廠後
可感受到這個小鎮當時的興盛狀況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