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金馬獎全程,我的觀點也跟大部分的觀眾一樣:「為什麼都是港片?為什麼都是陸片?」
以下的看法,都是「我覺得」,不包括紀錄片及劇情短片。
港片,黑社會以至於警匪題材說實在真的是用到爛掉,但就是一拍再拍、一看再看,全看怎麼去翻面再挖點子出來,然後得獎還是得了獎,以後再用幾次還是會得獎。
陸片,走衝擊傳統路線,古代、近代皆有。可能因為大陸早期官方、民間的禁忌多,現在衝擊意識的題材容易表現出色,然後得獎的還是得了獎,不管用幾次還是會得獎。
台片,走清新文藝風格,一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挑起了6年級後段到7年級前半的青春歲月,帶起回憶潮(還不算是是復古風)。一部接著一部同樣地把曾經心動的回憶放上電影,觀眾帶著感動大力支持其票房。得獎的還是得了獎,卻不能持續金馬獎評審的青睞。
想想:「賽德克.巴萊」的原住民題材很好,叫好也叫座,怎麼不再延續下去?「痞子英雄」不管是電視還是電影版本,都可說是台劇、台片的原創經典,怎麼沒有帶起潮流?
金援,是很大的原因。再來是政治、社會意識等立場。所以小清新台片,溫馨動人,不動用大~場面而且立場問題面也很小。
充滿著衝擊力道十足的社會話題,香港有「聖誕玫瑰」,台灣一樣拍得出「寒蟬效應」。我不覺得「青少年哪吒」和「少年咧!安啦!」會不比「古惑仔」系列好看,反而台片更彰顯當時輟學少年的問題,雖然不是同一個時期的電影,卻是相去不遠的背景。
現在很少人敢使用時下的話題性題材,是資訊流通太快本來想批判社會的反被社會批判?到底是要得獎還是要票房?
最後我覺得「BBS—鄉民的正義」真的有勇敢到。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