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老師宿儒食古不化﹐教我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又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於是﹐讀書不成者被貶為無用之人。歐美都沒有這種情形﹐人家是真的職業無分貴賤﹐醫生與廚子同酬﹐中國人把讀書人和非讀書人分得太清楚﹐也把知識分子的地位定得太高了﹗”
詹德隆在港報上大談中國人把出路定得太窄﹐害苦了一代又一代的學生﹐逼得他們唸完中五便要面臨會考這個殘酷的過程。升不上大學便哭哭啼啼﹐其實不是個人的問題﹐只是整個社會都趨向認同不唸大學便沒有前途吧﹗在重視知識的潮流之下﹐這似乎是真理﹐但詹德隆說﹕“如果不是讀大學的材料﹐其實讀下去也沒有用﹐只是浪費自己的時間﹐也浪費社會的資源。”
澳門已經成為著名的“大學之城”了﹐由於連會考這個殘酷的關口也欠奉﹐加上各式學店妥善地安排了放水或保送的名目﹐澳門的中學畢業生多數能快快樂樂地步入大學校園﹐有些中學的升大率年年創新高﹐恰似大學畢業生越來越難找工作﹐中學畢業生的快樂﹐換來大學資源的浪費﹐也換來社會上大量“有大學生學歷﹐無大學生學識”的年輕人。
還有﹐澳門的“特殊制度”培養了不少在中學時期靠補考﹑靠讀夏令班才能順利升班的“精英”﹐連中學畢業試也有不合格再考一次的“德政”﹐在“人人有書讀”的偉大理念下﹐任你基礎如何不紮實﹐不管你的學習態度何等差勁﹐只要你肯交學費﹐大學基本上是來者不拒的。
小小澳門﹐把高等教育普及得出神入化。但不少社會權貴都把子女送往歐美去留學﹐好讓他們能繼承權貴的事業。哪裡的大學貨真價實﹐哪裡的教育制度形同兒戲﹐他們心裡很明白﹐只是誰都無意讓大家在泡沫中驚醒﹐因為在澳門的夜空之下﹐有太多井底之蛙。無心向學的年輕人﹐清醒一點吧﹗你們一定可以找到比讀書更好的出路﹐你們也不一定要在此間的大學裡迷途。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