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會有人問,書讀不完,怎麼辦?這個問題的潛台詞是:我想讀書,並且已經開始閱讀,可是有些書,或者太難,或者太爛,讀不下去,該怎麼辦?更深一層的意思是:不是我不想讀,只是我找到的書實在讀不下去。
有時,一些更精打細算的讀者會更進一步問:我該如何判別一本書對我的價值呢?
對於第一個問題,我認為是自尋煩惱,書讀不下去,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把書放下,如果是因為該書太難,而你又希望增長知識,那當然是找別的參考書或資料來協助你攻破難關,由自己自發學習和探求的知識,比別人告訴你的深刻和有感情,比較牢固,不易忘記,這時候,書讀不下去是好事,因為這有助讀者循序漸進打基礎。如果是因為該書太爛而讀不下去,那就更應該把書放下,通過一本爛書,了解甚麼才是好,那也不是壞事吧!
提出第二個問題的人,可能只看到閱讀的盲點。把閱讀的價值轉價於書,忘記了讀書的價值在於提升人的素質。對很多人來說,所謂有價值的書,就是讀了有用,運程書助人趨吉避凶,烹飪書教人入廚煮食,投資書讓人精明致富等,相比於這些實用書籍,那些文學、史學、政治、哲學、心理、物理,似乎既無用又無味,總有人覺得這些書的價值很低,那是每個人閱讀的自由,其實與書的內容無關。閱讀是學習的歷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際遇,一本看起來很實用的書,往往也可讀完即棄,因為當中的內容學會了書就沒有價值,而一本似乎是沒有實際用途的書,有時候可以終身陪伴其主人,不少《紅樓夢》的讀者年年月月在讀此書,把全書都看透了,還是覺得不夠。倘若一定要用價值來規限,閱讀又有甚麼意義呢?現代人的閱讀問題不是好書太多,時間太少。相反,我們的困境是,盲點太多,努力太少。如果意志堅定,奮勇向前,又豈會在書海中空手而回呢?
(《閱讀,無以名狀》之十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