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圖書分類是一門很有趣的學問,但請容許我用最粗淺的方法來分類:閱讀不只一種,而是兩種。一種是“教科書”,另外一種是“課外書”。在理論上,兩者的關係是相輔相成,在實踐上,它們可以距離很遠,在我們的社會習慣中,不讀課外書是一種正常的表現,熱愛閱讀卻足以被視為怪物。
把閱讀區隔為上述兩種概念,可以是方便,可以是價值觀,可以是習以為常的城市生活型態。然而,我總認為讀書風氣不盛,是因為封閉。
為什麼會封閉?因為生活在這個社會的人對空間是沒有感覺的,即使有,可能也很低。一個城市的人太滿足於現狀,不想認識周圍的環境,不肯了解其他地方的情況,不希望提高自己的應對能力,不覺得把自己和其他人孤立在一個小島上有任何不妥,他們對萬事萬物的無知無覺就有了很充分的理由。他們的空間,可以縮窄在伸手可及的小城之中,他的接收的訊息,可以千篇一律的來自電視,成千上萬的人接收相同的訊息,相同的價值,相同的感情,社會上大多數人都用大同小異的方式思考和行事,那個看不見的封閉空間,豈能不無聲無息地築起!
閱讀的其中一種趣味,在於把個人可以感受的空間擴大。
你讀歷史書,感受到的空間可能是宮廷鬥爭,以及戰場上的行軍佈陣,這時候你的空間擴大了。
你讀物理學的書,突然時時念及粒子,處處想到場域,因為有了這樣的閱讀經驗,你對事物的感覺敏銳了,處理問題的方式可能也不一樣了,這也是空間的擴大。
你讀小說,故事的場景硬生生把你拉進去,你必須進入小說家設定的環境和情節,跟故事主人公同步抵達結局。這樣的空間擴大往往讓人覺得實用價值太低,可是多一種經歷對人生不一定是壞事,這種對現實與虛構差異的思考,當然也是空間的擴大。
在反智的年代,閱讀彷彿成了一種抗爭。喜歡讀書的人,不一定是為了充實自己,不一定是為了追求學問,也許,唯有翻開書本,他的心靈才得以抵抗封閉,通向無限的可能。
(《閱讀,無以名狀》之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