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此間的報章﹐總會被許多“知名人士”花樣百出的名銜弄得頭大﹐如果不知內情﹐大概會以為這裡真是一個臥虎藏龍的地方。
我善意地相信“知名人士”的名銜都是名副其實的﹐但也見過不少人為爭一個無關痛癢的虛名而面紅耳熱﹐明爭暗鬥﹐過程之曲折﹐內情之離奇﹐遠比那些故弄玄虛的電視劇富娛樂性。令人不解的是﹐當一個名銜的價值﹐遠遠比擁有名銜的人有份量﹐這到底算不算是一種悲哀﹖
名銜的虛幻﹐比泡沫經濟中的泡泡更甚。在泡泡的幻象中﹐你看上去很風光﹐實際上卻是一場遊戲。當泡泡幻滅﹐你才明白人類是一種最懂得自欺欺人的動物﹐不是用數字來自欺欺人﹐就是用名銜來自吹吹人。而在這溫情的社會中﹐沒有多少人願意去戳穿用語言構造的虛妄﹐所以身陷其中的人﹐比起泡沫經濟中的跟風者﹐更不容易看見自己的本相。
在一個普遍愚昧的社會裡﹐巧立的名目確能把一些暴發小人物迷倒。他們拼命把名銜往自己身上掛﹐以為自此頭上就會出現光環﹐有了一個名銜就如超人變身般脫胎換骨﹐以社會領袖自居。其實說穿了﹐都是穿覑國王的新衣。爭名逐利至思路不清者﹐猶如脫光衣服在大眾之前炫耀﹐既赤條條毫不掩飾﹐亦很有喜劇效果。
也有一些小朋友受大人的薰陶﹐未懂創基立業﹐練好本事﹐先學曉排座次﹑爭名銜。腦子裡想覑的就是受人尊重顯威風﹐卻忘了站穩馬步的功夫﹐行事誇張﹐說起自己的功勞更愛誇大。到底該說這些小朋友有上進心﹐還是慨嘆他們入世未深呢﹖
不過﹐這些牢騷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終有一天要明白﹐沒有實力的人﹐即使名銜再大﹐也出不了大場面﹐當不了真領袖。溫情的社會願意讓這些人活在泡泡的虛幻裡﹐只是出於對無知者的作弄。反正無知者無畏﹐他們并不擔心自己會出丑。但真正做大事﹑有大志的人﹐是不會甘於被名銜蓋住自己的﹐何鴻燊是何鴻燊﹐李嘉誠是李嘉誠﹐如雷貫耳﹐不必掛多餘的名銜。這才是大人物﹐這才叫做真正的知名人士。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