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1-06 21:36:05| 人氣681|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在2003的易北河畔,遙望2006的聖母教堂 - Episode 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我待過的近三十個德國大小城鎮裡,Dresden是具有十分特殊意義的一個;雖然不是我待過總時間最久的地方,但卻是重複造訪最多次的。

所有的故事要從2003年的7月21日說起。這一天,我初次踏上歐洲大陸,預定用半年的時間,一邊學德文一邊自助旅行。Dresden是我的第一站,也註定了它在我生命旅程中的不平凡。位於德東的Dresden,幾個月前才剛經歷過有史以來最大的水災,整個城市彷彿還未脫離那自然的詛咒一般,籠罩在蕭瑟的氣氛裡,即便是當年的歐洲熱浪也奪走了好幾條人命;我的跨洲生活第一天,也是從莫名奇妙的不順遂開始。

在抵達目的地車站前,我就下錯了站,花了一點冤枉錢繼續搭車到原定的目的地。理應熱鬧的主車站,因為之前洪水的影響,關閉了一大部分,望著學校寄給我的指示圖,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地背負著一堆行李在車站前晃了幾分鐘,完全就像電影「西班牙公寓」(L’Auberge Espagnole)的法國男主角Xavier初抵巴塞隆納時,摸不著頭緒的徬徨樣貌。(這也是我這麼喜愛這部電影的原因,因為總是讓我想起我在歐洲的生活點滴!)但不一樣的是,Xavier會說不是很標準的西班牙文,但我連德文的數字都還不會唸,而這剛脫離東德鐵幕十多年的老舊城市,英文的普及率或許就跟台灣公務人員每年的調薪幅度一樣低。掙扎了十多分鐘後,回到車站前,隨手招呼了輛賓士計程車,心一橫坐了進去,但屁股還沒坐熱就下車了-原來學校只在距離車站步行約二十分鐘的地方!!

第一次造訪Dresden,待了將近一個月,這個月裡我努力地試著聽懂可愛德文老師的講課內容,也終於可以流利地唸著德文的數字,而獨自在異國生活的第一個月,也留下了許多難忘的記憶。除了對生活點滴的新奇感及重新投入學生生活的愜意外,認識了幾個異國朋友應該算是最深刻的事吧。

來自保加利亞的Radoslav(我都只叫他Rado),跟著我一起在諾大的校園裡探險,即使論德文程度而言他在level 6而我在level 1,但我們還是可以無礙地用英文溝通。我們一起打羽毛球、瘋狂地喝一瓶一歐元的啤酒,還在課程結束後的送別會裡,試著約兩個漂亮的波蘭妹到學生宿舍,雖然結果只是大家一起喝杯茶而已。我還記得最後我暫時離開Dresden,預定去捷克旅行兩星期時,是他送我到車站目送我上車遠去的。在分別之後我還偶而跟他通信連絡,一直持續了大約三個月。

Marius是從立陶宛來的小夥子,稚氣的外表雖然看得出不到二十歲,但英文及德文已經是非常流利。他是我的德文老師之一,因為我總是用英文問他德文的發音或文法,他也確實幫了我不少忙。他利用暑假期間到這兒來精進德文,希望大學畢業後可以進到Volkswagen在Dresden的超現代化工廠上班,每次跟他坐車經過靠近市郊的大型玻璃帷幕Volkswagen工廠時,他總是凝望著窗外,從他眼裡我可以看到追求夢想的堅定意志。

真紀、綠及步這三個來自日本的女生,是我到德國後最早認識的三個朋友,尤其是真紀,從第一天到學校登記報到開始,我們一直到現在還偶而有連絡。真紀是鋼琴演奏家,大學畢業後到德國,希望拿到演奏師的學位,2006年我再度造訪Dresden時她已經拿到演奏師證書,正接著在攻讀研究所。步在日本就已經專攻德文,到德國是想更近一步鑽研;而綠是到德國追尋夢想的,當時她的德文程度比從零開始的我好一些,但她的最終目標是在德國找工作。三個不同年紀、不同性格的女生,都為了各自的目標在異鄉努力著,而有著相同信念的我,因為會說日文而跟她們分享了許多生活點滴,也一起度過許多歡樂的時光。在Dresden的一個月內,除了德文之外,我的日文及英文也因為那些外國朋友而有用武之地,那也許是預料之外的收穫吧。
八月中旬我結束了為期四周的暑期語言課程,帶著一部分的行李隻身前往捷克,進行我的環繞捷克之旅。老實說那是我第一次長期的漂泊式旅行,我得到不少教訓,包括被騙錢及適應各種陌生冷漠及語言不通的環境;期間有幾次,我很想提早結束旅程回到已經熟悉的Dresden,起碼那邊還有幾個朋友可以依靠。不過我撐過了那一段,即使不是很完美的一段,不過我依然大致地環繞了捷克一圈,在物價不高的東歐吃了幾頓大餐,並帶著值得回憶的經驗回到德國。那可以算是我第二次造訪Dresden。

三天後我將從德國的東北邊移動到西南邊,參加下一所學校的暑期語言課程;那幾天我寄宿在真紀跟綠合住的學生公寓裡,偶而跟綠到大學餐廳吃便宜的午餐,或是跟步一起到街上到處晃;到了晚上就是四個人在公寓裡一起煮飯、用餐、喝小酒跟聊天,那真是非常愉快的幾天。最後一晚的深夜,我們四人在深夜的舊城區散步,那天不知有什麼慶祝活動,在易北河畔施放著短暫但驚人的煙火,我拿著綠的相機到處拍夜景,想要為這最後的暫停留下什麼紀錄。當時的我並不知道將來會再回到Dresden,也認為那也許是我最後一次見到這些朋友們。

易北河畔的夜景因為有著巴洛克風格的城堡、主教堂而顯得金碧輝煌,在巧妙的燈光裝飾下,饒富歷史的建築物在黑夜中不再只是生硬地存在,而是與這個城市一起進化與成長。已經有點寒冷的空氣裡嗅得到些許煙硝味,踏著緩慢步伐的我們,結束了最後一次的四人聚會,朝向各自的將來前進。

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兩度進出Dresden,對我來說這兒已經是非常熟悉的地方,即使我的德文還是不足以應付每天生活中會遇到的種種,但總覺得只要繼續待在這兒,我就可以過得很好。當時的我還沒有太多旅行經驗,也不習慣迅速適應新的居住環境,這也許是我會對Dresden一直保有深刻感情的原因之一吧。我以居住者的角色在這德東大城的有限空間裡待了一段時間,抱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及或許將會遇到更大考驗的忐忑不安,移動到下一個即將長住的城市,卻從來不知道在短短的數個月後,會以旅行者的角色再度回到此地,用截然不同的方式及角度體驗這「易北河上的佛羅倫斯」。
※ 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的Semperoper歌劇院
※ 位於舊城區的主教堂(Kathedrale)

台長: coco
人氣(681)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德國 |
此分類下一篇:在2003的易北河畔,遙望2006的聖母教堂 - Episode 2
此分類上一篇:從海德堡到台北

秋人
一個人有勇氣在國外生活
真的了不起^^y
2007-11-14 22:48:20
版主回應
熟能生巧~跨出第一步之後再不會覺得難了!
2007-11-27 10:54:39
darkangel
我覺得德國人大多比較嚴肅, 做事都很認真, 不像一些美國人一樣的打從一開始便很友善, 是比較慢熱內斂的一種, 這是我從一些德國交流生身上體會到的, 你看到的他們, 都是這樣子的嗎?
2007-11-16 14:00:06
版主回應
德國人的性格是很一板一眼的,這跟重視紀律跟規則的民族性有關係。但不代表他們的內心也是冷硬的喔,必要時他們非常樂於幫助在路上的外國遊客,我就碰過好幾次站在路邊發呆,卻有人主動走到身邊詢問是否需要幫助。
而參加過諸如慕尼黑啤酒節(Oktoberfest)等的熱鬧節慶後,其實一點都不必懷疑德國人也是會玩得很瘋狂的~
2007-11-27 11:00:21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