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5-18 10:32:16| 人氣4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文化論述不自覺的文化傲慢&從卡通來看台版,美版多元文化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新文化論述 不自覺的文化傲慢…
論述是激進真誠?是保守虛偽?各種弱勢人群的生存狀態,是不可替代的試金石。

趙剛/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台中市

野百合世代的民進黨青壯立委們,正在醞釀一種「新文化論述」。新論述雖架構未全,但應是一種新的關於台灣的想像;於其中,中華文化,甚至連中華民國這個政治象徵都將被包容。於是,「中華文化是台灣文化的一部份」、「中華民國是台灣」等口號絡繹於途。

這個新文化論述的直接訴求,不外乎安所謂外省人的心,療選舉傷、止認同痛。表面看,這似是向多元文化邁進一步。深一層看,這是新階段雙軌並進的國族打造工程,在省籍認同路徑之外,增設多元文化軌道。

預測此一多元文化路徑的未來發展固然嫌早,它也許竟會因沒有選票賣點而早夭,但這並不妨礙批判地反思它目前的格局。首先,這個多元文化論還是工具性意味甚濃,是為了打造台灣對抗中國而設,而非憑藉對台灣社會內部多元文化的直觀善意;良善語詞中,其實還是聞得到血味。其次,此一提法隱藏了大主體與小主體之間的位差。容人者大,被容者小,因此,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這些小主體,是被大主體「台灣(人)」所包容的對象。這些小主體,在被包容的同時,自身也要提撥相對基金,即「認同台灣」以及「學做台灣人」。因此,此一多元文化提法仍沾帶著不自覺的文化傲慢(或自卑),將某一個特定人群(福佬人)當作台灣人種子隊;不需學習也無庸試煉,只因為他們就是學習的對象,就是包容者本身。

這種多元文化論顯然過於保守,甚至虛偽,是一個改裝過的美國貨。美國牌多元文化論的虛偽有兩個要點。其一,對「原住民」和「美國人」這兩個名詞進行語意政治操作 :把真正應該叫做美國人的叫做「原住民」,而主流西歐白人移民的後代卻叫做(不加前置詞的)「美國人」。其他人群則是作為包容或融合的對象,例如非洲美國人、猶太美國人、墨西哥美國人等等;這些美國人則是要加上前置詞的。其二,這個多元文化論是以資本發展為考量,對各種新移民進行排除與接納的微積分。因此,美國境內總是維持著數以百萬計無法取得公民權的流移勞工。

台灣多元文化論述裡的「台灣人」的基礎意象為何,以及排除機制是否合理,是這個論述是否保守虛偽的關鍵所在。對這些問題,新文化論述惜乎異常沈默。

所幸,阿扁總統展現了一個激進的、真誠的「多元文化」論述的可能。這個可能在他的口袋中。那張「福建詔安」的紙條是台灣新文化論述的一封瓶中信。阿扁藉由重複陳述其祖來自福建,而他又認同台灣此一話語,似乎在委婉地表白他其實是一個「福台」。那麼,葉菊蘭女士以其客家族譜,則可說是「客台」 ;筆者祖籍河北,也可說是「燕台」;而蕭美琴女士也可說是「美台」。那麼,順著這條路激進地走下去,就得在一個點上摒棄美式多元文化的虛偽,廢除「原住民」這個充滿虛假敬意的冷豬肉名稱,直接正名為「台灣人」,而其他不同階段的後來移民則通通加上前置詞:福台、客台、燕台、湘台、泰台、菲台…。這才是民族國家框架下所能達到的最激進的多元文化想像,因為,唯有如此才能面對一個最根本但持續被遺忘的歷史與社會現實:台灣從來就是一個移民社會,除了「原住民族」以外,其他所有群體只有先來後到的差別。

重新指涉台灣人,是有深刻倫理意涵的。如果台灣的漢人優勢群體之間,為了圖騰之爭,機關算盡、醜態畢露,那不如兩造都放下謀術,共同地「愛台灣」,而這個「台灣」的所指,就必須首先包括台灣人本尊(即原住民),與最晚加入的台灣人(即外勞與外籍新娘)。果如此,那麼,一個真正的大和解,也許就曲緻地發生在這兩造,因為目睹眾多台灣弱勢者之將入井,斷然放下那永遠走不出去的相互糾纏,各自同時向井邊伸出那良善之手時;畢竟,你與我還是有人之所同然的。在取消弱勢者之所以為弱勢者的結構條件的社會運動中,原本敵對的優勢群體將有機會反照到他們的共同支配階級位置,也將有機會受到普世人性價值的召喚,從而走出對微小差異的自戀。

激進的新文化論述不應當是單純的慶祝差異,也不應當只是無條件的促進團結(團結是要幹嘛?戰爭嗎?),更應當追求的是社會正義與個性發展。這樣一種不求對立、不嗜血的新文化論述,長期而言,也將反饋到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以及台灣對中國大陸的進步介入。歸根究柢,各種弱勢人群在台灣的生存狀態,是任何新文化論述到底是激進真誠,抑是保守虛偽的一塊不可替代的試金石。
【2004-05-13/聯合報/A15版/民意論壇】
========================================================================

wrote:
一位來自上海的海外小留學生,看完了趙老師的文章之後,他提出了他的回應,他想要我回答他些什麼。這位朋友是這麼說的:「更應當追求的是社會正義與個性發展! 好虛阿! 感覺他没提出什麼辦法……只是否定民進黨的那套,就是說..現狀比改變後好?民進黨的政策反而會比現在更差」

我不得不說,「好虛阿!」這一句話,它道出了文章背後,些許「無奈的成分」。不過我還是替趙老師自做主張的解釋了文章的意涵。我是如此的對他說:
應該是說,趙剛是順著民進黨那一套,然後借用他們的邏輯來「推翻」或是「預防」福佬沙文主義,因為我們都知道民進黨的那一套是要借用多元文化來進行台灣本體意識的建構,但是骨子裡卻是閩南主體的建構。那麼學者身為一個監督者跟批判者的角色,便提出要求「遵守遊戲規則」的想法來監視著民進黨的論述,圖時也企圖喚起非民進黨的人一同進行監督,也讓這些非民進黨的人,不要將重心只放在明顯的政治表像上,真正恐怖的是「私底下進行的思想改造」

在這場思想論述的戰鬥中,看起來是偏俠的本土意識佔了上風,異議份子是佔了劣勢。然而,如果連反抗的,不同意見的,要求依照遊戲規則的言論都放棄掉,其發聲的機會,那麼才是真正的「好虛阿!」;既然這是一場思想論述的戰鬥,一但放棄了論述就等於繳械投降,就毫無翻盤的機會,讓麼這紙無奈之文,至少,還能喚起異議人士,一個新的論述方向,一個新的戰鬥領域;也至少,還能藉這紙「空虛之文」,讓能人志士順著本土意識的脈絡,徹底監督檢驗本土意識的實踐,是否淪為「福佬的本土意識」化妝品(makeup)!或是美白面膜!
========================================================================

wrote:
從迪士尼卡通來看台版與美版的多元文化論
單只論“風中奇緣”主題曲Colors of the wind這首歌的意境,我想擴大來說,可以代表這首歌的作者希望人類應當相親相愛無論種族膚色,人人都應當如手足同胞之情相互對待,並且除了種族族裔之間的問題外,作者似乎也傳達出當與自然相互共存,而非剝削自然環境,壓迫非人類生物的生存空間。

若是,回到風中奇緣的內容,我想我的猜測似乎跟片中的寓意有些許落差,畢竟此片所欲探討的主軸是在拋棄仇恨,族群和諧,最多到化解衝突消弭戰爭的層次,並沒有我所想的生態環保主義的層次上頭;果然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單從Colors of the wind來猜測劇情,似乎會犯了研究法中所忌諱的“過度推論”。但是說正格的,Colors of the wind文字的意涵其實可討論延伸的部分真的是很多,意境確實深遠,這此而論也許該感到可惜的應該是迪士尼公司吧!而這部片寓意可傳達的還可以在昇華到更高層次,然而僅僅表達至族群的和諧實屬可惜。

除了,風中奇緣,還有另一部片子“小馬王(Spirit)”也是值得討論,小馬王這部片子很有趣也有點詭異(這種形容方式很怪),小馬王是我見過這幾年來,迪士尼出品的片子中被提名最少,得獎掛零的片子!?這部片幾乎沒有台詞,有台詞的部分有一半是小馬王(Spirit)的心聲,剩下才是眾人台詞的總合,剩下的劇情有一大半的時間都是馬蹄答答聲與馬鳴斯斯聲,以及布萊恩亞當斯Bryan Adams的歌聲所組成。而這部片除了靠幾個關鍵畫面來傳達故事主軸外,就是靠Bryan Adams的歌聲來傳達,如果沒有Bryan Adams的歌來補強,這部片似乎會更空洞。好在Bryan Adams的歌聲跟歌詞還有相當程度的意境,能夠match整部片的精神,不然小馬王所能為外人道的部份可能會更慘。

不過,風中奇緣跟小馬王使用一些社會學的意涵來看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認知上的吊詭:風中奇緣強調的是族群之間的和諧,但是歷史上白種人卻是壓迫原住民的支配者,然而片中出現的大和解卻似乎有點諷刺;至於小馬王所強調的西部精神也十分的弔詭,西部精神是美國拓荒的象徵,也一直被宣揚成美國人積極進取的精神,然而片中西部精神--“馬”,馬的生存空間一直被入侵,西部精神一匹匹的抓去奴役,形成順民;狂傲不羈,自由自在的獨立精神正快速的淪亡。因此,馬=西部精神,而拓荒者=壓迫者時,一拉回現實脈絡時便相當的不自在,畢竟所歌誦的對象其實是壓迫者。

因此,當歌誦著許許多多的“崇高價值”或是“偉大理念”時,如果只單看這些口號,卻忽視了口號背後的“歷史情境”,與徹底檢視口號當中的“實質意涵”時,任何人都會輕易的掉進“霸權意識”的“欺騙”與“矇蔽”,成為“真正的順民”,甚至是“統治階級”的“奴隸”。

台長: ChaosOrder
人氣(49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