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6-14 20:58:47| 人氣3,4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艾瑞克森社會心理發展階段理論與教育應用-詹翔霖副教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艾瑞克森社會心理發展階段理論與教育應用-詹翔霖副教授

 

艾瑞克森社會心理發展階段是根據愛利克·艾瑞克森描述,將正常人的一生,從嬰兒期到成人晚期,分為8個發展階段 。在每個階段,個人都面臨、並克服新的挑戰。每個階段都建築在成功完成較早的階段任務的基礎之上。如果未能成功完成本階段的挑戰,則會在將來再次造成問題。

 

1950年代,愛利克·艾瑞克森創立這個理論,作為對佛洛伊德性心理發展階段的改進。艾瑞克森接受佛洛伊德理論的觀念(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以及佛洛伊德性心理發展中的幼兒性慾)。根據艾瑞克森,童年早期的經驗很重要,但是個體仍能在社會環境內得到發展。]艾瑞克森相信童年對於人格發展非常重要,與佛洛伊德不同,認為人格在5歲以後繼續發展。

 

在他最有影響的著作《兒童與社會》(1950年)中,他將人的一生分為8個社會心理發展階段。

 

1.嬰兒期(0-2歲)

2.幼年(2-3歲)

3.學齡前期(3-6歲)

4.學齡期(6-12歲)

5.青春期(13-19歲)

6.成人早期(20-39歲)

7.成人中期(40-64歲)

8.老年期(65-死亡)

 

嬰兒期(0-2歲)

社會心理危機:信任對不信任

主要問題: 我的環境可信嗎?

中心任務: 接受照料

正面結果: 信任、樂觀

發展障礙: 焦慮、不安

自我品質: 希望

重要關係: 父母

 

幼年(2-3歲)

社會心理危機:自主對羞怯、懷疑

主要問題: 我是否需要得到其他人的幫助?

中心任務:模仿

正面後果:自我控制

發展障礙: 懷疑、缺乏信心

自我品質: 意志

重要關係:父母

 

學齡前期(3-6歲)

社會心理危機:主動性對內疚感

中心任務: 認同

正面後果: 具有自信心、進取心

發展障礙: 缺少主動性

自我品質: 目的

重要關係: 家庭

 

學齡期(6-12歲)

社會心理危機:勤勉對自卑

中心任務: 教育

正面成果: 獲得學習能力,成就感

發展障礙: 失敗感

自我品質: 能力

重要關係: 學校

 

青春期(13-19歲)

社會心理危機: 自我認同和角色混淆

中心任務: 同輩群體

正面後果: 強烈的團體歸屬感,為將來準備計劃

發展障礙: 角色混亂、生活無目的

自我品質: 忠誠

重要關係: 同輩群體

 

成人早期(20-39歲)

社會心理危機: 親密對孤獨

中心任務: 關心

正面後果: 組成密切關係,和他人分享

發展障礙: 疏離社會、寂寞孤獨

自我品質: 相互關懷,同甘共苦

重要關係: 配偶、朋友

 

成人中期(40-64歲)

社會心理危機: 創造對停滯

中心任務: 獲得創造力,養育與輔導

正面後果: 成功的個人事業和悉心關懷與培養下一代

發展障礙: 自我關注、不關心後代福祉

自我品質: 關懷

重要關係: 工作場所 - 社區與家庭...

 

老年期(65-死亡)

社會心理危機:自我完善對失望

中心任務: 反省並接受人生

正面後果: 對一生感到滿意

發展障礙: 悔恨、絕望

自我品質: 智慧

重要關係: 人類

 

一、心理社會發展論的要義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論是依據一般心理健康的人格特徵為立論基礎,將人生全程視為連續不斷的人格發展歷程,並以發自於自我成長的內在因素作為人格發展的動力,而此內在因素具有社會性,因此,人格發展是個體以自我為基礎的心理社會發展(psychosocial development)的一個歷程。

 

二、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基本原則

 

()心理社會發展是連續而累積的,前一階段如何解決會影響下一階段解決的能力。

()心理社會發展包含一連串橫跨一生中的各種不同發展議題。

()心理社會發展是有次序性及階段性的。

()心理社會發展主要反應在發展任務上。

()心理社會發展各個階段主要關心的是發展任務的內涵。

 

三、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基本概念

 

在每一個階段中,先前階段所取得的成就被做為資源,應用於征服由發展任務、核心過程、心理社會危機及重要關係混合所帶來的挑戰。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為新的學習提供了經驗基礎,每一個階段都是獨特的,都導致獲得與新能力相關的新技能。

 

心理社會學理論以六個結構性概念為基礎:

 

()發展階段(stage of development)

 

艾瑞克森依照人生危機性質的不同,把人的一生劃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均有其衝突存在,而所謂的成長,便是克服這些衝突的過程。在人格發展歷程中,個體在不同時期學習適應不同的困難,化解不同的危機,而後逐漸上升,最後完成其整體性的自我。

 

()發展任務(developmental task)

 

人生的發展任務包含友誼、自我評價、具體運算、技能學習、團隊遊戲,發展任務界定了在一個特定社會中每一個年齡階段上健康的、正常的發展。這些任務形成一個序列:成功地完成一個階段的任務,導致發展及成功地完成下一個階段任務的更大可能性。發展任務的完成受到前一階段中心理社會危機解決程度影響,一個階段任務的失敗,導致下個階段任務的重大困難,或使下個階段任務不可能完成。

 

()心理社會危機(psychosocial crisis)

 

個體出生後,便開始與環境接觸互動,在互動中,一方面由於自我成長的需求,希望從環境中獲得滿足,另一方面又受到社會的要求與限制,使個體在社會適應中產生心理上的困難,稱之為心理社會危機。

 

艾瑞克森以一條線的兩極對立的觀念來表示不同時期的危機,危機的意義在於若某一階段任務得以順利完成的話,將有助於以後階段的發展,反之,對日後發展有負向影響。因此,發展危機也就是發展轉機;沒有發展危機,個體的自我就無從獲得充分的發展。

 

()解決心理社會危機的核心過程

 

教育是解決國小兒童勤奮與自卑危機的過程,學校是對兒童在各種學習任務上的成功或失敗給予不斷地注意的環境,學校經驗對兒童個人勤奮感的形成具有關鍵作用,因此,要培養國小學齡階段兒童有健全人格的發展,最重要的措施是發展兒童的興趣及充實能力,盡量讓兒童能有學習成功的經驗,以減少自卑感,達到自我實現的人生目標。

 

()重要關係的範圍(radius of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艾瑞克森指出了每一個發展階段中重要關係的範圍,每一個人在每一個生活階段都有一個重要關係的網絡,這種關係的網絡因人而異,但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不斷增加的重要關係網路,以進入更廣闊的社會領域。

 

()因應行為(coping behavior):主要適應自我品質和核心病症,包含解決壓力的積極努力和創設對每一個發展階段考驗的新解決方法。

 

四、心理社會期發展理論的教育涵義

 

從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觀點言,艾瑞克森在其心理社會期發展理論中所提出的發展危機理念,對父母與身為教師者,至少具有以下三點深刻涵義:

 

() 發展期中危機重重,自我成長不易

 

因為個體出身以後即生長在人的社會裏,其生活由成人照顧,其行為受成人約束,使得個體的自我發展,均不容許個體順其本性而毫無限制的自然發展,否則勢將形成無法適應社會極大困境。

 

因此,就個體自我發展與社會現實兩個層面合在一起看,個體在自我成長歷程中,因自我需求與社會限制兩方面調和不易,而使其心理上產生適應困難的感覺,是在所難免的,此即艾瑞克森之所以提出發展危機理念的理由。

 

艾瑞克森將人生各時期視為重重危機的發展歷程,在歷程中個人以及教育所能為者,不是避免危機的產生,而是盡可能將危機化為轉機,如何教育新生代在面對各時期人生逆境時,能善於應用危機,以提升自我發展的能力,即是教育的目的。

 

() 教育是發展的助力,也可能是發展的阻力

 

此處教育所指的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亦即個體自出生到青年期或成長期間的學前及學校教育。

1.在人生全程八時期中,自出生到青年期的前20 年,就占了五個時期。這正說明了個體成長發展的重要,也隱示了前五個時期發展的困難。

2.新生代的前五個時期,正值學前接受家庭的非正式教育與入學接受學校的正式教育的階段,而家庭和學校教育的適當與否,必然會影響個體人格的發展。如果家庭或學校為兒童們所設計的教育情境不能配合兒童的心理需求,不能使他們從求知中得到快樂、在學習中健康成長、在生活中準備生活,而只是基於望子成龍或升學主義的觀點,強制兒童學習,難免使教育本具有的人格發展助力,變成為人格發展的阻力。

 

() 全人教育基礎寓於心理社會發展

 

艾瑞克森的理論重在解釋個體的社會發展或人格發展,事實上,在其對各時期發展危機的解釋中,更包含了全人教育中-知,情,意,行,四層面的心理歷程。

 

1.前五個時期的發展危機,無論危機的後果是轉向積極的(危機化解)或是消極的(危機留存)方向發展,都會由個體的行為表現出來(對人信任或不信任等),所以兒童在家庭或學生在學校的一切行為,均可視為其人格發展的指標。

2.前五個時期的發展危機,無一不與認知學習時成功或失敗所帶來的快樂或痛苦經驗有關。目前家庭與學校過分重視知識教育而造成兒童失敗經驗過多的事實,可說是中小學教育的最大敗筆;也可能正是目前青少年問題嚴重的主要原因。

3.從家庭與學校教育與發展危機的關係看,適性的教育環境固然可以培養兒童適應能力,以化解其面對的危機,不適性的教育環境則可能因未養成兒童適應能力,甚至養成不良習慣,因而造成其更多的發展危機。如能改進教育環境,真正配合兒童心理需求,使其在求知中得到快樂,在學習中健康成長,即可在人格發展歷程中實現全人教育的理想。

 

五、艾瑞克森理論的教育應用

 

在教育上,可根據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架構,來檢討個體從兒童期至青年期,在人格和社會發展方面的幾項問題,如:我們如何了解自己及他人,如何發展是非觀念,它又如何影響個人等等,以為教學輔導之參考。

 

再者,從艾瑞克森理論中可以探討到家庭與學校對兒童發展與社會化的重要影響,社會化是社會中已成熟成員(如父母、教師)對兒童行為養成的歷程,俾其能充分參與並奉獻社會,家庭與學校對兒童發展與社會化的重要影響如下:

 

1.家庭型態轉變影響兒童社會化

 

許多中產階段父母,雖有能力提供孩子良好的物質生活,但他們忙於打拼生涯事業,使此類兒童也許擁有較多「物質」,卻缺少與父母共處的時間。此外,單親家庭也讓學生可能是在孤單乏人照顧的環境中長大。總之在家庭型態轉變下,鑰匙兒的數量一直持續增加中,它影響兒童社會化。

 

2.快速社會變遷影響兒童社會化

 

今日兒童與青年處在快速變遷的情境下,來自社會變遷的壓力,迫使個體不得不快速長大,被迫適應變遷中的家庭型態,幼年提早離家上學,上才藝班或安親班,模仿電視打鬥動作增強暴力傾向,此外,心理學家也重視成人塑造下的兒童電視與文學,學生每天從電視、報章雜誌、坊間讀物等,接觸到藥物、性、AIDS 及其他成人題材,卻未必幫助他們對此類問題的了解與處理。

 

3.父母離婚影響兒童社會化

 

離婚後的許多改變,也會干擾兒童生活,負責監護的一方可能搬家及樽節開支,外出工作或努力加班以開闢財源,當兒童最需要接受關懷支持的時候,卻必須要離開雙親的一方,離開原本相處的鄰里或學校的友誼關係,而單親的父或母又無暇與之共處,陪其成長。

 

4.社會化中教師的新角色

 

兒童在成長歷程中,面對家庭型態的轉變、快速的社會變遷、高離婚率及受虐危機,影響其社會化充滿重重難題,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度過此類難關,順利完成其人格與心理社會發展。教師在社會化中的新角色建議如下:

 

(1)教師宜強調情意目標(affective goals)重於認知目標(cognitive goals),所謂情意目標,即在培養學生人際技巧、獨立性、自律、責任、自我價值、自我了解、學習熱誠和態度。

(2)成功的教學在於使學生合作並熱誠參與學習活動。

(3)好學生宜強調其人格品質(如熱心、自勵、樂觀、良好態度等),而不僅是學業成績。

(4)教師應以身作則,為學生表率,勿以過多教學規範約束學生,以增強其獨立,宜鼓勵學生積極主動,以追求自我價值。

(5)教師應為學生處理情緒及人際問題之最好資源,當學生面臨家庭難題,宜給予溫暖、肯定、真誠關懷,提供安定良好的環境,助益其學習,並對個人隱私,給予尊重,則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有的共識與做法。

 

 

 

 

 

參考資料-https://zh.wikipedia.org/wiki/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

 

大約年齡

德性

社會心理危機

顯著關係

存在問題

例子

0-2

希望

信任對不信任

母親

我能不能信任這個世界?

餵食、遺棄

2-4

意志

自主獨立對羞怯懷疑

雙親

我可不可以成為我自己?

如廁訓練、自行著裝

4-5

目的

主動對內疚

家庭

為我自己而做、移動和行動是可以的嗎?

探索、使用工具或創作藝術

5-12

能力

勤奮對自卑

鄰居、學校

我能不能在全世界的人與事物做什麼事?

學校活動、運動

13-19

忠誠

身份認同對角色混亂

同儕、模範

我是誰?我能成為什麼?

人際關係

20-39

親密對孤獨

朋友、伴侶

我能不能去愛?

親密關係

40-64

關懷

愛心關懷對頹廢遲滯

家庭成員、工作夥伴

如何完成我所認為的人生?

工作、夥伴

65-死亡

智慧

完美無缺對悲觀沮喪

人類、我的同類

對於成為我自己的過程是否滿意?

回顧人生

 

 

 

 

 

 

 

 

 

 

 

參考文獻

Coady, N & Lehmann, P, (Eds.), 2016,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or direct social work practice: A generalist-eclectic approach, 3 edn,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Erikson, Erik H.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1950.

Erikson, Erik H.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959.

Sheehy, Gail. Passages: Predictable Crises of Adult Life. New York: E. P. Dutton, 1976.

Stevens, Richard. Erik Erikson: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1983.

資料摘錄自: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台長: 詹翔霖副教授095526899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