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2-09 08:32:37 | 人氣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欲想不愚~觀照自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達觀法師著

對人感到複雜,是因為不懂人性;

對事覺得困難,是因為不懂方法。

智者善於觀察一切事物,愚者只是被觀察的對象,

故我們當時時觀察自己的身、口、意,

清楚自身的語言模式、行為模式、思考模式,

進而觀察所有的人、事、物等。

大部分的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

不想改變自己,卻想改變別人;

只想干涉他人,卻不願自我約束;

想要佔有對方,卻不願讓人牽制;

遇到事情發生時,便立即找其藉口;

心中貢高我慢,而常輕視於人;

只接受合於自己的觀點,卻不認同別人的看法;

不是攻擊對方,便是逃避事情……

我們有如實的察覺、發現,內在錯誤的知見嗎?

若能深入觀照,您還會指責他人嗎?

老子說:「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做自己應該做的,而不去責備和要求別人。

六祖大師亦言:「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修行是修其心,因此時時觀心,

察覺自己的無知、偏見、固執、叛逆、污穢、

邪念、自私、爭奪、欲望、敵對、狂妄……,

種種障礙自己錯誤的思想,去改變、修正;

並非像一般人,去說人長短、道人是非,

這樣只會徒增無明和貪瞋痴,

而造無量無邊的罪過。

明白自身之後,就容易瞭解別人。

因為,與人相處,才是最難的!

一切罪過因人而起,一切功德也因人而生,

所以修行要在人群中歷練;

但要歷練之前,應當深知人性,

才不會觸犯「人性的弱點」、「人性的防衛」、

「人性的尊嚴」,故我們當要學習“善觀於人”。

第一、 不要用行動約束於人:

人類除了求生存之外,更渴望的---便是自由。

第二、 不要用言語說服於人:

人性喜歡統治別人,掌控於人,

而不喜歡被人征服和駕馭。

第三、 不要用想法改變於人:

想要自我改變都很困難,

那要讓他人改變(思想、言行、慣性)更是猶如登天。

既然不要改變別人,那是否改變自己?

改變!是一種障礙的突破,

如粉碎自我的執著、自我的設限、

個人的好惡及種種的慣性等等。

但對於別人呢?就不是如此!

那該如何?不是改變人,而是善用人!

我們先要「觀察人,知其性,用其長。」

不論他是否好壞、善惡、智愚、強弱、男女、老少、

尊卑、親疏,並不影響“善用其人”的道理。

用人並不一定指上位者,或是 領導、管理者,

而是人人皆可用。

老闆可用員工的才能,員工可用老闆的資源;

主管可用部屬的忠誠,部屬可用主管的才幹;

前輩可用後輩的服從,後輩可以前輩的經驗;

智者可用愚者的無知,愚者可用智者的智慧。

以此類推,我們可善用於人,

而不與人作對、抗衡、較量、分別,

自然您的人際關係就會趨於和諧、圓滿。

用人的目的,不是在利用人性,而是在幫助人類。

若別人不能接納您,親近您,

那我們又如何去改變人、影響人呢?

故菩薩道的行者,

常用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去接近眾生,利益大眾,使人人學佛,個個成道。

總而言之,先觀察己,再觀察人;

先知其己,再知其人;

先善用己,再善用人;

先改變己,再改變人。

如此次第依循,才是利益大眾的良策呀!

 

台長: 若無
人氣(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