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28 11:06:10 | 人氣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格在寂寞中昇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聖嚴法師開釋

一個寂寞的人,雖能引起他人的同情;

但人之對於寂寞的境遇,總是容易引起哀傷的情緒。

所以寂寞的境遇,總是不受一般人所歡迎的。

但是,人而真正能夠忍受寂寞,安於寂寞,樂於寂寞,

並且願以寂寞為其終身之良友者,

他將必然通過寂寞之路,透出於寂寞的氛圍之外。

他將會在寂寞之中,

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認識世間,

認識世間的一切有情與無情;

他將會發覺自己的缺陷,他人的缺陷,世間的缺陷,

乃至一切有情與無情的缺陷;

缺陷之中,產生憂患,憂患則與痛苦俱來;

自己有痛苦,他人有痛苦,一切的有情眾生皆有痛苦;

因為自己有痛苦,自己是人,凡是人,必皆有痛苦;

又人是有情的眾生,凡是有情的眾生,亦當皆有痛苦。

自求解脫痛苦,

故亦必能逐漸而發為救人救世的大悲精神。

到此境界,吾人的人性,已從孤單與寂寞之中,

昇華而至於廣大無際的無盡藏中,

自己深入於民胞物與的無盡之藏,

自己的心胸,亦將充塞於無盡之藏,

並進而彌蓋涵容了無盡之藏,

此真所謂廣大如虛空了。

但是,虛空雖然容受萬物,且以撫育萬物為職志,

虛空的本身,卻是寂寂寞寞,無色無臭的。

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古來聖哲之士,

不論出世的抑或入世的,

他們皆從寂寞中來,那是毫無疑問的。

雖由各人對於寂寞的運用有廣有狹,

對於寂寞的體認有深有淺,

而致聖格與聖階的範圍等次,各有差別,

然其認定寂寞之可貴,乃是一樁事實,

即使他們未嘗用過寂寞一詞的字樣。

人類思想的凝聚,必須有其冷靜的機會;

人格的昇華,必先假以沈澱的時日。

一缸混水,澄清之後,始能明淨如鏡而徹上徹下,

但如不讓其有休息的機會,時時均以器物攪之拌之,

那是不會澄清下來的。

世間固有不假造作的天才人物,

一出世來,即能顯赫一時,但那總是浮淺的,

好像肥皂的泡泡一樣,也能吹得很大,

也能在陽光之下發出絢麗的色彩,

也能使人對之欣然而笑,然其彩色的生命是有限的,

其為人們所留下的印象與影響也是有限的。

世上一般的所謂凡夫,總是不甘寂寞的,

總是想盡方法,要使自己比他人好,

要使自己站在他人的面前與上面,

要使自己讓他人看到,

要使他人知道自己是比他人為好為高。

所以一般的政客,口頭上喊著為民服務,

事實上卻在踏著人民的背脊,登上自我高大的寶座,

政客之所以不能成為偉大的政治家,

端在他們的不甘寂寞,

他們是為成全自我而利用他人;

政治家之所以能夠萬民愛戴,留芳千古,

原因是在他們的動機為救國家為救人民,

能置個人的成敗毀譽乃至生死於度外,

他們為了達到自救救人的目的,可以接受天下人的反對,

即使在天下人的一致反對之下,他們仍能我行我素。

所以歷史上的孔孟諸子,他們各有其政治理想的政治計畫,

但他們卻未有一人是能即身而將自己的政治抱負全部實施的,

甚至永遠未能付諸實施的,

可是,他們那種獨立特行、獨往獨來而甘於寂寞的精神,

那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魄力,實在值得吾人深心嚮往。

吾人在寂寞的時候,不能不感到無聊,

這是因為沒有寂寞的習慣,

未能將寂寞的境遇,看作知己的朋友,

所以大家喜歡往熱鬧的場所跑,

希望能有一些可以交談的朋友,可以共同玩樂的朋友。

但是人從熱鬧的場合中走回家裡時,

或當朋友們各自分散時,卻會感到加倍的寂寞,

好像自己是生活在古墓之中的木乃伊,

孤孤零零,悽悽切切,冷冷清清,

像一個無依的幽靈,像一隻失群的小鳥。

於是產生反常的心理︰越感寂寞之惱人,

越向熱鬧的場合裡鑽,越鑽越感寂寞,越感寂寞越要找刺激。

最後,心靈混沌了,肉體麻痺了,精神墮落了,

整個的人生,也就毀滅了!

當然,凡是尚有一些自制能力的人,那是不會一直走下去的。

普通的人,無聊的時候,可以看看書,寫寫字,

聽聽音樂,時間也就打發過去了。

但是,假如我像魯濱遜一樣,生活在一個無人的荒島上,

那裡沒有文明,沒有文化,也沒有任何的書籍,

那時候,我是自殺呢?還是繼續活下去?

如果我是一個聖者,這倒正是我所求之不得的環境了,

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他要單獨跑到雪山去枯坐六年,

耶穌成道之前要到西奈山去獨住四十晝夜,

他們何嘗是從書本中找智慧呢?

所謂「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

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

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這是中國儒家的主張。

書本之中,固可找到知識,

真正的智慧,則非書本之中可以找到。

所以佛教的禪宗,

主張不立文字,主張直下悟入,明心見性。

中國儒家,雖有悟的境界,但在宋明之前,

殊少直接點出悟之重要者,到了宋明之後,

因受禪宗的影響而標明了悟的觀念,

陽明的龍場悟道,便是一例。

雖然佛教的悟道與儒家的悟道,在層次與成色上有其差別,

但其悟的方法是一樣的。

如何才能悟道?首要在於知止,

以不變而應萬變,心不變動就是定境,心如止水,

自可內外明澈,而能自悟悟他了。

唯此知止不變的工夫,若非甘於寂寞的人,

那是用不上力的。

人之自高自大者,正因他是無知;

人之能夠敬上而謙下者,正因他能知道自己之無知;

人之無知而能自知為無知者,他已不是等閒的人物了。

所以蘇格拉底自謂他之過於人者,

只是自知其無知而已!

但要發覺自己的無知者,非要有寂寞的經驗不可,

一個不甘寂寞的人,他是不能自知其無知的,

一個不能領會寂寞的人(像無有思想可用的動物一樣),

更是無法自知其無知的。

故如莊子所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警覺心,

在一般人來說,那是談不上的。

可是,我們不妨從現在開始,找一個寂寞的機會,

或在深夜的床上,或在傍晚的天井裡,或到空曠的原野,

或到汪洋的海邊,或坐林間的樹下,或宿深山的梵剎,

先讓自己寂寞下來,然後再向自己發問︰

我是什麼?我從何處來?又將往何處去?

我認識自己嗎?認識些什麼?認識了多少?

我為何生在天地之間,如何生在天地之間,

天地之間如何使我生存?

我對我的周遭事物,理解了多少?理解些什麼?

我是人?人應如何?我已如何?

我覺得人生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

痛苦何處來,快樂何處去?

自知有苦樂,也能知道他人有苦樂嗎?

我生於天地之間,對天地之間的一切萬有,

理解了多少?理解了些什麼?

像這些問題,任便舉出一個,必將無以回答,

即使勉強回答,此一答案的分數,必也少得可憐!

即使是集古來的大宗教家、大哲學家、大科學家,

數千年研究的大成,也只說出了一點一滴、片鱗半爪而已。

釋迦世尊,雖稱正遍知覺,

但其所覺的形上境界,乃是唯證乃知的,

乃是不假言說的,我們凡夫,

自也無法從佛教的經論之中找到本末究竟。

此一本末究竟或事物終始,

仍須吾人從寂寞之中去開悟出來。

偉大的人物,都是從寂寞中來的,

也唯有從寂寞中來的人,更能值得人們的尊敬。

像西洋的哲學家中,斯賓諾莎甘於磨鏡的寂寞,

尼采甘於病痛的寂寞,

其餘如霍布士、笛卡兒、洛克、萊布尼茲、休謨、

康德、叔本華等,皆甘於獨身的寂寞。

中國自顏回以下,賢哲之中,甘於陋巷布衣的寂寞者更多。

縱使學優而仕,身居顯要,

但他們總是耿介質直,不阿不求,

從政是為兼善天下而已,正是學以致用的表現。

唯於偉人之中,寂寞一生者之精神作用,

遠較及身聞達之流,更能使人崇敬與嚮往,卻是一個事實。

這在宗教的行誼之中,尤其明顯,

一個高僧,只要能有徹底放下的決心,

他們對於寂寞的生活,必能甘之如飴,

世人視之為枯槁,他們住之如春風。

因為一個真正的宗教家,特別是一個佛教的僧人,

他們雖以出世為宗旨,卻以入世為手段,

他們的徹底放下,為的是要絕對的承當,

若不先做去人欲而存「天理」的工夫在前,

自也無法擔起自救救人救眾生的重任在後。

即使一個高僧,未嘗真的在其一生之中,度盡一切眾生,

但卻願於生生世世,盡未來際,直到度盡眾生為止,

正因有其弘願之所在,他們雖然枯坐於水邊林下,

亦同於心包太虛而與一切眾生談天說地了。

近代的佛教界中,有一位弘一大師,

他於出家之後,總是隱藏,總是甘於過他寂寞的生活,

他在生前,著作無多,化眾甚少,

但其若有所言,必是悲憫懇切之詞,必能語語感人,

故到目前為止,不論僧俗,凡是知之者,

談起弘一大師,總會肅然起敬,

這就是受他那種卓拔的人格所感。

那種卓拔的人格,卻是從寂寞的生活中,貞凝而成的。

 

一個甘於寂寞的人,根本不會想到寂寞的問題。

人在單獨的時候,會覺得寂寞,

有了一個朋友交談,便不寂寞了;

一個甘心與寂寞為友的人,

卻將一切寂寞中的人當作自己的朋友,

他將全部的心力,放在寂寞的朋友身上,

為之發掘問題,並為想出解除問題的方法,

以期拯救,以期安頓。

因為凡人皆在寂寞之中而又不忍甘於寂寞,

不甘寂寞的人是愚癡的,也是痛苦的,

所以凡人皆在他的拯救之列,凡人皆是他所關心的朋友。

那麼試問:能以一切人乃至一切眾生為朋友的人,

他會感到寂寞嗎?當然是不會的。

若想甘於寂寞,確非輕易之舉,

如果以甘於寂寞作為來日的晉升之資,

期以十年寒窗,換取來日的衣錦榮貴,那是流俗的,

那不叫作甘於寂寞,而是做的投資生意。

離俗而處者,固為甘於寂寞的人,

一個真能甘於寂寞的人,卻並不一定要離群獨居,

像美國的林肯,像印度的甘地,都是寂寞的人。

寂寞者不會考慮到自己的問題,

他只希望同情一切人,瞭解一切人,

並願為一切人乃至一切眾生承擔問題而解除問題,

他是忘我的,

即使一切人乃至一切眾生都把他當作敵人來攻擊,

他也必能在所不計,人皆以他為敵人,

他卻仍以朋友乃至慈母的心懷來愛之護之。

所以佛教主張學佛者,應先空去一個我的觀念,

然後才能進入佛法的聖階,因為人欲皆由我的觀念而來,

有我就有人欲,有人欲便不能甘於寂寞。

寂寞是可貴的,願將此一短文,獻給正在寂寞中的人。

(一九六二年十一月於美濃,刊於香港《人生》雜誌二九○期)

 

 

 

 

 

台長: 若無
人氣(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