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陸安琪
對我從小就縱容遷就的你,是不是也很無奈.. 孫宇說,從小他就不是個乖孩子。
上小學那會兒,他調皮,愛撒野,還不肯吃虧, 偶爾被同學欺負, 也一定要讓在同一所小學教書的媽媽替自己出頭。
到了青春期,他越來越叛逆, 會為一些瑣碎小事跟媽媽鬧個天翻地覆, 還堅決不認錯、不道歉,因為「那樣沒面子」。
直到上了高中,他才褪去這些孩子氣, 但依然是個固執少年。
愛上畫畫,就把文化課丟在一邊, 結果成績直線下降,又惹得媽媽著急擔心。
青春期叛逆的男孩,當然不會向媽媽的憂慮輕易妥協。 在學校裡,他依然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畫畫上; 回到家,他也總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偶爾,媽媽問:「你怎麼不跟我說說學校裡的事?」 換來的只是沉默。
而大部分時候,他根本就不會待在家裡— 孫宇讀的高中是寄宿制學校, 一個月才給學生放一次假, 所以他與父母說話大多是在電話裡。
孫宇記得高二下學期的時候, 他接到爸爸打來的電話,照例問他成績如何。 所以,他沒覺得爸爸的這通電話有任何特別之處, 除了末了那一句:「你媽媽最近動了個小手術。」
「啊?怎麼回事?」 「沒什麼,手術很簡單,大致上已經好了。」 「哦。」孫宇釋然了。
那一年,他才18歲,雖然被高考壓得喘不過氣來, 但在最無憂的年紀,生老病死對他而言太遙遠。 何況爸爸說得那樣輕描淡寫,何況回到家裡, 他也沒有在媽媽臉上找到一絲病容。 所以,日子還是波瀾不驚地流逝著。 上學的時候,孫宇還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畫畫上; 回到家,他依舊一動不動地坐在電腦前。 偶爾,媽媽也會躺在床上抱怨: 「你怎麼一點都不關心我的病?」
可等到孫宇滿心愧疚地坐到床前噓寒問暖時, 她又反過來寬慰兒子:「沒事沒事,你去玩吧。」
孫宇很久以後才明白過來: 「原來只要我對她有一點點關心, 她就已經非常滿足了。」 家裡人敷衍我說,快好了, 我也就愚蠢地相信了..
轉眼間過了兩三個月,到了藝考集訓開營的時候, 孫宇想去北京參加集訓,爸爸卻帶回來另一個消息: 湖南有位名醫,專治媽媽的病。 「要不,別去北京了吧。」爸爸跟孫宇商量。
北京的集訓為期3個月,每月學費3000元, 加上其他費用,總共需要大約15000元。 其實,這種集訓不是非參加不可, 也不是只有北京才有,但孫宇想去。 因為那裡的集訓質量好,對順利通過藝考很有幫助。 加上周圍不少同學都打算去北京,孫宇也不想錯過。
孫宇記得,那一年的集訓是在國慶期間開營的。 他離開石家莊的前兩天,爸爸帶著媽媽去了湖南。 「那兩天,我幾乎全都坐在電腦前, 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那時候,我還覺得,沒人管我真是太好了。」
集訓的日子裡,孫宇不時與父母電話聯繫。 談到媽媽的病情,聽到的都是好消息: 「治療很有效!」「比以前好多了!」 「快好了,快好了!」 他沒有懷疑過這些好消息, 只是覺得,媽媽的聲音和以前不一樣了, 好像沙啞多了。 等到集訓結束,參加完2009年年初的藝考, 孫宇發現,媽媽的變化越來越多。 「她以前是披肩長髮,還染成了紅色。」 可有一天,媽媽的長髮變成了短髮。 「呦,換髮型啦!」孫宇故作驚喜地調侃, 卻只換來媽媽悄無聲息的微笑。 「那笑容,很奇怪。」
之後,媽媽的臉腫了起來。 「她很愛美,看到自己這樣也很不開心。」 孫宇聽媽媽說要把家裡的鏡子全都收起來, 因為這副模樣,「照鏡子也沒意思了」。 再往後,孫宇發現媽媽開始看佛經。 他問:「為什麼要看這個?」 「好玩唄。」 「佛經有什麼好玩的?」 媽媽答不上來了,孫宇也沒再細問。
「其實我感覺到了。」 他說,「但我不敢問。」
2009年3月底,學校放了假。 聽說孫宇要回家,爸爸讓他記得去醫院看看媽媽, 因為媽媽「不大好了」。 在病房門口,爸爸終於說出了真相: 媽媽得的是肺癌。 她聲音沙啞、臉部浮腫都是病痛所致, 換髮型是因為化療之前剃光了頭髮, 只能戴上假髮。 而湖南的名醫也沒有妙手回春的神技, 媽媽體內的癌細胞還是擴散了。
孫宇明白,父母一直不告訴他實情, 是因為高考在即,怕他分心。 他也不是沒有想過這種可能, 但走進病房的那一剎那,他還是驚呆了。
他不敢相信,眼前那個臉上腫得連眼睛都睜不開、 四肢卻瘦骨嶙峋的女人, 就是半個月前還活動自如的媽媽! 「她已經不能自主坐臥,話也不大說得出來。 我告訴她我的成績不錯, 已經過了南航的藝考線,讓她放心。」
孫宇陪了媽媽半個小時,絮絮地說了一些話, 沒有流淚,因為爸爸叮囑過: 「看到媽媽以後,不要哭。」 臨走的時候,他給媽媽留了一封信, 還囑咐爸爸,一定要念給媽媽聽, 因為信裡寫的都是這些年來 他瞞著媽媽偷偷幹的「壞事」, 比如他從初二就開始談戀愛, 比如他偷偷去網咖玩電腦…
「以前犯了錯或者跟媽媽吵過架, 我從來不肯主動道歉或者認錯。」孫宇說, 「但那時候,我覺得,如果再不認錯, 恐怕就來不及了。」 我在這乞求你原諒,你聽得到嗎?
兩天後,在學校裡,一位同學遞給孫宇一張請假條, 班主任已經在上面簽過字。 同學什麼都沒說,只是告訴他: 「你家裡出了點兒事,趕緊回去看看。」 「那一刻,我就知道,媽媽不在了。」孫宇說。
至於那封寫滿悔恨的道歉信, 很久以後,他才從爸爸口中得知, 原來聽說兒子早戀,媽媽沒有生氣,只是微笑, 原來她也不想給兒子任何壓力, 只是希望他能活得開心。
寒假,因為闌尾炎,孫宇住進醫院接受手術。
術後,看著護士幫他扎針打點滴, 他又想起小時候:「那時常常生病, 每次打點滴都會害怕,好在有媽媽安慰鼓勵。」 如今,21歲的他再也不會被打點滴嚇倒, 但再也沒有人能像媽媽那樣給他安慰。
開學之後,他開始動筆創作《來一斤母愛》。
「我答應過媽媽,等到學會畫畫, 一定為她畫一幅,但從來沒有這麼做。」 孫宇說,這是他最大的遺憾。
一個月後,54頁的漫畫集順利完成。 孫宇將它們發到網路上,引起了媒體關注。
不久之後, 學校也為《來一斤母愛》舉辦了公開展覽。
只可惜,他的媽媽再也無法看到兒子 為自己創作的這些漫畫。
在漫畫集的最後, 孫宇引用了龍應台在《目送》裡寫下的那段話: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 所謂母子一場,不過意味著, 你和她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 不斷在目送她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 看著她逐漸消失在轉彎的地方。 她用她的背影默默告訴你: 不必追。_
《現代家庭報》 2011年6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