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8-08 18:42:58| 人氣1,495|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黑卡-為何而搖?為誰而搖?(轉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上圖為8/7帕布颱風侵台當天傍晚所拍, 呵, 是用黑卡)
在相機世界混了快一年的時間了, 東摸西摸也算有一點小心得. 我覺得攝影的技術固然重要, 但這些技術的”之所以然”也非常重要. 在DCView看到一篇關於搖黑卡的迷思的文章, 寫得有趣也有內容, 轉貼過來給大家看看.
在這個迷信攝影是一門”手”藝的數位攝影時代, 最好的見證就是高倍數望遠鏡頭追焦, 卻追個沒什麼值得一看的畫面, 或是搖黑卡, 搖個根本不需要搖的地比天暗的黑卡. 為什麼會迷信攝影是一門”手”藝呢? 難道藝術一定要動”手”才顯示它和心靈(只有人類才有心靈也才會好好用手)的原始連結嗎? 藝術也能是取景巧妙, 眼光獨到, 構圖具創意......等等. 看看以下這篇文章, 或許讀者會體會出, 過度的”手”藝不但變成匠氣, 也是”手”拙.
(原作:澄果攝影學院-許毅老師)
前一陣子跑了一趟大屯山拍夕陽與夜景,由於當天風大到連站立時,身體都會被吹動,我看這樣的狀況,就算夕陽雲彩再美,也很難排除輕微的晃動,拍出高影像品質的作品,於是我採觀望的態度。在我四周也有幾位影友在拍攝,我看他們拿著黑卡,一張接一張的拍,不停的搖,速度之快,我想既然沒的拍,觀察別人拍也挺有趣的,至少可以觀察現在的DSLR玩家的拍照習性,作為我教學時的參考!我看著他從夕陽還蠻高的時候,就開始搖,不停的拍,一直到太陽降到地平線以下,四週已經暗下來,漸漸的天空很快就幾乎全黑了,反而地面上的台北市區華燈初上,而且亮度已經亮過天空了,他還是拿著黑卡遮著鏡頭上半部,手不停抖動,我拿出點測光錶來測當時的光線,果然不出我所料,地景亮度已經高出天空兩格了。

其實這樣的情況我不是第一次看見,在大屯山、象山、北海岸我都看過,我想他們真的不知道黑卡為何而搖?為誰而搖?坦白說我必須承認:黑卡連我自己都很少用,搖的也不好,因為它的不可預期性實在太高,換句話說就是失敗率高,你可能必須向上述的影友一樣,不停的拍,變換黑卡抽離的時間,才有可能有幾張成功的照片,當然這需要長時間的練習,無數的失敗經驗才有可能練得一身搖黑卡的高超技巧,網路上確實有很多朋友搖黑卡的技術令人嘆為觀止、神乎其技,當然其中也有很多是軟體黑卡後製的。雖然我習慣除非不得已才使用黑卡,但還是作了以下整理,讓想學習黑卡使用的朋友能有正確的觀念:

˙黑卡的概念由何而來?

使用黑卡的始祖是誰?為何會想到用這樣的方法?我想這已不可考,當然以下純 屬我的推測。在大約二十年前我曾學習手工黑白及彩色暗房,在黑白手工放大時,會用黑色卡紙剪成各種形狀,固定在二、三十公分長的鐵絲上,在放大機底片板與相紙之間做局部加減光,以利作品在明暗階調之間做完整的呈現,配合ZONE SYSTEM的技法,讓黑白作品達到接近完美的境界。(ZONE SYSTEM的大師像美國已故攝影大師 安瑟亞當斯、國內我首推 蔣載榮大師)但在彩色手工放大時,卻沒辦法這樣作,因為如此會造成局部的偏色,所以我猜測:使用黑卡的始祖應該有黑白或彩色暗房的基礎。

˙為何要搖黑卡?

就像上述暗房的概念一樣,為了求得亮、暗階調分布的協調,不至於在畫面中存在完全沒有細節的亮或暗的區域,尤其是大面積的區域,才會有人想出搖黑卡的方法,意在遮掉高反射率的亮部,拉近亮暗之間的差距,讓畫面所有的細節,盡可能完整呈現,這部分與灰色漸層率鏡的功用是相同的。我最常用的就是ND-6加上ND-9同時使用,在對的時間這樣的方法可說是萬無一失,對測光、曝光比較有概念的影友大概都知道:早拍不如時間挑準來拍,假使你習慣分別針對各個區域的亮、暗做測光,就能知道當時亮、暗光比的差距有多大,太陽在什麼樣時間是運用輔助工具可以改善的,當天空亮度還很亮的時候,其實並不是晨昏景致的好時機,反差還很大,色溫也還沒低下來,顏色可能處於有點黃又不會太黃的階段,此時若用兩片ND加起來一起用,恐怕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果非拍不可當然只能搖黑卡囉!

˙黑卡為誰而搖?

大家看到網路上這麼多人在搖黑卡,而且用的淋漓盡致,自然也想學習這個技巧,不過我建議先了解測光與曝光的概念,才不會反其道而行,在不該搖的時間搖,在不該搖的地方搖,就像我在上述的拍攝晨昏熱門景點看到的情況一樣,我提到過,用黑卡或ND是為了拉近亮、暗區域之間的差距,使其讓相機盡量完整紀錄,當你在現場看到的景物反差若是太大,會超過相機所能紀錄的,因為正常人的眼睛所能看到的階調,從最亮到最暗約為十五個階,用光學品質佳的世界名鏡,加上超高技巧的”ZONE STSTEM”分區曝光法拍攝黑白底片,洗成高品質黑白照片,若有十個亮、暗分明又細緻的階調,已堪稱大師了。 我建議想學習黑卡或ND的使用方法,不如自己先做練習與測試,不急著要拍出成功的作品,因為”寧可殺錯,不可放過”的拍攝方式,對你日後的拍攝並沒有直接而有效的幫助,拍的多不如拍的準。我建議的測試是:學著運用你相機上的點測光功能,分別測得亮、暗多個區域的光線數據後,記錄下來,再開始運用黑卡或ND作測試,當然也得記錄下來,包括你用的ND能阻隔大約幾格的曝光,加上該ND之後曝光基準該落在何處?才能拍出成功作品,同樣的黑卡在你的光圈、快門組合之下,該搖多久?會減少多少的曝光?隨著時間越來越晚,光線亮、暗之間起了極大的變化,此時慢慢減短黑卡遮的時間,到某一個時間你會發現:根本不需要任何ND,也不需用黑卡而拍出極為完美的亮、暗細節,再來當地面夜燈亮過於天空越來越多,你該考慮的是要不要把ND轉180度,或搖黑卡遮掉下半部,讓天空多曝一點光,否則天空一片黑的夜景,其實不會太好看,當然這方法只限於天空暗下來的程度輕微時,若天空已經接近全黑,就不適用了。

作完這些測試,配合你記錄下來的數據,在電腦上做檢視,相信你應該會有蠻多收穫的!以上為曝光控制的正確觀念,並非傳授黑卡實際操作,若想學習黑卡細部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神乎其技的黑卡使用者在網路上提供心得,配合這篇文章,讓你更透徹了解拍攝晨昏夜景時的測光、曝光,ND或黑卡正確的使用時機及方法。

台長: 日曬的11樓
人氣(1,495)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chum6686
呵呵 詳細訴說 轉載有理
個人也是不知拍了多少
才能慢慢體會這個道理
2007-08-08 21:42:32
chum6686
呵呵 黑卡繼續搖啦
現在都是搖到EV+2
這樣下面才比較亮
2007-08-10 19:55:35
版主回應
??? 黑卡都用m模式快門完全由b快門擯制會比較好控制. 因為都用m了, 再用ev增減就沒意思了, ev增減只是加快或延後快門關閉的原理. 不過我搖也是刻意讓地面亮一點. 不過我覺得搖黑卡還是很難應付形狀複雜的場景, 比如有樹有橋, 我可能慢慢不搖了吧, 只是偶爾玩一下就好.
給你看看拍得非常自然的HDR:
http://www.flickr.com/photos/jeffclow/1061334278/
拍得很超現實的HDR:
http://www.flickr.com/photos/valpopando/566320657/
這些圖片只有HDR才能做到. 我得多練習了.
2007-08-11 13:56:3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