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剛亮,漢軍這才發現夜色中拋棄大軍突圍落跑的竟是項王本人,於是劉邦發出絕命追殺令,派出五千騎兵部隊追擊項羽;項羽一行人渡過淮河,原來跟隨的八百多人僅剩一百多人(由此可見逃亡多麼急迫!)接著又逃到陰陵,卻一時迷了路,但由於項羽殘暴嗜殺已經引起民憤,鄉野農民故意指引他錯誤的方向,致使項羽誤入沼澤迷宮區,正在苦於迷途之際,漢追兵漸漸趕上,項羽立即往東奔逃。來到東城,算一算身邊僅存的將士,只剩下死忠的長跑健將二十八騎,但包圍而來的漢軍卻有數千人。
這時候項羽知道今天是最後一次看到太陽了,就對剩下的二十八人說:「我起兵到現在經過八年抗戰,打過七十多次戰役,沒有一次輸過,所以我才稱霸天下;現在被圍困在這裡,是因為上天要滅亡我,絕不是我不會打仗。現在既然要決一死戰,我願為各位來一場快戰,必定要三勝漢軍,突破重圍、斬殺漢將、砍倒軍旗,讓你們知道是上天亡我,非戰之罪!」於是項羽將所剩軍士分成四小隊,朝漢軍的層層包圍圈狂嘯飛奔而去,如入無人之境,漢軍一時望風披靡,死傷甚眾。但畢竟雙方人數差距太大,項羽的奔襲並不能瓦解再次包圍,項羽連殺漢軍兩位將領之後,再度將部隊聚集起來,漢軍死傷數百人,而項羽的部隊竟然只損失兩騎!項羽問大家說:「怎麼樣?我酷不酷?」二十六人齊聲說:「真的耶!你好神!」
這時項羽一行人已退到烏江(長江北岸),漢軍一時也只敢在遠方包圍,無人敢於帶頭向項羽挑戰。僵持瞬間有一艘小船划到了岸邊,原來是烏江亭長來了,他對項羽說:「老大,江東雖小,但也佔地千里,人口數十萬,足夠大哥您稱王了,這附近只有我有這艘小船,就算漢軍來了也渡不了江,趕快上船!我們到江東再說吧!」這是上天送給項羽的最後一個機會,但感性的項羽卻慘然一笑:「上天要我死,我渡河有什麼用?我帶了江東八千子弟逐鹿天下,今天他們無一生還,就算江東父老可憐我讓我稱王,我有什麼臉來面對他們,即使他們不說,我也有愧於心。」這時上帝只好打電話給閻羅王說:「我的人不靈,換你派人來吧!」
項羽又對亭長說:「老哥啊!我這匹烏騅馬已經跟了我五年了,無人能擋,可以日行千里,我捨不得牠死,送給你吧!(可惜虞姬沒有跟來,不然亭長可樂翻了!)」於是命令剩下的二十六人全部下馬,與漢軍展開慘烈的肉搏戰。項羽再次發飆,狂殺數百人,但也身中十餘傷,忽然一抬眼看到了敵方的小軍官呂馬童,就對他喊說:「我們不是老朋友嗎?好久不見啊!」呂馬童羞愧不敢正眼看項王,只指著他對軍官王翳說:「他就是項王沒錯!」項羽又對他說出遺言:「聽說提我的人頭去找劉邦,可以領賞千金、封萬戶侯,今天剛好樂透開獎,我就當做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送給你吧!」提起劍往脖子一抹,霸王項羽親自結束了自己雄霸天下的短暫生命。
漢軍將士一擁而上搶奪項羽的屍體,為了領賞自相殘殺,最後五個人搶到項羽破碎的屍塊(王翳和呂馬童都有分到),到了劉邦面前進行拼圖大贈獎,果然拼出一個完整的西楚霸王項羽,於是第一屆楚漢大樂透開獎,第一特獎由五位得主共享。劉邦安葬了項羽,也統一了天下,他為項羽大哭一場,然後開開心心回家等著屬下們來敲門,懇求他登基當皇帝。
這是一個令人傷痛的故事,是一個曠世英雄一步錯步步錯,一錯再錯終至敗亡殞落的故事,項羽一生高傲雄傑,最終選擇不再東山再起,為歷史留下可歌可泣的壯烈鏡頭,但身為闖蕩天下的政治人物,這個選擇無疑是致命的錯誤。他到了臨死的一刻,還不瞭解為什麼他會敗給劉邦?這篇文章刻意簡化歷史的細節,也無意嘲諷和醜化項羽的美麗形象,而是以時間與事件為軸線,整理出項羽在每一個重要關鍵時刻所犯的錯誤,這當中有個性上的,有涵養上的,也有判斷上的錯誤。
他幾乎一再犯錯,很少做對的事,如果再以劉邦為主角整理一次這段歷史,會驚訝地發現劉邦雖然邪惡愚蠢,卻都把事做對了,當然劉邦遇事只會問:「怎麼辦?」但通常他都可以聽從屬下的建議,做最好的地方就是決斷。所以項羽的故事是一錯再錯,劉邦的故事則是全部做對,這就是成功與失敗的殘酷分野。總結項羽的失敗特質,可以分五個部分來說。
第一、「匹夫之勇」:項羽自恃勇力過人,因此崇尚暴力,他慣用的戰法也是快戰、奔襲,因此敵方一經接觸很容易為其氣勢心生畏懼,瞬間崩潰逃散,他帶領的將領也是系出同門,領軍攻擊韓信的大將龍且就是這樣,韓信太了解楚軍的戰術,吸引龍且率軍快速渡河,在中途掘開堤壩以大水將楚軍一分為二,遂在河邊殲滅龍且大軍。項羽的戰無不勝都是快戰,一遇到劉邦無賴的持久戰(滎陽對峙)、消耗戰(十面埋伏)、遊擊戰(梁王彭越),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長期爭戰下來,楚軍資源消磨殆盡。到了烏江,他還是以快戰表演給屬下看,認為是上天亡他,非戰之罪,這就不是一個優秀將領該有的結論,他空有戰力戰術,卻無戰略思想。
第二、「婦人之仁」:項羽殘酷暴力眾所周知,但經常在關鍵時刻,他卻突然生出仁慈和猶豫不決的特性,尤其以鴻門宴中對劉邦的態度最為經典;再來就是垓下被圍時的兒女情長,他心疼寵姬愛馬,心疼江東八千子弟,在意江東父老看他的眼光,卻怎麼不在意垓下被圍的軍隊,不在意被坑殺的降卒,不在意被屠城的老弱婦孺?這種個性上的盲點是政治人物最忌諱的特質,也是英雄氣短之最。
第三、「器量狹窄」:韓信曾經評論項羽,說他對待士兵溫暖慈愛,可以同食共裘,但屬下將領立了大功,他卻吝嗇封賞,將領好不容易封官,他官印都刻好了,卻直到印角都磨圓了還捨不得給人。他手下謀士猛將並不少,但都因為他的器量狹小而逐漸離他而去,韓信、范增、陳平、英布都是;關中分封天下,僅以個人好惡衡量;暗殺義帝、殺韓王韓成,都在在顯示他的器量與劉邦的天差地別,到最後眾叛親離,真的是孤家寡人。
第四、「見識短淺」:從小時候只憑勇力不學兵法開始,殺會稽郡守殷通、暴虐屠城、坑殺秦朝降卒、鴻門放掉劉邦等等,都足以說明項羽缺乏長程的戰略思考,這是個人見識不夠的問題,但最嚴重的失誤在於分封天下、回軍彭城而不定都關中,以及殺義帝招致天下共憤的決定。見識短淺直接影響了局勢分析和決策判斷的優劣,其重要性在漫漫歷史長河的個案中比比皆是。
第五、「剛愎自用」:項羽高傲自信,往往不能聽言納諫,智謀之士如范增、韓信、陳平等都因不得重用離開了他,勸他定都關中的人也因批評他而被他烹殺;他一意孤行,到最後關頭都只是希望漂亮的下台,身旁所有的人也只能讚嘆他的神勇威猛,完全沒有人敢跳出來和他參詳戰況,整個西楚陣營成為一言堂,這樣的領袖氣質,就算機會再多再好,終究還是淪為自取滅亡。
寫這個故事的目的,除了整理霸王項羽的錯誤與失敗,也是為了反省大兵的失敗過程與原因,成功或失敗都是其來有自,勇於面對自己所犯的過錯,勇於接受失敗的事實,才能夠真正從心靈底層釋放自我。霸王項羽悲壯的一生,在數千年後的許多夜晚,陪伴大兵細數前塵往事,所幸來日可追,等明天的太陽昇起,期待自己走出垓下,渡過烏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