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杭州西湖,除了「西湖十景」中的「蘇堤春曉」之外,當然還要就近拜訪一下「雷峰夕照」,登上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又稱雷峰)、遠近馳名的「雷峰塔」,可以一覽西湖全景;這個「雷峰塔」,就是白蛇傳中,法海和尚鎮壓白素貞之地。
最早的「雷峰塔」竣工於北宋初年(西元977年),當時五代十國中的「吳越國」仍在,雷峰塔便是吳越國第五位國王錢弘俶所建,當時為慶賀王妃生子而建塔,因此雷峰塔又稱為「黃妃塔」。雷峰塔完工的第二年(西元978年),吳越王錢弘俶就上表宋太宗,將國土盡歸於宋。(吳越國歷經五位國王,立國七十二年)
初建的雷峰塔瑰麗莊嚴、香火鼎盛,但歷經了幾次戰火的洗禮與戰後的重建,直到明朝嘉靖年間(西元1555年),倭寇侵略江南沿海地區,來到杭州城外,懷疑雷峰塔中藏有明軍伏兵,就一把火將雷峰塔外圍的畫棟檐廊給燒了,僅留下以紅磚砌成的塔心,從此殘破荒廢的雷峰塔開始長出野草、樹木與藤蔓,已是六百歲高齡的雷峰塔,通體赤紅、老態龍鐘,就像一位入定的高僧,更加增添了「雷峰夕照」的幽遠風韻。
到了清朝末年國弱民貧,民間盛傳雷峰塔的塔磚具有神奇法力,可以「避邪、宜男、利蠶」,因此興起一股「挖雷峰塔牆腳」的風氣,民眾爭相來到雷峰塔,把塔磚挖回家供奉,長久下來,雷峰塔終於成了傾斜的「危樓」。
時間來到民國13年(西元1924年),正是中國內部軍閥大混戰時期,加上江南地區剛淹過大洪水,雷峰塔為了呼應民不聊生的苦難中國,千年雷峰塔在一聲巨響中突然倒塌,這下除了又掀起「廢墟尋寶風潮」,也揭開了一個千年的大秘密!
原來當初吳越王錢弘俶建塔時,印製了八萬四千卷的「佛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封存在鑽了小孔的塔磚裡,此「迷你佛經」長211公分,高7.3公分,捲成炮竹狀,標題上寫著「天下兵馬大元帥(註1)吳越國王錢俶(註2)造此經八萬四千卷捨入西關磚塔(註3)永充供養乙亥八月日紀」。
這個密藏於磚塊中的「迷你佛經」出現,是驚動天U的重大考古發現,雖然政府派人保護,卻又更加促使達官顯要運用特權來收集塔磚。此次大兵的杭州西湖行,也在當場買了一卷複製佛經,撫今追昔,頗覺可愛且具紀念價值。
時間再來到西元2000年,中國政府決定重建雷峰塔,以還原「雷峰夕照」的景致,並於2002年完工,新雷峰塔並非磚砌,而是以銅打造,顯得金碧輝煌、豪華莊嚴,但與傾倒前的遺照相比,總覺得少了一些日落時該有的蒼涼與落寞。
談完雷峰塔,要來談談建造雷峰塔、五代十國時代的吳越國王錢氏家族。唐朝末年天下大亂,唐哀帝讓位給朱全忠而亡國,朱全忠稱帝,史稱後梁,開啟了五代十國時代,朱全忠晉封割據浙江一帶的越王錢鏐為吳越王,因此錢鏐是吳越國的第一位國王。這位錢鏐除了整備軍力保衛家園,也致力於國內的文化與經濟建設,並維持與中原各國的友善關係,使富庶的吳越國居然是這個亂世中最為安定繁榮的國度;北宋蘇軾在擔任杭州知州時,曾於錢王祠立碑肯定錢鏐對當地人民的貢獻:「吳越地方千里,帶甲十萬,鑄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於天下,然終不失臣節,貢獻相望於道。是以其民至於老死不識兵革。四時嬉遊,歌鼓之聲相聞,至於今不廢。其有德於斯民甚厚。」
錢鏐不僅致力生產充實國力,且始終以不稱帝來緩和與強權的關係,並將此保境安民的國策傳於後世的繼承人,竟就換得百年的和平安定,確可說是一位深具遠見的大政治家。直到現在,杭州仍然是文化深厚、民風樸實、街頭潔淨,且治安最為良好的中國都市。
近日電視中常出現一種零食的廣告(八層裝蒜),由法海和尚和白蛇白素貞主演,明明是九層塔口味的零食,白素貞還問說:「阿不是雷峰塔喔?」真是令大兵啼笑皆非,也不由得想起杭州西湖的雷峰塔一遊,登塔頂俯瞰西湖盛景,聽聽雷峰塔的故事,再將新舊雷峰塔的風貌比一比,頗有寧為古人的感慨,好個雷峰塔,果然百聞不如一見!
「大兵遊學聞」時間,請問1:「雷峰塔」共有幾層?(答案請參閱註5)
請問2:為何吳越王生子要建佛塔?(答案請參閱註6)
註1:吳越王並未稱帝,被中原皇朝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
註2:吳越王名為錢弘俶,為避宋太祖之父的名諱,改名為錢俶。
註3:當時雷峰塔位於杭州城池的西關,因此也稱為「西關磚塔」。
註4:插圖為雷峰塔的新與舊,味道差很多。
註5:「雷峰塔」共有七層,所以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是也。(我亂掰的)」
註6:因為錢鏐在打天下時曾受高僧相助,因此決定以佛教立國,歷代國王並以弘揚佛法來安定人民、控制人民。舉凡古代帝王,莫不以儒家思想或者宗教來箝制臣民的思想及行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