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去了達可家,看他寫了一篇鹿耳門的曬鹽紀事,讀著讀著,兒時的點點滴滴霎時一幕幕在眼前映現!在一切物資普遍匱乏的年代裡,半魚半農的人家自己從事生產,照說至少也理該自給自足的,卻因為當時嚴苛的時令而產生一些不合理的現象。
小時候因為環境特殊,家裡又種田又討海的,因為需要的勞力多,家裡只要能走能動的就必須投入勞務行列,所以小朋友跟著大人也是忙忙和和的,記憶中,我們當時普遍被派到的工作除了到處撿拾柴火,餵養牲畜,挑水之外,也得學會生火燒柴煮飯,然後頂著正午的烈日,一路赤足踩著滾燙的沙地,幫忙送飯到遙遠的田裡給工作的大人吃,這是農忙季節的部份,其他時候也沒能閒著,雖然還是流著清黃鼻涕的小小孩,分擔的事情可一點也沒有比較輕鬆!
除了上述的雜務,還有田裡會隨季節、或必須中間轉作,而時有不同的作物,我們最常種植的除了地瓜花生,還有水稻,偶而也種種甘蔗,不管田裡種什麼,雜草總是伴隨作物,讓農家不勝忙碌,那時候除草也不像現在有農藥可以代勞,總是得徒手一株一株的找尋拔除,水手小時候總是無法分辨水稻和它身旁長相如出一轍的稻仔草,常常該拔不拔的犯錯,還好除了水稻讓人傻傻分不清楚之外,其他的總算都認得,而最難拔的要算花生田裡的雜草了,它們因為長著頑固的根系,加上淹過水曬乾的田土異常乾硬,必須仰靠鋤頭才能順利剷除,怕我們笨手笨腳傷了花生,這種需要手眼極度協調的工作通常就只有大人才能勝任了!
當時比較喜歡田裡種的其實是甘蔗,覺得種甘蔗比起其他的作物省事,只要幫忙摘除甘蔗身上因為抽長後一截截枯乾的蔗葉一次,它收成時就交給大人去忙,我們還有香甜的烤甘蔗可以解饞,不像花生蕃薯,要幫忙採收之外,有時還得要一擔擔的從田裡挑回家。不變的部分是所有作物在最後,它們不管風乾或曬乾的枯葉,大部分都變成家裡廚房的燃材。
小時候自家雖種米,可是一年裡卻難得吃上一回白米飯,總是要等到年節才偶而能吃到一碗香噴噴的蕃薯角子飯,平常飯桌上總是不例外的一鍋黑黑的蕃薯籤乾煮成的稀飯,蕃薯籤乾吃久了會發霉長蟲,卻沒有任何浪費的空間!正餐的主食雖常令人望之卻步,記憶裡零嘴點心的部分卻相當精采豐富,媽媽最常做的點心就是糖麵包,麵粉在當時好像是美援的物資,卻成了生活裡三餐代替米食的重要角色,媽媽還會煮好吃的花生糖和抽神奇的龍鬚糖,所以儘管沒有白米飯的滋養,我們一窩小蘿蔔頭一樣被媽媽養得白白胖胖!
因為住家緊鄰著海,農作之外自然也向海上去爭取,小時候海上資源豐沛,除了赤嘴文蛤燒酒螺西施舌等等的貝類之外,魚兒自是不用說了,而印象最深的景象是,爸爸常常在月色皎潔的夜裡把媽媽叫醒,月光下,約拇指粗細的竹插繫上的棉線網裡,纏滿一隻隻暗綠色的螃蟹,父母總是漏夜乘著月色或一盞手提電土火,開心的把大螯高張的螃蟹一隻隻牢牢綑綁後堆滿竹簍,等天亮好賣錢。
而我們小孩子最常在夜間幫忙剪燒酒螺的尾巴,剪一碗的代價是三角錢,不管是虎嘴鉗、鐵鎚或是刀背,都可以拿來當斷尾工具,只是年紀小手眼協調度差,燒酒螺尖尖的尾巴敲不到,倒是手指常常吃了悶虧!白天從海草裡拾回燒酒螺賣錢,晚上則幫忙加工斷尾賺工資,好一個充份運用時間的年代啊 !
那時候除了極力去討抓所有現成的海鮮,當然也養蚵,只是當時養蚵技術遠不如現在發達,小時候的冬天裡,家門前總是堆滿鮮綠的竹管,爸爸會先將竹子鋸成長短不一的竹段,再以柴刀劈成約兩指寬度的竹片,一頭削尖,一頭劈一裂小口,我們的工作就要拿一支蚵刀把竹枝的裂口一一扳開,在每個裂口夾上一個牡蠣殼,完成後爸爸再一支支撿齊綑綁成沙漏狀,堆在牆角等待潮汐,它們會在海上的低窪處被插成一區區的蚵田,而海堤邊的蚵田裡除了生產鮮蚵外,還有可口的海菜可採,那種海菜被我們做成餅狀曬乾也大都拿去賣錢了。只是,那種好吃的海菜和燒酒螺後來已經完全從我們這海域絕跡了,在養蚵技術和面積不斷的激增下!......
由於近海,魚塭當然也是重要的經濟來源,以前父母也跟人家租借魚塭來養虱目魚,通常入冬後魚塭就清空了,因為虱目魚不耐寒,每遇寒流來襲一定全部凍死,要留種過冬需要特別照顧,就會把要留的魚兒搬到小面積的魚塭,然後在迎風面以稻草做一面斜斜高高的擋風牆,再儘量把池水注滿,魚兒在那樣特別營造的環境裡通常也能平安度過嚴冬。
除了養魚之外,冬天清空的魚塭還會有額外的禮物,空了的魚塭會放乾所有池水,而池底因為工作所留下的腳印,會留住一窪窪的水,經過陽光不斷曝曬蒸發後,池水會浮上一層雪白的結晶,我們就會帶著漏杓去撈集起來,預備帶回家裡調味食用。只是小時候即使是自己魚塭的結晶鹽,私自帶回家都是不合法的,記得那時還有專管鹽務的鹽警,民眾為了想保有自己魚塭生產的鹽,還得耍心機和鹽警捉迷藏,媽媽說她有一次還差點被抓到,後來靈機一動把鹽藏在蕃薯田裡,最後終於是保住了那擔鹽!
以前,雖然生活條件相對嚴苛艱難,可是生活的目標很簡單,人的慾望也容易滿足,只要飯桌上有白米飯可吃,就已經是無法言喻的一種幸福了,現在的物資滿滿的不再匱乏,人的慾望和煩惱卻只有更多,快樂也不似那提著水壺在田間灌蟋蟀時候的簡單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