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的眼珠>為華僑高中戲劇社「手工花劇團」於七月一日之演出作品,筆者因於網路上結識編導而前往觀看。戲落幕後各情節在腦海裡已有些攪混,但或者其實將其錯置亦無妨。筆者試著以幾個角度切入此戲:
一、兩個男孩的內心獨白(設前段為a,後段為b)
主角a男於前段有一場獨白的精采演出。以近乎哭訴(發瘋?)的口吻哀悼國家、教育體制及種種其他相關,但在說完一段話後卻以極其戲謔的甜膩口氣作出反抗:例如(並非正確的文句,舉例而已)「(悲壯的)我愛我的國家愛台灣愛政府他們卻從不給我回應我們只能夠獨自在家裡/(嗲聲嗲氣的)自慰!」此種對比效果用在戲劇上非常有效果。後還有「陽具」、「升旗」等詞彙出爐,揭露了青春期對性的必然好奇及迷惘,誇大性的手法透過高中生對世界發出怒吼。或者因為高中是學習過程的精華時期也是青春活力最盛的時候才會如此表達吧。不僅如此此段還揭露了青少年的「認同」問題──對國家、社會、學校至家庭到自我的認同,顯示少年此時仍保有相當的天真,而且尚未踏出社會因此對世界也有一定程度的盲目與不解。(又,由英挺俊秀的a男犧牲色相演出此段或許也有擴大震撼、張力的效果?)
而後面一段的b男(即編導)的個人演出看似無厘頭且為即興性質的娛樂,實際上也有所要表達的意涵。b男在這裡唱了濁水溪公社的歌曲「卡通手槍」,以老式卡通情節(如「小飛俠 努力打敗惡魔黨」)襯托青年學子的不安(如「一年不如一年 好像卡通片」)。且「老師說要用功讀書 校長說要復興民族 可是我只能躲在角落裡打手槍」有呼應前段a男的作用。少年對社會未嘗不是沒有熱情,但在缺乏關注認同,一味地灌輸死板觀念使得學生無法招架(當然在現今較開放的社會此點應有改善),這段強化了此一部分。另外其他關鍵歌詞像「這世界 到處都是傷心人」、「什麼時候 成功才會輪到我身上」也揭示了青少年心理。失業率攀升,面對未知的未來,以及新聞媒體的部分誤導作用易使少年們失去信心活力,甚至有些憤世嫉俗。而對於「性」這裡也有較激烈的反抗:「誰說未成年就不能演18歲才能看的戲?」因此簡介中就提到「精神年齡」須滿18歲方可入場,也是一絕。(看了幾張其他校的戲劇社演出簡介似乎亦有此一趨勢。)
二、「笑」在戲裡頭的領導地位
大部分觀眾在這齣戲裡想必認識了許多「笑」的方式。怒吼的狂笑、發瘋的邪笑、歇斯底里的笑、連綿不斷的「偷笑」、一群人哄堂「呆」笑,以及大大小小或者其他的笑,顯示「笑」在這場戲裡是扮演著重大角色。
而印象最深刻的大概都會是a男被推車推出來在中央,前方幾個女孩做著動作說話,這一長段裡a男便一直格格悶笑(想必苦撐了許久)。或許這和一些無意義的走動一樣,代表「語言無作用」的嘲諷,是種另類的抗議。但是我想笑的影響力或許更深沉,在東方較嚴肅的體制裡,會因為「級別」而影響表情。平常同學嘻哈打鬧無所謂,見了校長可能就得「假正經」。因此「笑」所要反抗的或許還有此一層面,為消弭此類的級別概念。
且這齣戲安排的「笑」都是不太自然的,通常都不是真正愉快的,一群人「哈哈哈」苦笑,像諷刺也是無奈;拿布偶捶b男的女生瘋狂亂笑,則是為追求(虐人的?)快感;一些突如其來的笑的場面,所要表現的不外乎青春的矛盾、掙扎、膽怯等等,這些就形成了一套特殊的「劇場笑學」,沒有「笑果」確實很難加深觀眾的印象。因此「笑」在這場戲裡的運用算是成功的。
三、「少女的眼珠」其真正表達意涵?
這齣戲裡女演員的數量是較多的(五、六個),整場戲裡一路嘻笑怒罵的,卻各有不同。一開始一個女生坐到另一個女生腿上似乎也有某種認同、認知的傳達,「娘子」、「相公」的稱呼(女性青春時期的依賴感),而一個女生畫漫畫另一個女生拼命奪走圖畫紙說:「你畫得好好喲!」,也是有其意義的。青少年的溝通有時容易缺乏理智,同儕之間的嫉妒、瞧不起等等負面心理是不可免除的。而有一個段落不曉得是否和女權高張有關:一女生強行將女生制服裙子套在b男身上並且拿布偶用力捶打洩憤,或許女性向來屬較弱勢族群,戲中便以此方式作出強烈抵抗。或者更延伸一點,成為性別取向問題,青春時期亦是常有此問題的。又或者兩者都不是,僅是要描摹無辜少女形象,或者都是,從任何層面解讀都沒有絕對對錯……
這部戲令人炫目,眼花撩亂,可能真的是有些「雜」了。我們能分析各個場景所要代表的意涵,串接起來卻未必完整。「少女」的意象還是有只是稍嫌不夠。牆上的少女漫畫被色筆胡亂劃過,刺破的眼睛,象徵少女的心被「毀容」了;最後演員統統戴上面具脫衣──皮膚內衣上寫滿了髒話或性之類的話語,也可說是少年被污染的心靈。然而編劇想做得太多整體反而不甚清晰這點是需要改進的,但大致上這齣戲還是挺讓人喜歡,題材不能算新,原創性倒是很足。
結語
我們可以從頭看一次簡介:「對不起,Mommy/我已經長出骯髒的體毛ㄌ/對不起都已經是同志世代了,/我還在寫我的青春寂寞憂鬱詩篇。/希望曾經被我們傷害過的人能夠原諒我們的過錯﹔希望我們能夠去原諒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看似簡單的句子卻深具意義,青少年面對性與時代的種種心態。編劇的構想是好的,而且他在小說與戲劇上下的功夫我們也很肯定。美中不足的是表達得不夠清楚(濃淡調配不均)令人有些摸不著頭緒。
演員們在戲前戲後的小小爭吵都讓人以為還在演戲,頗有意思。編導雖不高,卻很有聚光燈的魅力,團員們儘管對表達形式不甚滿意卻也是佩服他的。戲裡有的部分做得太多有的做得不夠,這是必然會有的狀況。我認為他們表現得很好(面對這樣刁鑽的劇本),仍然給予八十分鼓勵。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