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1-25 13:40:47| 人氣5,200| 回應36 | 上一篇 | 下一篇

師生之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剛進入大學任教時,一位學姐語重心長地勸我:你啊,不要花太多時間在學生身上,學生講難聽一點跟吸血鬼沒兩樣,會不知不覺把老師的精力都吸光。」

 

當時的我,天真浪漫熱情且對法學教育改革懷抱著萬里壯志雄心,拒絕高薪的律師和in-house工作,也從沒考慮過去中研院,選擇教育界,不就是為了「學生」這兩個字嗎?第一次聽聞「吸血鬼」之說,我在驚駭之餘,也非常的不以為然。

 

進入台灣的高等教育學術界滿四年了,四年的經驗累積,雖然迄今我仍無法完全同意學姐的話,但是開始明白這樣的話,是有其原因背景的。因為灣目前大學的學術環境實在太差,任何一位想要兼顧教學研究和服務的大學教師,一定會先累死自己。再加上現在的學生們,其成長的環境與家庭教育的方式,都與我們的年代有所差異,他們所面對的現實壓力,也較我們更為嚴苛,在先天不良且後天又失調的情況下,發生讓老師灰心喪志或感傷哀嘆的比例逐漸提昇,也就是自然而然之事了。

 

前一陣子洪蘭老師對台大醫學院的學生有所指責,台大醫學院方雖也表示要檢討,但強調該課是「校外年輕女老師的課」作為回應,引發後續的許多爭議。其中范雲老師指出醫學院回應所透露的性別歧視之意,以及醫學教育中的父權結構才是需要徹底反省,是我相當同意的論點。要談醫學院的父權,需要另闢一文,在此姑且不論。撇開洪蘭老師是否適合以評鑑委員身分發言的爭議,我對於洪老師言談中,對學生那種「恨鐵不成鋼」的感受,是可以理解的。

 

我完全不認識洪老師,但是,我覺得只有深刻對學生付出,把教育當作自己終身使命的人,看到學生們不盡如人意的表現,才會有那樣的反應。許多高等教育的師者,重心如果放在自己身上,從來也不管學生的學習、生活、或就業,根本就不會去干涉學生的言行,更加不可能自找麻煩去當什麼評鑑委員,還會動氣到非得為文抒發感受的程度。

 

這四年來,我也曾經被學生傷害過。這些學生說小也並不小,都是研究生了,但很明顯的,在處事的智慧上還是很差,將老師當作無感的聖人,需要時予取予求,不要時則棄如敝屣。被傷害的老師如我,屬於比較無用的一型,無法以「啼笑皆非」來自況,多半是既啼又痛,在家裡療傷幾天才能出門。

 

雖說曾被傷害,但這四年來,我覺得自己收穫最大的,也是學生。幾個自己的助理或指導研究生,不但能順利考上國家考試,也都在學術上有傑出的成就,並且耐得出磨練,肯吃苦,知道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他們對我不論在生活上(幫我處理行政瑣事、買飯繳費)、學術上(蒐集資料、整理判決)以及經驗上(告訴我他們的故事),都有很大的幫助,也減低我選擇教育界「有怨有悔」的次數。

 

前幾天,我看到張曼娟女士談師生關係,我覺得她講得真是太好了,也為此反省了自己。張女士說,作老師的人,對待學生應該要秉持孔子的「無意、無必、無固、無我」。「無意」是說不要有先入為主的偏見,「無必」是沒有一定要達成什麼,「無固」是不要太執著於某種方法或手段,「無我」是指老師的存在是為了成就學生而非成就自我。

 

我反省起來,我過去雖做得到無意和無我,但無固和無必實在還有待加強。學生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人生,當老師的人,雖然有引導的義務和責任,但也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雖然依照自己的經驗法則,可以預期學生的決定對其有害,但既然對方執意如此,老師也只能默默祝福,並在未來學生摔得頭破血流時,再來替他們包紮傷口。唉,這真的很難很難,尤其對我這種「我執」傾向比較嚴重的人,只能反覆提醒自己,要適度放手,讓學生走他們自己的人生路。

 

今天新竹的新光三越週年慶,我擠在人群中,去挑了一組對戒,我的兩個指導研究生,就要結婚了,我想送一個可以和他們一起白頭到老的東西。我一邊挑,一邊熱淚盈眶(唉,的確是一個無用的老師‧‧‧),因為他們的戀愛、挫折、成長,我都一一看在眼裡。因我的表情怪異引發櫃姐關注(看起來不像自己要結婚,但是也沒老到是兒子要結婚,到底來買戒指要幹嘛‧‧‧待得知道我的來意,很花心思地協助我找到一組我很滿意的雙色戒指。當禮物包好的那一刻,我突然覺得對於師生關係,又有了更深的體悟:我想,我還是會繼續走下去,即便這些現在或未來的小吸血鬼們,有時會讓人煩惱、傷心、失望,但是這就是我的宿命,就當我這輩子,在寫我自己的暮光之城故事好了。

 

 

台長: 凌台大
人氣(5,200) | 回應(3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辛亥看守所羈押人
一股腦的努力付出不求回報,初看雖似愚笨又不切實際
但長久累積卻能建立人與人之間密不可分的堅實關係.身為老師第一個指導學生,我學到的不只是知識更多的是處事的態度.期許將來能我的法庭中也能是溫暖而充滿人性.也希望老師能夠繼續加油.我也會在背後默默的支持老師
2009-11-28 22:32:48
j
我沒別的意思 不過戒指不是應該新人自己挑給對方嗎
2009-11-29 04:52:02
凌台大
辛亥看守所之被羈押人,

謝謝你的鼓勵和支持,你當助理的那些時間,給了我非常大的幫助,我衷心希望你順利熬過「羈押時期」,這段時間雖然辛苦,但是確實難得的實務訓練,司法的改變只能靠人才與時間的累積,請你繼續加油,才有支持我的本錢。

樓上的J,

他們彼此應該都還有彼此會互買的戒指,我的對戒只是個祝賀與紀念品啦!
2009-11-30 21:12:01
台大生
報導說今天台大醫學院學生出來反省/反嗆了,也有台大老師幫學生說話,一個問題本來就有不同看法,不過台大生是不是尸位素餐?雖然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大家心裡還是有一把尺可以量。
2009-12-01 15:35:24
凌台大
回應樓上網友:

我剛才看了一下您提及的台大學生辦的「力挽洪蘭」的座談會、以及報載的內容。我想這樣說好了,台大的確享有目前國內教育界最多的資源,但是否做出享受到該資源後應有的成績,這是值得討論的問題。

回國來,曾經與某位台大的教授有過十分荒謬的對話,對方得知我進入某大之後,很不屑地對我說:「現在台灣其他大學真糟糕,很骯髒,都只會搞些學分班來賺錢。」我覺得這種說法不盡公允,立刻回擊:「我想,身處總有「天上掉下來的錢」的大學裡,您恐怕不太能理解其他學校自立更生的辛苦,實在沒有資格講這種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話。」對方雖然臉色立刻鐵青,但卻也無法反駁。

是的,身處瓜分了教育預算一半以上、又總有大筆捐款落袋的學校,除了盡力做事、教育學生之外,對其他學校應該更有資源分享共榮的心態,把台灣的教育提升視為己任才是。沒想到竟然出現的是一副財大氣粗、看不起別人的嘴臉。

身處既得利益階級,如果沒有時時提醒自己該有的社會責任和反饋,就枉費國家投資了這麼多的資源,我想,這是洪蘭老師「尸位素餐」的意思。社會既然投資了台大師生這麼多的軟硬體,有相對比較高的期待是很正常的。如果別人一說什麼,就來反嗆,徒然更顯出自己的心虛而已。

但是,我也見過有非常努力,投入公益活動,也見過碩士論文品質相當高的台大學生。台大學生大部分有種特質,就是不管他他也會自己找出成長的道路。只能說,某些台大的學院的教育環境,目前可能和我在唸書時相差不遠,仍然停留在個人造業個人擔的「放牛吃草」式的學習上。欠缺有系統引領學生、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台灣高等教育欠缺全人教育的規劃,使得學生在課業上的表現與心智年齡和就業能力無法接軌,這是我比較擔心的問題。
2009-12-02 08:21:37
約克夏飼主
真好!
2009-12-02 10:19:14
gk
"台灣高等教育欠缺全人教育的規劃,使得學生在課業上的表現與心智年齡和就業能力無法接軌"
這是一種很有問題的診斷
台灣目前的失業問題真的是上述這種原因嗎?
這種錯誤診斷將導致更糟糕的惡性循環
也就是目前政府大搞特搞的各種國防役,在校實習
以此行剝削勞動,壓低工資之實
有好用便宜的國防役跟政府補貼的實習生
當然中高齡就只有被淘汰
這無關就業者在學院能取得什麼樣的能力
在既定的生產體制下
博士來做鎖螺絲的工作還是高中畢業生來做是沒有差別的
2009-12-02 15:15:53
凌台大
GK,您所謂的實習造成剝削云云,應該是執行上的問題,而非目的上有錯誤。實習本身在法學教育中當然是非常必要的。

至於全人教育,其不是只有針對就業,全人教育還包括生活、身心調適、生涯規劃、對生命的認知等,全人指的是完整人格的養成,而非完美人格的養成。與您提及的替代役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建議您多瞭解以後再來談。

此外,我在文章中並沒有說「失業問題是因為沒有全人教育所致」,文章中並沒有談到任何您提及的失業問題」,更沒有替失業問題診斷什麼,應該是您誤看了吧!
2009-12-02 15:58:06
克莉絲汀
學姊:妳大概不認識/記得我,不過我是妳妹的同學小孟的從高中時代就認識的好友~我記得高中時妳有來演辯社講過,我跟小孟都很崇拜妳~我後來也唸了法律系,不過現在做的是企業社會責任(CSR)的工作。最近從小孟那邊聽說妳的部落格,看了妳的文章一直很為妳的堅持所感動,看了這篇文章更是忍不住要留言給妳,希望可以給妳帶來一點鼓勵~學姊加油喔!
2009-12-02 21:19:56
gk
如果要繞圈圈,是可以一直繞下去的
如果要針對問題,那當然能省事一些
不管是高等教育
或高等法學教育
當然可以對"不但能順利考上國家考試,也都在學術上有傑出的成就,並且耐得出磨練,肯吃苦,知道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的勝組大談全人教育
就以所謂高等法學教育來說啦
到底是要服務一年8%的勝組
還是剩下90%的敗組
這就是問題了
如果要談高等教育跟就業能力的連結
能夠不談現階段就業問題的根本成因嗎?
這正是勝組加上資本家的思考
永遠是勞動者能力不足
僅管現實是產業外移,引進外勞,用低薪無經驗的畢業生甚至實習生替代有經驗的中高齡勞工
到底是誰"認識不足"
誰"認識確然有誤"
2009-12-03 09:50:20
克莉絲汀
我覺得,樓上的GK似乎有點誤解學姊的意思。

我所理解的學姊的全人教育的意思,是說大學教育需要讓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思考,簡單的說提高成熟度,而不是只有考試分數。我想你應該不會反對這點吧!這對就業能力的提升也絕對有幫助。公司當然不想hire只會唸書的好學生,而是能夠獨當一面,有想法,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但是,這恰巧是我們當前教育的弱點。至於台灣就業市場的問題,這是個很大的問題,這是全球化+中國獨大的問題,應該不是本文重點。

說到8%的「勝組」或是90%的「敗組」,再說學姐是「勝組加上資本家的思考」,那我覺得你一點也不了解學姊。學姊絕對是勝組中的勝組,但是她很有理想,而且她是個不介意把自己弄髒而去服務理想的勝組。如果你對世界有不滿,那為何不去做點有用的事情,改變這個世界,就像學姐一直堅持的一樣。
2009-12-03 14:11:26
凌台大
克莉絲汀你好,

非常謝謝你的問候,
「演辯社」真是很美好的一段時光,
很高興當時讓你們感覺有一些收穫。

我想,GK想討論的是法律人的國考問題,
國考和法學教育當然是要改變,
我也透過自己的力量再進行改變,
但是因為我始終不認為考上國考,
就與成功或圓滿的法律人生,
可以直接劃上等號,
在我之前的文章裡也說過,
考上與法律核心能力的養成,
其實沒有必然的關連,
所以對GK的發言,
我是很難有一個讓他滿意的回應的。
因為看來我們對事物的本質與定義,
完全不同。

謝謝你來我的部落格給我加油,
我很希望有更多人能投入NGO的工作,
從你的部落格看來你現在是在港澳,
企業社會責任非常重要,
我很高興得知:
有這麼優秀的學妹願意投身這塊領域,
亦深感光榮。

今天剛好到台南出差,
我特別去了「赤崁擔子麵」的店,
之所以去,
是因為該店的老闆娘曾是失婚的單親婦女,
靠著意志力和借貸,
創業成功,
甚至已經還在故宮開分店,
而且其店內所有的員工,
都是雇用失婚的弱勢母親,
提供他們一個避風港,
以及從失婚中再站起來的能力。
今天在店裡,
又看到活力滿滿的老闆娘,
實在令人尊敬。

我想,這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不管如何,自己要先有能力,
並且有成功的信念,
以及成功之後,
願意反餽社會的決心。
那麼,即使從一間擔子麵攤開始,
也可以對社會造成正向的改變!
2009-12-03 19:25:04
克莉絲汀
學姊:借用GK的說法,我可是個敗組呢!不過我從來都不覺得唸了法律系就一定要考上國考才叫做功徳圓滿,其實我們班有人在做NGO,也有人跑去做廣告。我也從來不覺得自己沒有成為典型法律人就是浪費了四年。我覺得自己在四年內認識的幾個好友,以及接觸到的幾個老師,例如PD,敦南王子,跟灰髮慈祥的黃*榮老師,都對我的思考方式有很大很大的影響。法律系誠然有我不喜歡的地方,例如totally selfish的佔位文化,但是我覺得那四年對我的影響到現在都還在,即使是對於現在工作在思考判斷一些案例上面都有很大的幫助。

越活越覺得自己是個太幸運的人,出生在平和沒有戰亂且富裕的台灣,有機會受到很好的教育,也擁有一份有意義的工作,雖然說問題太多,而改變很困難很緩慢,但是我們的的確確是有影響力的,最最基本的說,我們可以影響自己身邊的家人朋友啊。如果說我們這個generation都願意做點什麼,那麼加總起來就是很大的力量!所以,我們不能小看自己。就像學姊說的,「自己要先有能力,並且有成功的信念,以及成功之後,願意反餽社會的決心。」

一不小心就寫了很多。希望可以有些什麼幫助。
2009-12-03 21:50:27
gk
嗯,看來人多一些比較有趣
"事物本質和定義"是啥,我大概沒學好
雖然也上過"PD,敦南王子,跟灰髮慈祥的黃*榮老師"的課
我們可以再從討論的起點開始
"台灣高等教育欠缺全人教育的規劃,使得學生在課業上的表現與心智年齡和就業能力無法接軌,這是我比較擔心的問題。"
因為"台灣高等教育欠缺全人教育的規劃",此為A
所以"學生在課業上的表現"也許還Ok,此為B
但是"心智年齡和就業能力"看起來就不太ok了,此為C
簡言之,因為A,所以C,雖然B
雖然B是不重要的,因為雖然非B(非B就是我)
因為A,所以C還是成立的
還是如何斷句呢?
當然考過國考人生不見得圓滿啦
前幾年實習律師起薪有的只有兩萬八
現在大概好不到哪
可能更糟
沒有考過國考
大學起薪兩萬二
碩士可能加個兩千
三年五年十年後
受僱律師也許薪水能調到六到八或十萬吧
高一點薪水就是要賣肝
低一點薪水也還過得去
沒有律師執照的
大概四萬五萬差不多啦
前提是要有地方收留
可能熊熊公司就裁員了
只好回家幫忙賣油飯(這可是實例)
104 search一下就知道法務工作有多少了
光是大台北就一堆討債的啦
快倒店的公司要收拾善後的啦
或者老闆查一下就知道黑白兩道通吃的啦
扣除這些
比較ok的工作
大部分要三到五年經驗
拿個LL.M.回來
最好有牌
薪水大概四萬出頭
NGO也要看啦
有待遇還ok的
也有快倒店的
當然可以幫科法所或幫個別老師大打廣告
不過法律人的就業問題
也不能只靠系老闆的交際手腕
那只是把稀少的資源按人際關係親疏遠近再分配而已
不是解決一整個階層的問題
回餽社會固然很好啦
但是呢,是有前提要件的
考個國考很多人沒頭路花了三,五,七年
再出國砸個兩百萬唸LL.M(如果是借錢,就有得還了)
回國後競爭僧多粥少的四萬公司法務工作
或者到事務所賣肝
還要結婚,供房,養父母,養小孩
一時失業就很慘
除了健保,還要繳國民年金
以後的趨勢看來是更慘了
相較之下,有教職已經是很好了
可能是不如高點啦

二十多歲剛畢業可能覺得當個敗組也沒什麼
三十歲,四十歲就知道了
2009-12-04 09:45:27
憤世嫉俗人所在多有
實在看不下去要跳出來講話,
樓上這個朋友是不是心裡有點問題啊??
人家講東你偏要說西,
人家談教育談師生你在說什麼勝組敗組??

憤世嫉俗也要有個譜,
別到別人家場子來亂吠!
2009-12-05 14:17:46
陳華大
這位gk同學,似乎對於未來(或現在)的工作有種很不確定的焦慮感。
我看爭執的起源,似乎是對於「全人教育」在法律系大學部課程中的必要性,有不同的看法。的確,如果考不上律師,就等於未來找不到好工作的話,再談什麼全人教育都沒有意義。
我講個小故事給大家聽。
在美國唸書時,有一次參加「如何在法律事務所求職」的workshop,擔任主講者的律師問大家一個問題:對於新進律師,律師事務所最看重的是什麼?
大家紛紛舉手發言,有人說是legal writing的能力,有人說是口才,有人說是法律知識,有人說是談判溝通。
答案揭曉:忠誠度(loyality)。因為技能再怎麼好的新進律師,如果欠缺這個,就會給事務所帶來災難。理律的劉偉杰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一些人或許很難接受這種看來似乎很功利的答案。可是事情就是如此運作。如果你是律師事務所負責招募新進律師的主管,你應該也會這樣想。這個價值觀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功利,因為如果你是一個委託律師幫你處理工作的人,你也會期望你的律師對你有忠誠度。你主觀上願意支付給律師的報酬大小,跟這點應該是有關係的。可是,台灣的一般大學法律系不會教同學這種觀念的重要性,國家考試也不考。但是,能否找到好工作,並且持續獲得昇遷,有時就是這些非技能性又非知識性的態度差異。
2009-12-06 02:09:21
陳華大
很多人都會希望能找到「好」工作。不必賣肝,可以有好收入,被列入「勝族」一組。但真實的情況是:好的工作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縱使考取律師,甚至考取終身職的法官也一樣。產業外移,通貨膨脹,工作難找,找到了也很難作,工作過量,加班費微薄或甚至沒有。這些都不是任何個人或學校可以解決了。沒有人欠你一個好飯碗。那麼除了抱怨學校沒提供足夠的就業訓練、國考錄取率太低之外,是否就沒有別的辦法呢?
本所在錄取學生時,通常會看同學的課外活動,不會只看課業成績。原因是:把法律工作作好的能力,往往光靠課業成績是不夠的。很多考過律師考試的「勝族」,不容易找到好工作,原因除了執業技能之外,很可能是欠缺其他的東西。像剛剛提的,忠誠度的觀念,以及所謂「全人教育」(這個詞的內涵我一直都搞不太清楚),都是台灣的課堂上未必提供的東西。而要參加什麼樣的課外活動,通常是操之在己的。像口語表達能力、文書寫作能力,甚至是忠誠度的觀念,在網路上發言的禮儀等等,這些東西雖然課程可以提供,很多學校卻沒提供。可是你卻也並非一定要從學校才能學到這些東西。大學不是小學、國中或高中,很多要學的東西不能只靠別人來為你安排,要自己思考、自己創造。
工作也是一樣。同樣當律師,有些人充滿樂趣,有些人焦頭爛額。如果律師沒考上,的確很多人只能作法務、賣油飯、賣肝。不過,問題其實不是律師考試錄取率是否太低、不該浪費在「全人教育」的問題。而是除了課業所提供的知識外,你沒有能為別人創造價值的能力,也沒有「收入的前提是要能為別人創造價值」的觀念,當然你就不夠資格領取超過這個程度的薪水。很多沒考上律師的「敗組」,後來的工作表現、生活品質更好,差別就在於「好飯碗不是考試院給的,是自己創造的」這一點心態上的差別。
我認為,能從工作中得到樂趣的人,才是真正的「勝組」。當然薪水收入的高低也很重要,但如果你真的了解自己,從你所從事的工作真的感受到樂趣,工作本身就帶來非金錢的報酬。而且,我相信一個能讓你得到樂趣的工作,往往也能提供你足夠的經濟收入。二十多歲的人可能無法相信這些講法,等到三、四十歲時還不知道的話就糟了。
2009-12-06 02:12:31
凌台大
感謝克莉絲汀與陳華大的回應和補充,其實所謂的全人教育,是指除了專業技能的培養之外,對於生命、生活、群己、一般通識有所理解,尤其是對自己和所處社會文化的的認識,所以很多學校,會把通識教育當作全人教育重要的一環。

楊定一博士曾對全人教育下一個定義,我覺得蠻好的:「全人教育是要讓學生不僅學習到各種知識,還要接受道德與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念,並且啟發他們學以致用,幫助具備相關知識以因應現實社會的種種考驗,更重要的是擁有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目標,在這樣的基礎上,將來他們就會懂得如何走正確的路,做正確的事,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危機並轉成正面的機會,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願意服務大眾、貢獻社會。」

我本來無意在此處爭執什麼全人教育,只是覺得很多時候,台灣教育環境容易使得學生在學業分數上或有很好的表現,但生活自理能力低落、對社會群體毫不關心,一般通識能力欠缺,使生活出現偏差的情況,甚為可惜,故在留言裡稍有感嘆罷了。

至於GK一直關心的法律人考試與職業問題,謝謝陳華大的留言,我很贊成。我也希望這位GK朋友能藉由這些討論,對自身的焦慮能更理解原因,並且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這件事情無人能幫,自己的未來、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能決定。

我和陳華大都認為,「態度」才是關鍵,考國考實是這樣、找工作和執業時是這樣,決定自己的人生時亦然。
2009-12-06 09:18:19
態度差的法律人很多
姿態高的律師或法務實在太多了
仗著自己學歷跟公司背景看不起人
看了就討厭
又不是真的做了什麼豐功偉業
2009-12-06 13:43:42
陳華大
姿態高的法律人,可能很多,姿態高的非法律人,也很不少。

不過,更重要的是,你為自己的未來,作了什麼樣的準備?人把時間投入在哪裏,成就就會在哪裏。實力愈好,愈有選擇的權力,就愈能處理這些態度差的人。

其實,人會自恃學歷或公司背景而看不起人,是一種心理上的疾病,雖然病患本身可能自己不這麼覺得。這些東西是外在的,並不真的可恃,也不會長久。
2009-12-06 22:12:57
Gk
基本上不管師生之間還是法律人的職涯問題都是好題目
不過好的討論最好是不要把討論者個人如何牽扯進來
比如說
討論法律人職涯問題,不見得表示我個人對自己有很深的焦慮
我算哪一組?誰知道呢?
法律人的職涯問題是個容易觀察到的問題
師生間的關係對此或有影響
但更大的影響在於學校與教育制度
把問題去個人化之後
才能真誠的面對問題
這不正是法學院跟法學教師的責任嗎
一方面培訓的法律人才
一方面導引訓練出的人才在社會上有貢獻的機會與自我實現的可能
而不是對學生說,你們自求多福吧
那學生還到課堂啃雞腿幹啥?
也許HolySee有不同看法吧
可以訓練學生承受殘酷現實的能力
當然個人的成就如何,也需要個人的造化跟努力
但學校教育到底提供了什麼?
是不是因為覺得無能為力
所以乾脆也不用管這檔事了

不管是忠誠度或全人教育
個人以為都不是答案所在
否則很簡單的
提個proposal
全人教育怎麼玩
玩一段時間來看看
就業問題有沒有改善
全人教育也許重要
但不見得對就業有幫助
全人教育也許重要,就像公司治理也許重要
但每個人對這裡頭到底是什麼東西是沒有共識的
理論上可以發展
但實務上還見不到確切的有利效果

忠誠度也是很吊詭的
RCA的女工忠不忠誠
朱教授老闆的工人忠不忠誠
忠誠如何量測?
比國考還難測呢!
2009-12-07 10:35:01
gk
有一種論述型態上的問題
先認定某一種很大很模糊的東西很重要
再來鋪陳這個很大很模糊的東西裡頭有什麼細節內容
因為大的模糊的東西很重要
所以自己鋪陳的內容物也是重要的
而後投入時間去建立內容物跟上位概念之間的極其可疑的聯繫
比如說假設一個學者包了某證管單位工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恕不負責)要搞警示指標
先設定公司治理很重要
然後填充公司治理的內容
董事會開會頻率
幾年內換了幾次會計師,稽核主管..so on and so forth
內容填好了如何聯繫因果關係
做問卷
你覺得董事會開會次數重不重要
你覺得研發人員忠誠度重不重要
這種學術生產方式很好用
但用了做出來的東西符不符合現實
是個問題
我們當然可以先設定全人教育重要
再來填充
然後問問其他老師
你們覺得填充物重不重要
我們也可以假定忠誠度重要
再來填充,五年內換了幾個老闆
然後問大小老闆,這些指標重不重要
但重要與否的指標回答
真的有助於真實問題的處理嗎?
2009-12-07 10:47:41
凌台大
「把問題去個人化之後,才能真誠的面對問題」?我想未必所有問題的解決均一概如此。

如孔子所言,因材施教,至少在教育上,要先瞭解學生個人的狀況,才能給予最適當的建議。對我來說,既然有網友在此留言,且留言內容看得出來是對現實有很深的不滿,當然希望能藉由討論,協助對方和有類似困擾的人找到一個出路。

這位GK朋友如果想瞭解科法所的教育,歡迎到本所網站上看看,也可參考本所部落格或科法領航電子報,你便會很明白本所的教育絕對沒有所謂較學生自求多福的情況。叫學生自求多福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作法,當然不是教育該有的態度。所以要給學生方向,方法、同時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對生活、生命、群己的反省,這些便是本所教育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批判現狀有其必要,但拿出行動力而非坐而放厥詞,才是知識份子應該有的態度。我相信受過科法所教育的學生,自然可以感受本所教育在專業上及其他人格養成上的投入,至於非本所學生而對這樣的教育有興趣瞭解者,也非常歡迎來報考。
2009-12-07 19:53:20
(悄悄話)
2009-12-07 22:01:46
陳華大
我只能說一句話:冤有頭,債有主。科法所的老師,只能盡力幫助科法所的學生找到工作。對於其他學校和老師的教學,其他學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無法作評斷。雖然我們當年也上過"PD,敦南王子,跟灰髮慈祥的黃*榮老師"的課,但那是十幾年前的事了。現在只能說:當年的課,收獲很多,而且我們當年除了課業之外,作了很多跟國考無關的事(不論這算不算是「全人教育」的定義範圍),後來也考取律師,找到工作,找到教職。至於其他上同樣課程的人,若有沒考上,有失業問題,為何會如此,跟學校教育之間的因果關係如何,是否是因為浪費時間在「全人教育」所致,這實在是很大的問題,我們沒親身經驗,不易回答。而且這是實證問題,似乎很難光靠在網路上談就可以解決。再說,如果全人教育或忠誠度是很抽象的概念,那麼「就業能力」又是什麼具體的概念呢?學校應該要作什麼、要教什麼,才能讓那些沒考上國考的人找到工作就業呢?

有位著名的檢察官,到科法所演講時提到:當年他那些沒考上國考的同學,後來的發展似乎都不錯。這種事其實不勝枚舉。信義房屋的老闆,當年沒考上國考,決定把自己的知識用於為購屋者提供法律保障,因此成為大企業家。沒考上國考的朱高正,當選立委那年,他同班沒考上國考的同學跳樓自殺。近年來協助很多當事人找到律師的法易通,企業規模日增,其實創始人當中,就有一批沒考上國考的法律系畢業生。可見同樣是沒考上國考的人,有些人也找到工作,有些人找不到工作,這是否都跟學校提供「全人教育」有關,也是實證問題。

我並不是說,學生的就業問題,學校完全不必負起責任。畢竟國家成立國立大學法律系的目的,應該就是要培養法律人才。但一個人的失業問題,並非完全都是別人的事,別人也無法為自己的失業負起責任。「全人教育」是否會導致學生失業,這是很有趣的提問,但以我自己的教學理念而言,我採取否定說。當然別人可以反對我的說法,我歡迎有實證依據的反對意見。
2009-12-07 22:18:39
陳華大
再補充一點:如果把「全人教育」定義為「與國考無關的教育」,或許可以說得通。但「與國考無關的教育」是否就等於「與就業無關的教育」,兩者不能劃上等號。以我個人為例,當年考上律師後,應徵工作,同時有二、三位也考取律師的競爭者,結果是我獲得那個實習律師的機會。現在回想起來,是考試以前,那些「跟國考無關的教育」,才幫助我在競爭中勝出。對於沒考上國考的人而言,或許認為跟國考無關的東西都不重要,但已考取國考的人,應該多會同意很多跟就業有密切關係的事,都是跟國考無關的事。這些事,等考上之後要再來學,通常都太晚了。
2009-12-07 22:47:05
凌台大
本版歡迎同道討論,
但如涉及人身侮辱、攻擊,
或情緒性發洩言語,
版主有過濾留言之職權,
請見諒。
2009-12-08 16:03:32
csc
我倒是想討論一下洪蘭老師,以及處境與她很類似的李家同老師。他們過去說出鏗鏘有力的話,被認為是有良知,有社會責任感的知識份子。例如李家同對一些弱勢族群教育的努力,還有洪蘭四處演講(全台很鄉下的地方都去喔!這點非常令人感動),推廣閱讀的重要性,等等。我認為他們最近會遭人非議,有很大的原因是,他們的心態上流露出傲慢的氣息。

忘了人有極限,需要時時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成為壓迫他人的另類威權。

所謂"恨鐵不成鋼"的心理,也不應該成為正當化自以為義的藉口。王丹的blog對洪蘭的批評是激烈了一點,但真的是那兩個字"封建",讓旁觀者如我,感到不滿。如果口口聲聲宣稱說,年輕人應獨立自主,但自己成為新的威權,這不是很可笑嗎?

再說到史懷哲,他出身於阿爾薩斯-洛林!!這個地方多次被德法攻打爭奪,如果問史懷哲本人,我相信他會說"我是洛林人"。洛林人深知戰爭痛苦,出了一個非洲行醫的史懷哲之外,還出一個歐盟之父Robert Schuman(羅伯特舒曼),這不只是巧合而已。
我不確定洪蘭老師自己,知不知道洛林地區的這段歷史,以及其背後所反映的的人文意義,但她以推甄生甚至不知道史懷哲是"法國人或德國人",作為抨擊的論據,也同樣犯了以一概全的毛病,而且忽略了真正具有"人文素養"的資訊。

或許洪蘭老師當下看到這些批評很難過,但我認為即使是老師,也是在教學與參與社會中繼續成長,願洪老師能夠重新思考自己是否謙遜如昔,並能夠接納多元價值。也以此共勉。

btw 給凌老師,我三年前聽到你和陳教授合講的公費留考講座,考取後順利出國讀書,同樣也想繼續往學術之路走。
在國外的時間,我的體會是人文及民主素養,不是一蹴而就或是大聲疾呼就能提升。我可以體會洪老師的熱心,但也必須勇敢指正,真正對學生好,是以寬容的態度細緻引領,而不是打著"我是為你好"的大纛,實則複製壓迫的威權。

最後祝老師闔家平安順心!
2009-12-10 06:17:26
凌台大
csc,非常謝謝你的留言,我雖然不認識洪老師,但我想在這一連串的過程中,他本身也一定重新學到一些什麼。

我非常贊成你講的多元和包容,不過在多元和包容的底線上,同時也必須兼顧普世的價值與基本的道德。而這是很難的問題,在很多地方都會發生衝撞。我覺得在其中,所使用的方法以及彼此的感受可能是關鍵。

我昨天看到一篇專訪,提到小林村的重建工程,某些慈善團體大力捐助,但所蓋的組合屋卻遭到災民拒絕入住,裡面很重要的關鍵就在於你提到的「細緻」的不足。也就是,即使我們要幫助別人,也必須站在一個施比受更有福的角度去想去作,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對方的需求,而不是用一種傲慢的態度去給予自己想給予的東西。

其實你提到的這個東西,也正是我這篇文章自我反省的重點。我覺得張曼娟女士舉孔子的四勿來要求老師反躬自省,是很對的。在無必和無固上面,我承認也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進步。

但社會還是需要好的老師,我曾受過幾位恩師的照顧,有的是我的高中老師,有的是我在國外念博士時的老師,他們都展現了不同的師者該有的典範。我很希望,在台灣的法學教育裡,也能多一些這樣的典範。要求別人很難,我要求自己。

也祝福CSC的留學生活一切順利!
2009-12-10 17:37:35
Chris Chen
教育是良心的事業,不過「教學相長」確實是不變的名言。大學畢業十多年來,記的最清楚的是若干老師的風範。

回應另一篇有關台北情結的文章,其實學姐也不必太感傷,交大其實還蠻獨數一格的,至少如果我哪一天有打算回台灣尋找教職的話我會考慮。

台灣的學術及法律環境向來欠缺競爭,沒有競爭就不會進步。所以比較十進前和十年後,台大法律系最大的不同,可能只是換個了新的大樓而已;台灣的法律界和法律服務的品質,其實還蠻勘憂的。不過這是結構性的問題,同志仍須努力。

學姐妳可能不記得我,但我們在台大法研所有幾面之緣,個人也有幸在今年進入新加坡高等教育機構服務,也許以後有機會再交流。
2009-12-14 16:01:26
凌台大
嗨,Chris你好,雖然有點難猜你是哪一位學弟,但很高興得知你有機會進入新加坡的高等教育機構服務,這是很好的經驗,尤其對剛進學界的年輕學者而言,深深為你祝福。

也感謝你對科法所的興趣,我瞭解目前台灣高等教育環境不好,與國外機構競爭人才總是處於劣勢,有英語授課能力的老師,要留在國內學界都是有些特殊的原因和理由,否則早就去業界或國外的學校了。但我還打從心裡是希望,有一天大環境會改變,而交大科法所能夠爭取到像你一樣的老師,給我們的學生帶來更多豐富的知識與經驗。

請不吝保持你的聯繫,我很好找,如果你有任何想回國內任教的意願,請隨時與我聯絡。
2009-12-15 20:17:41
csc
我好像認出Chris Chen了,看起來台灣法律圈很小哪。結構性問題一時半刻難改,也只能繼續努力了。
2009-12-17 07:26:50
凌台大
ㄟ,我完全猜不出來,顯然是年紀與各位學弟妹有些差距.......

不論如何都歡迎各位對科法所有興趣的研究者,保持聯繫,我們衷心期待有同道的加入。
2009-12-17 09:48:35
reneejen
很佩服老師投注在教育上的心血。
不過,對"洪蘭"這一部分無法完全認同。

洪蘭文章所寫,"上課吃泡麵、啃雞腿"的現象,事實上是台大很多老師上課明示准許或默許的。

這是有些課程排在早上八點、中午十二點、晚上六點,或是因為學生在校總區和分區搭校車奔波,沒有空檔可以吃飯的緣故。

本例中,台大醫學院學生遲到、上課吃東西,是因為他們上午在醫學院上課、下午第一節要去總區上課,無法準時趕回去、也來不及吃中飯的緣故。

洪蘭不去了解現象的成因,卻以上對下的高姿態和 "尸位素餐" 這樣尖刻的口吻批判學生,這樣的批評當然很難被學生接受。

相反的,台大某些老師考量到學生在不同校區來回跑會來不及上課,改由老師跑。這比洪蘭那種不思解決問題,只思批評學生的人,當然就令人敬佩得多。

例如:經濟系老師體諒學生,開給全校學生的通識課,都是老師特地由徐州路跑到總區再跑回去,而非由學生總區趕到徐州路再趕回總區。
2009-12-19 00:31:46
reneejen
此外,洪蘭律己待人的標準寬嚴不一。

有看她的文章的人,就會知道她不但常批判學生,也常批判中小學教師"不會教"、"沒知識"等等。

她在另外一篇寫給師長、父母的文章才寫:
"不要常對他們說『你讓我失望』"
自己卻用嚴苛數倍的措詞批評學生,令人遺憾。
2009-12-19 00:40:19
凌台大
謝謝reneejen提供的資訊,我並不認識洪老師,也未在事發現場,因此本文並無評論該事件的意思。但我只是覺得洪老師長期以來關注教育,應該是對學生有很高期待,才會這麼說,當然如本文所言,他的身份以及批評的時間點或有問題,不過我想他的本意應不在羞辱學生。

至於我自己,若針對上課究竟學生是否可吃東西?除非該課是我請大家吃(如補課,我自然會提供餐點),或同學有特殊狀況(如開學時我會先調查,是否有來不及上課而需要帶食物來上課者),已經和老師取得共識,否則,當然是不可以。

簡言之,這還是攸關師生之間的彼此互重互信。
2009-12-19 08:20:1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