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1-27 22:51:04| 人氣2,676|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乙未年十二月十八 豁落天官降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知事知人也知情

言出意出如水落地

修心先看耳目口足手鼻

思身動靜體態

 

台長: 阿東
人氣(2,676) | 回應(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神佛專章 |
此分類下一篇:
此分類上一篇:乙未年十二月十八 八千歲座前中壇降

sdak888
多做事.少說話.
多修心.少動怒.
多觀察.少失態.
多耳聞.少雞婆.
先思後行.修身養性.
2016-03-01 23:15:15
版主回應
多做是培養自己的經驗值,沒有人一出生就什麼都會,
和他人交談交換心得,也是一種自我的提昇,
藉由觀察,評估,比較明瞭自己與別人的不同,
也有助於自己的思維正確。
要做的事很多,真的要去做才能真正的體悟!
2016-03-04 09:08:31
阿東
知道的人事物,就應知道相對應的分寸。
心存僥倖或是事過境遷的心態,
會讓自己先前的努力及付出盡付流水。
記取自己的身份,要修持,改變,
就不可有普羅的思想及縱容。
由眼耳口鼻及體態思維去開始做起吧!
2016-03-04 09:15:49
稻香村
人各有心,心各有志,對於他人的内心是難以理解的。除非是親近的人才能略知其一、二。有些事聽到後,看到後,快言快語,必是自己要去負責的,
凡事以靜制動,靜思燭之火燃心燈。
事情要過濾一下,不要依自己的喜好,或是自己的觀感做事,就像過十字路口要停看聽一下,確保安全再過路,警惕自己!
2016-03-10 21:17:08
版主回應
在學習的路程中,常問自己的心在想什麼?要什麼?
其實到現在我還不是很清楚,總是充斥著太多的不確定。
每一天出門你會碰到許多事,要檢討許多事,
有喜歡的,不喜歡的,以及你不想做,卻必須去做的,
就像有些事聽到,看到後,快言快語也不行,不言不語也不行,
如何把心境平靜下來去找出該做的反應,這是我想學習的。
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辨別反應則是學習最終的成果!
2016-03-11 19:13:18
猴子
知,不難。難的是知道後如何面對處理及善後。
說該說講該講的話真的很難。
耳邊的聲音常常比眼睛先發覺身邊環境的改變。鼻子是除嘴巴外能夠快速知道味道的管道,這幾個生在人的顏面上天天面對多變的事物,心是否能夠從耳鼻口得知的意見修正自己,讓手足做出正確的行動。
常常說心動不如行動,真的對嗎?
凡事先靜聽眼觀再做出決策。
2016-03-12 18:04:25
版主回應
走在路上,平穩的呼吸,規律的步伐,促使自己前進。
一旦突如其來的變化,心起了波瀾,呼吸便不順,步伐就變沉重。
如何讓自己的心能平靜,不受外在的變化而依舊正確的思考,
才能確保做出正確的決策及行動。
2016-03-13 23:35:26
雲子
針對所面對的事情,自己反應是什麼,是否如秋風吹動湖面水起漣漪,這也是正常的,不過只是大小的波動而已!
人常犯錯的是聞聲即回嘴,不知說出去的話,是否得宜,欠思慮。
其二是自己的眼光,所看到的反射動作,往往都是過度的反應,欠思考。
以上是最大的易犯錯的主因,
沒有把話聽完,
沒有把人了解,
沒有把事看完,
那說出去的話是沒辦法收回的,所以要填補錯誤,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
所以應該完全了解故事內容後,先靜而後動之,則能避免衝動之舉。
態度是一門最大的學問,無所不包含,我修的如何,自知!
2016-03-24 12:52:25
版主回應
心裡的見解,藉由外在五官的釋放,修形也要修心。
走在人群中,看到的不是形形色色的人,而是對映自己的形形色色。
愈是在乎的事,愈是反應在行為舉止中。
我想做好,卻又不懂爺的意思,愈是小心,愈是做錯,
也許把思考方向反過來,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說不定。
2016-03-24 23:44:38
雲子
知外狀,不知心,怎能有好形象。
外狀有五花八門,就看自心用那一條。
門不對心怎有好收成,過執影響咱們前程路。
不如守中見真性,回原即有好修為。
再說外境外物不時輪替中,執 只不過在田野中馳騁,浪費地是自己的時間,時間越長越茫然不知。
如何停下來,慢慢去好好思考。
以上是我自己犯之過錯。
借題談談,順便給大家看笑話。
2016-03-25 21:08:54
版主回應
我不常照鏡子,因為我自認不好看。
我不常自拍,因為我自認不上相。
喜歡拍照,是因為喜歡觀察,
觀察可能是正確,也可能是片面,
慢慢去學習看別人來思考自己的問題。
看文章回應,也是當做是自己的問題在看,
文章講誰我沒意見,我也是當做講我去改進去思考,
回答我自己的問題做成回應,
所以在這裡是嚴肅的問題,不會當做笑話。
人之內外,能修齊是最好,
有人修內心不修外表,有人修外表不修內心,
讓我想到最近聖者常要我注重外部舉止,
時時注意肢肢之作。
我不能瞭悟,所以也許是思考的方向不對,
換一個方向,也許也能得到一些效果。
要限制外來的影響力,可以不看不聞不問不聽,
但是也杜絕了該看該聞該問該聽增進自己的影響,
如果能做到有入有出,外部用來吸收進來給心的養份,
並藉由外部排出心不須要的廢棄物,
安奈就成功了。
2016-03-25 22:20:1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