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寒烈,更勝元旦之時。遭遇了一些好與不好的事,人生的順與逆。歡樂的時候固然喜現於色,悲傷的時候,卻常常是偽裝成若無其事,其實內心早已洶湧不已。足以稍感寬慰的,是我深深喜愛的詩選課。在詩選課時,顏老師談起了這首詩,回憶起他過去的年少時光。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以前曾經讀過這首詩,現在卻忘記是在哪一篇文章讀到這首詩了。裡面用到最後兩句「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當時還頗為感動的。空山在王維的詩作中,也是經常性地用到,在韋應物此詩中,也是用得恰到好處。在秋夜中出外散步的,要不就是無心閒入山林,享受自然風光;要不便是心中有無限心事,藉著風景紓發心情。不論原因為何者,韋應物秋夜散步的結果,就是想起了故人。空山彷彿是韋應物的心緒,而掉落發響的松子,就好像是觸發回憶的一個種子。也許,過去他們也曾在夜晚的松林裡閒步而談。但如今,兩人遙遙相隔,對景只能回憶過往。
現在人很難有這種遙遙相契的心理想法,或許是交通便利了,通訊發達了,讓大家以為見面或聯絡不再是件難事,反而是很簡單的。殊不知,越是簡單的事,越會被排在最不重要的地方,反而就忘記了過去的朋友了。只要通一通電話,就可以聽到對方的聲音,只要搭上火車、客運甚至是飛機,就可以見到對方一面。然後呢?我們並不會因為這樣而變得比較常去拜託故人,我們會擔心打擾到人家,也抽不出空在自己的行程裡。反正,知道你會過得很好。反正,知道下個月、下下個月或許總有那麼一天會再見面。可是我們都忘記抑或是刻意忽略了,在下個月、下下個月或是總有那麼一天之前,我們都是見不著面的。如今對朋友的不捨少了,關懷少了,期待也弱了,我們比起古人相知相惜,遙相神契的情形,竟然是無從體驗了。更進一步,連知心的朋友也少了,什麼也沒有了。
時時掛記著的朋友,對我來說是有的。曾經一起瘋狂、一起沉默,在路上陪著我,像這樣的朋友是不少的。有時候會在深夜躺在床上準備睡覺時,突然想一些朋友現在在做什麼。或許有點類似,但我還是很難體會那種「幽人應未眠」的感觸。但這首詩給我的感動,卻是一直從兩三年前就開始了。各位幽人們,你們現在過得如何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