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殊師利問經(僧伽婆羅 ?)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捨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一千三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羅漢,
諸漏已盡無復煩惱,身心自在,心善解脫慧善解脫,調伏諸根,摩訶那伽,
所作已辦可作已辦,捨於重擔,已到自事義,「有使已盡」,正智善解脫到一切心自在。
其名曰:長老阿若憍陳如、舍利弗、大目揵連、摩訶迦葉、離婆多、須婆吼(此言善脾)、
阿難陀,如是等一千三百五十阿羅漢。
復有一千三百凡夫比丘眾,
復有金剛菩薩、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德勇猛菩薩、無盡意菩薩、大意菩薩、
文殊師利童子菩薩,如是等無數菩薩摩訶薩。
(A)
偽經:一千三百五十人...
這是一個詭異的數字哦 ! 來看看真經是怎麼說的吧。
菩薩藏經(僧伽婆羅)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
及七萬二千菩薩...
八吉祥經(僧伽婆羅)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俱。
菩薩摩訶薩八萬人,及諸天龍鬼神等...
舍利弗陀羅尼經(僧伽婆羅)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毘捨離國大林精舍。與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俱...
楞嚴經(般剌蜜帝)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
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毘尼弘範三界。
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其名曰...
無上依經(真諦)
如是我聞。一時佛婆伽婆住王捨城迦蘭陀竹林。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悉是羅漢。
諸漏已盡。所作已辦。捨諸重擔。獲得己利。盡諸有結。其心善得解脫。善得自在。
善通奢摩他毗婆捨那。其名曰...
菩薩修行四法經(地婆訶羅)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觀無量壽佛經(疆良耶捨)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捨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佛陀波利)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又與諸大菩薩僧萬二千人俱...
八名普密陀羅尼經(玄奘)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及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並諸天人阿素洛等異類大眾前後圍遶...
金剛經(鳩摩羅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阿彌陀經(鳩摩羅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羅漢...
十一面神咒心經(玄奘)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室羅筏竹筍道場。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菩薩摩訶薩無量無數。慈氏菩薩而為上首...
一切真經中,與會大比丘數目當然不一定相同,但...「 1250 人」卻是固定的哦 !
也就是說,即使事實是「 1351 人」或「 1147 人」,佛經中也都會記錄為「 1250 人」。
(B)
又這段偽經,可能是抄襲改編以下這一類經...
大法鼓經(求那跋陀羅)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復有百千大菩薩眾。復有...彼五百聲聞比丘。一切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
心得自在譬如大龍。心得好解脫慧得好解脫。所作已辨。已捨重擔逮得己利。
盡諸「有結」。正智心解脫。得一切心自在第一波羅蜜。
真經是「有結」,偽經是「有使」。
真經中沒有「身心自在」這一句,偽經則擅改加料。
(C)
偽經:須婆吼(此言善「脾」)...
這個「須婆吼」,就是「蘇婆呼」,意譯是「善臂」或「妙臂」或「善膊」。
史上的偽經創作者,似乎不約而同都很會「抄錯字」。
偽經:復有一千三百「凡夫」比丘眾...
請問,有必要特別強調這 2 個字嗎 ?
依正常人的邏輯推測,如果大阿羅漢有 1250 人,那麼,凡夫比丘,會只有這個數字嗎 ?
(當然,邪教金剛乘人,不是正常人,也沒有獨立思考判斷能力。)
又,偽經中的「金剛菩薩」,如果我沒記錯,十二部一切真經之中,不曾出現這一位。
(D)
什麼 ? 有人不相信:「佛之句」是「有結已盡、盡諸有結...」,而不是偽經的「有使」,
那麼,再來 6 本 !
法華經(鳩摩羅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捨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皆是阿羅漢。
諸漏已盡。無復煩惱。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
大方廣如來藏經(不空)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梵住靈鷲山寶蓋鹿母宅於栴檀藏大樓閣中,成等正覺十年之後,
當熱時際,與大苾芻眾千人俱,有學無學聲聞羅漢,
諸漏已盡,無復煩惱,皆得自在,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獲得正智,猶如大龍,所作已辦,
捨棄重擔,逮得已利,「盡諸有結」,到於彼岸。所謂:具壽大迦葉波...
雜阿含第 1211 經(求那跋陀羅)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捨城那伽山側,五百比丘俱,皆是阿羅漢,
諸漏已盡,所作已作,離諸重擔,逮得己利,「斷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
伽耶山頂經(元魏,菩提留支)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伽耶城伽耶山頂塔初得菩提。與大比丘眾滿足千人俱。
其先悉是編髮梵志。應作已作所作已辦。棄捨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
正智心得解脫。一切心得自在。已到彼岸。皆是阿羅漢...
大乘伽耶山頂經(唐,菩提流志)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伽耶城山頂精舍。與大比丘眾一千人俱。其先悉是長髮梵志。
皆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辦。捨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
正知解脫。心得自在。到於彼岸...
文章定位: